▲易筋经韦陀献杵第三式讲解视频
0 2
1、接上式,两手翻掌,掌心向外,指尖上挑,力达掌根,定势数息(1~3个呼吸)。2、两臂上臂不动,曲肘小臂收回,直至两手位于后脑勺下方。3、两掌上撑,如托重物,同时两脚跟上提至极限,两腿直立,上下浑然如柱,定势数息。4、数息毕,两臂由身体两侧缓缓下落,同时依次收小指,无名指,中指直至握拳,此时两臂与肩相平。继续下落,腋下微用力夹紧,从两侧收回至丹田,两手缓缓张开,成捧球式。
0 3
此式要领口诀比较多,共8段4句,其实拆解开来看,并不复杂。这句的意思是两臂上举,如托天,怎么站立呢?足尖着地,此足尖指前脚掌。这句强调的是周身一整体,牙关紧闭,以利周身劲力贯通。这是做这一式动作后的内在要求,舌抵上腭,鼻呼鼻呼,同前两式一样,平心静心,精神内守。这句是收式两臂回落的动作要求,一是缓,二是力,不是松软的下落的,在哪用力呢?腋力,两臂如夹重物,注意是暗力,不要咬牙切齿的用蛮力。
0 4
此式动作也不复杂,主要是求内外协调统一,需要用心体悟,关于此式比较见到的各版本,有异议的地方大体有两处:有的版本在托天时抬头看天以解「目上观」之意,也有与我所学一致的,头不动,目光平视的,比如周潜川、李良根,这二位前辈的资料都对目上观进行了说明,反对抬头观天,是以内视天门之法。个人观点,目不可上视,上视容易气上浮,站立不易稳,于功理不合。而内视的要求,我所学这支没有要求。「天门」在哪呢?就是卤门,婴儿脑门很软的那个位置,东北叫「呼打打」。个人理解,掌托天门,是两掌上托的位置,不是直直的托天的,是略向前托对照是天门的位置。「目上观」,我认为是用的是心意之功,两掌上托全身拔起,立地擎天,顾两掌之势,最终仍奔一个目的——求整。印象中看到过一种说法,说这式先前脚掌着地,慢慢如果达到大脚尖着地就成了。足尖着地,是此式后脚跟抬至极限,前脚掌着地,力达脚趾尖之意。
0 5
经过前三个动作的系列(入手内功(预备式)、韦陀献杵之韦陀捧杵、韦陀献杵之横担降魔),大家能发现一个问题吗?口诀的意义。
口诀一般像诗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优美,是对这一个动作的要领提炼。虽然简洁,但是毕竟文字精简承载有限。
如果只有口诀,没有练法,只凭对口诀的理解,那么每个人的学识与经验的差异,结果可以说一人一样。
口诀的意义,主要是便于记忆的,帮助对核心要领的记忆。
所以,很多门里的拳谱口诀,其实对外行来说,用处不是特别大,这是门里便于传承所留下的记录,具体咋练,还是需要师父拆解讲解,这是口诀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