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野性”与“规训”的对话

文丨雪峰 · 主播丨涂山

当今社会真正稀缺的,是一种真诚的对话姿态。对话,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对立的复杂现场。

哲学家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如何摆脱?古今中外,思想的启蒙,人性的进步,智识的提升,品格的陶炼,都是在一种对话的空间中激荡、思辨、体验和创造生成的。

人文教育发轫于对生命的反思,这种反思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意识,首先与自己对话,之后与整个世界对话。承认对立,在对立中实现对话,通过对话创造自由的空间,在自由的生命状态下实现人的成长的目的。

内观己心:人文教育培养“野蛮而高贵”的全人

法国哲学家卢梭阐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野蛮而高贵的人”。乍听之下,简直是无稽之谈。野蛮与高贵,怎可同日而语?但凡对人性现象有深刻思考的人,读到卢梭的这句话一定会心一笑。

真正的教育不是建立在理论基石之上,而是在生命现象的原生态环境中“安营扎寨”,由点及面,从野蛮走向优雅,逐渐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人文教育的本然之义:启蒙与创造。

“野蛮”意谓身强体壮,意志完满,能够吃苦耐劳,崇尚自由的生命精神,这种“野蛮”是内在充沛生命力的象征,是身体的舒展,思维的奔放,意志的坚毅和审美的纯粹,是生命自然的体态;

“高贵”意喻情趣高雅,德性练达,自律谦恭,是人之灵魂之美,寄托人之理想和追求。野蛮与高贵,是生命的两个面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直觉与逻辑的统一,丰富着人性,也启迪着教育。教育不是培养一个个“单向度”的“机器人”,而是拥有饱满的人性,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全人”。

外察世界:用对话弥补“裂痕”

美国教育类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讲述了当下全球教育的一个困境和挑战,人和自然的关系渐行渐远,人越来越成为人的模样,逐渐退却了人的“自然禀赋”,曾经人被称之为“自然之子”,而现在却慢慢变得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们沉浸在现代化的生活教育环境中,一切被格式化、网格化、片段化,渐渐成长为被过分“规训”的一代。如同被抛掷在一个封闭的教育环境中,安全、舒适,但缺少了生命的“野性”,丧失了本性中的生存意识。

当下的教育面临一种分裂的困境,自然与理性的过度分化,野性与规训的泾渭分明,让教育、教师和学生都显得“魂不守舍”,“手忙脚乱”。教育本来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手工作坊”,现在却演变成巨大的“教育工厂”,标准化、流水线式地生产着知识,灌输着知识,学生来不及消化,一通生吞活剥,贻害了整个身心的感知与思考能力。

古希腊文中,“学校”本是闲暇之义,在闲暇中,学生才能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提升心智。稀缺的“野性”,过分的“规训”,一条巨大而深邃的鸿沟横亘在教育面前,唯有通过对话才能打破僵滞,实现平衡。准确地说,人文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理念和方法,而是一种态度和精神,是一种超越的力量,它能够以一种直觉的判断发现教育的失衡,继而对话、调整和提升。

启迪多元思维:为生活重塑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爱与规则有机结合的教育,具有“野性”之生机和“规训”之优雅,二者的相互对话,辩证平衡,实现了一种对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改造。

知识观上,坚持来自生活和实践的“活的知识”。在知识的大体分类上,可以区分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前者称为“套装知识”,标准化知识,注重其实用性和工具价值;

后者源于生活经验,是融入生活中的生命常识,是富有生命力的“活的知识”,即爱因斯坦所说的,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看似无用的知识犹如“精神的种子”,会在实际的生活中发挥智慧的价值。

学习观上,强调质疑发问、独立判断而非博闻强识、人云亦云。提出问题远远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苏格拉底说,求知是每一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

求知的欲望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质疑和发问,生活经过了一种检视,更加贴近生命自身。这相比于传统教育抽离于生活,脱离生命感知的情况不同,人文教育培养的是有见地、有智慧、能够独立思考的“全人”,而非“知识的存储器”。

教学观上,提倡“苏格拉底式”诘问,而非“填鸭式”灌输。人文教育之所以富有活力,是因为其内在的一种开放对话的机制。

生命是一个敞开的系统,师生之间的对话不是单向性的知识传授与接收,而是两个主体生命之间的交流,这个过程中间,有认知、情感、意志和审美的多维度参与,是一个立体性的对话姿态,师生是平等的主体,教师不是“教学上的权威”,学生也非“智力上的相对弱者”。

正心正举:让梦想照进现实

人文教育通过内在的对话机制,创造了多样的教育空间和尝试,实现着“人的可教育性”。

跨学科、跨多元文化的探索。人文教育的立场是从自身观察世界,然后从世界再来观察自己,在一种不断审视和反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今的教育变革不再局限于自身,必将融入整个世界的背景中,跨学科以及跨多元文化的对话交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多元对话中,互学互鉴,才能找到自身的短板和优势。

项目式学习。对话倡导合作,在合作中生成真知真见。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教学中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通过开放性的教学主题设置,学生在一种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思考、质疑、提问、调整,真切体验思考的力量给内心带来的愉悦。

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仅获得生动的生活知识,而且也是整个自身情感、意志和体验的投入,让学生的德行和品格也得到了历练,学会了合作、倾听和尊重。实现了一种“全人”教育。

跨社区教学。人文教育的对话性,必然使得教育的功用和场所发生延展和拓宽,一切生活的领域皆是教育的场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延伸至社区,扩宽至整个社会,充分发挥社区的家庭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功能。未来教育是去中心化的,解构的,教育融入整个社会,甚至互联网空间,实现课堂教育、社区教育和虚拟教育的多元化生态。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教育即生长

教育家约翰·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或许,这样的教育理念让人有所担忧,难道生命的成长可以这般“撒手不顾”吗?万一生命“误入歧途”了呢?

其实,这个担忧的背后是功利主义教育的逻辑,它用量化的目标定义人的价值,生命的成长自然就是一种线性的安排,一切尽在预料和掌控中。但是,这样的教育完全忽略了一个生命事实,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性的演进过程。这就导致了功利性教育没有为生命成长预留适宜的发展空间,造成了对生命的压抑。

“野性”失度退化成张狂,“规训”过度则异化成扼制;“野性”恰当富有生命创造的激情,“规训”适宜则能张弛之间平衡度量。人文教育本是人性启蒙的艺术,在“野性”和“规训”两个隐喻性的生命维度之间创造着对话的空间和可能性,启示着人对生命真实的发现,善良的洞察和审美的觉知。

·end·

(0)

相关推荐

  • 人性•人文•文明之文明与尊重人9.1

    进化精神是文明的必由之路.人性是善的理性,不同于恶的兽性:仁义是爱的情感,虽源于父母子女血亲之爱,但超越了父母子女血亲之爱,是从孝起源,广被所有人的.发自内心的爱.仁有本能之善的根底,是人性的生命流露 ...

  • 人性•人文•文明之欲与精神进化7.1

    自然客观的生命,有本能之欲神,理性之识神,本能之欲根据生命需要而动,理性则顺从本能之欲而动,需要食物,便有食欲的冲动,理性就做出采集.猎杀的行为,以获得食物.食欲得到满足,恶之欲就收敛起来,善成为理性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四)1

    十 (黄开泰原创)<西方哲学史·下卷>:"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而且彼此打仗,唯有效率低下能保全人类,缺乏防止战争的任何手段却改进各个国家的战斗素质,是一条通往全球毁灭的道路.&q ...

  • 衣食荣辱·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自然生存,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争,一是爱.争为自己,维护自身生存:爱为种群,保证物种延续. 争,是生命本能之欲,为自我生存的外用形式,根于恶之欲.自然生存,争是必要手段.动物争生存需要的食物,争种群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1 文化是不同的.站在文化立场上,人文.文明,先进.落后,善恶.好坏,各执一词,很难说孰是孰非,唯有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站在生存关系的立场上,才能正确地认识文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导论(一)

    一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人文精神的思考曾一度成为文化热点."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是当下人文精神的共识,可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物质利益,是科学精神,还是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6

    人性·人文·文明之弃善从恶的文化 生命是有欲望的,欲望有善恶,本能都为生存,恶争夺食物,为己的生存,善关爱弱者,为子代的生存.文化生存时代的智人,欲望从本能升华为了理性,化为了理性意识.文化观念,恶进 ...

  •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人性·人文·文明之西方文化主导的生存状况4.2 实用性文化是很有用的文化,但有没有生存价值,取决于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主导,实用性文化或改善住,或改善食,或改善衣,或改善行,为人们提供物质保障,生活安宁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1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有"海"有"百川","和而不同&quo ...

  • 中医学人文价值

    中医学人文价值 中医学人文价值的思考 文化及其衍生的技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如今主导着人们实践,引领着大家生活.随着科技文化.商业文化被推上文化的神坛,中医学的文化价值受到多方的质疑和批评,在&quo ...

  • 越振兴中医越衰败的文化之问1

    --中医学的人文思考系列丛书写作记 中医学的人文思考的第一部书稿-<中医治证不治病>,已经发完了.想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振兴中医开始,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挂中医招牌的越来越多,有中医内涵 ...

  • 人性•人文•文明之克制与海纳百川3

    文化生存的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容易,农耕时代,文化就已经具备了衣食住用行玩的保障能力,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因物而喜,为利而悲,精神因为我唯争而紧张,情感因得失而苦乐.特别是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