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在,所以我存在

文丨拾贝 · 主播丨涂山

“自在”似乎是个释道色彩颇为浓厚的词语。

在佛家这里,“自在”是菩萨的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是跳出三界外的无拘无束大自由。而在道家,“自在”则是一种无所达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

不得不说,“自在”因为这两者的加持而多了一层超凡脱俗的气质。

我们也知道,佛家讲求的是慧根和修炼,道家追求的是不争和无为,如果没有出世的智慧和修为,这是否意味着:尘世中的自在并不是自在?

作家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这样写到: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可见,自在是一种博大万千的状态,它可以形而上到信仰和精神,也可以形而下到生活和心境。它既超验,又现实。

自在两个字,拆开来,就是自和在。自,对应的是自己,是我;在,对应的是存在,既有物理存在,也包含存在感。说白了,自在就是“我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意识自我与物质自我的综合体现。

我们追求精神世界的充盈和现象世界的丰富,当两个世界和谐而圆融,既让我们精神上享有自由,又能在生活中有掌控感,这种积极的状况就是自在。问题是,这种自在该如何实现?

01

自在的前提是价值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放纵。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鼓励人要有所追求,创造存在。

但其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这个努力的过程因为是辛苦的,所以是不自在的。即认为辛苦与自在之间必然是对立关系,这恐怕就有些绝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比如深耕易耨的劳动、朝九晚五的工作、勤俭有方的持家或专心致志的求学等等。不论何种存在方式,真正让人自在的是价值感。

换句话说,当我的存在有价值,我就会自在;价值感越强,我就越自在。

当一个人投入了一项热爱且有意义的工作时,那种全情投入带来的愉悦体验就是自在的形式之一。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之命名为“心流”。

心流,指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时,人已经处于忘我的境地,创造力迸发,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阿基米德是如何发现浮力原理的呢?

有这样一个传说,阿基米德为了测量国王的金王冠是否掺了银,苦苦思索鉴定方法。有一天,他去洗澡,刚躺进浴盆水便满溢出来。

于是他突然想到,相同重量的物体,由于体积的不同,排出的水量就不同。那么也就是说,金王冠重量相同,但如果掺假则体积不同,因此排出的水量肯定也就不一样…

阿基米德因为发现这一方法大为狂喜,从浴盆中跳出来,一丝不挂地从街上跑回家。由此,浮力原理被发现,并被人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

一个人在创造或创作中处于自在状态时,他的认知世界与创作对象之间会建立起无障碍链接,智慧被充分调动,成果往往不期而至。

自在,不代表一个人必然清闲舒坦,如果没有价值创造,本人也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价值感,这种形似自在其实就是安逸放纵。

相反,积极的自在必定是以价值创造为前提。那些废寝忘食,冥思苦想,虽让我们身体疲累,却令人忘情专注,才是真自在。

02

自在的衡量是自适

自在对应它在,这里的“它”包含“自”之外的很多事物。客观而言,外界事物于我们本是中立的。

但不难发现,面对纷繁复杂,有人气定神闲,有人却兵荒马乱;面对名利诱惑,有人视如浮云,有人却如获至珍。

庄子在涡水垂钓,楚王派二位大夫请他做官。

庄子淡然说道:“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至今已三千岁了。楚王十分珍惜它。我请问二位,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位大夫道:“那当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庄子宁在“无何有之乡”安享清静和淡泊,也不愿“居庙堂之高”坐享荣华和高位,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一定是极不明智的。而在庄子看来,这种选择顺从己心,是最自适的,因此才是自在的。

当今社会在面对问题决策时,思考框架往往以理性为重,不仅“Listen to your head”,还要借用各种工具、模型等等,务求做到准确预测和精确计算。

而随着环境的日益复杂混沌,理性的局限越来越凸显,经济至上主义已受到人文价值观的严峻挑战。

Listen to your heart,听从人心的召唤,无论是宏观决策或者个人选择,实际上更符合天道。

人人都有选择活法的权利。只要不违反道德底线,都可以追求各自意义上的成功。可如果追求中失去了自在怎么破?

答案就是聆听心的声音,无论向左走,抑或向右走,以“自适”为校准砝码。

现代人经常自嘲“年轻时拿健康换金钱,年老时拿金钱换健康”。

这种以功利与自在的交易,势必会带来种种身不由己、己不由心,长期不自适之下,又怎能健康?

佛偈: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它在”如果占据了太多的分量,自在的空间必然就被挤压。

自在,不是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对内外平衡的掌控力。只要掌控自适,就可以自在。

03

自在的体现是本己

杨绛先生在100岁生日时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自在,说到底,不就是自己心中的淡定与从容?有了内心的安定,感官就有了信息的聚焦和编码,我们所见所思不再只有执念,我们忙忙碌碌不再只为利害。

有了内心的从容,做事也就更加笃定和沉稳,不再挖空心思垂涎自己能力不逮的事,而是在自己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在的行动。

自在,是动态的,让我们随时实现内外打通的和谐与自然;自在,也是弹性的,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边界,也拒绝自己变身人形机器。

操之在我。请记住,自在的主人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人除了赚钱其他的话题极难吸引他们。无论他们有钱没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区别。种种现象都在告诉人们:抓紧时间赚钱,拼命地赚钱。

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这个世界除了赚钱其他的事均无意义可言。其实到头来,你会发现这是一群极其不幸的人。更多的人是被社会大潮所裹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来生活与工作。

这个就是攀比,是来自于大脑的比较。如果你能够轻轻松松的快乐生活和赚钱,这没有什么不妥;如果你是在牺牲快乐和健康而拼命赚钱,那你就需要认真地反思了。

最好找到自己的乐趣,并使之为社会大众服务,这个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

在目前商品社会的裹挟下,整体的社会道德底线一破再破。更有甚者,身体和爱这种生命本质的东西都作为商品在出卖,以换取生命本不需要的、廉价的羡慕眼神和所谓的面子,他们怎么能够幸福快乐呢?

人的正常生活所需真的不多,只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了。

·end·

(0)

相关推荐

  • 当我开始一个人静静地走

    我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也加入到了走路健身的队伍里去.这表明我在承认自己不再年轻.其实,一个人能够平静地接受衰老,这是好事. 以前,听某位老师说起过,她是只要可以骑车,就绝对不会选择走路的.记得当时的我可 ...

  • 诗词丨一念心清净,万般皆自在

    尘世中,总有我们看不透的风景,也总有我们无法忘怀的昨天,也许没心没肺,才能过好每一天,也许不动声色,日子才能如行云流水. 将岁月的风霜,前行的风尘,全部煮进一壶闲茶,静静地品味岁月静好的时光,慢慢的感 ...

  • 夫妻抵押上海独栋洋房,借1300万到乡下造房:我自在了

    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宿业, 近一年来有了不小的复苏: 在江苏昆山, 有一对夫妻抵押了上海的独栋洋房, 借1300万到乡下造了一家绝美民宿. 河南夫妻把悬崖山壁上的婚房, 修缮成了只有2间客房的窑洞民宿: ...

  • 画眉家族的叫声有多好听?听听其中7种噪鹛鸣声,百啭千声好自在

    画眉家族的叫声有多好听?听听其中7种噪鹛鸣声,百啭千声好自在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吃茶去

    吃茶去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首<六羡歌>的作者,是唐朝的"茶圣"陆羽.这首诗表明了作者的心迹:不慕 ...

  • 一个安静自在,自己真的老了

    人和人,是有距离的,心和心,是有变化的,对和错,真和假,好和歹,有你的,有我的,有错的,也有失去的. 学会了敷衍,就丢失了人格,做到了欺骗,就丢失了真心,做人啊,就是一万个不如意,是非对错,总有人生的 ...

  • 【内心踏实的日子,最为幸福自在】

    内心踏实的日子,最为幸福自在文字/网络  编辑/思思 人生百般滋味,唯有在内心品尝中感受.年少时无知无畏,中年时奋勇打拼无暇顾及,步入老年时感受着生活的寂寞孤独.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子不在于过得有多安 ...

  • 发烧音乐 群星 自在悠然(AQCD身心养息 与大自然亲吻 减压好音乐

    发烧音乐 群星 自在悠然(AQCD身心养息 与大自然亲吻 减压好音乐

  • 89㎡日式风格,拥有图书馆氛围,北欧+日式范儿的自在栖居

    入户打造高颜值收纳玄关,通过一个转角的设计既能避免入户直面客厅同时也能增加一定的收纳空间,原木质设计利用百叶窗栅栏组合更有质感. 客厅白色的墙面悬挂一台电视,留白色设计带来更多可能,原木式的电视常规既 ...

  •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行,无法回头,后悔无用,即使走错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我们无法左右人生,却可以从容心态. △ 心无挂碍,最是自在 <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