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闵谝传】我为什么招人恨
作者:闵生裕
当年我走进进西塔一家画廊,看到吴善璋先生的一幅作品,高仿。我本以为,在银川这个弹丸之地,没人敢做假。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说不定哪天善璋先生踱着方步就走进你的画廊。一定是老板走眼了。我说,这幅作品不对!老板没吭气。我继续转看别的字画,临出门时目光与老板对了一下,发现他眼里有愤怒的寒光,那目光里迫不及待地想表示达一个字:滚!上次我在盐池一家装裱店裱字,有人送去的两幅吴善璋的字,低仿,粗制滥造。裱字的人不懂,说这字没问题。我笑了。
近来,一个宁夏书画拍卖群搞得很火,网络拍卖有许多好处。一是过去许多书画家的润格虚高,实则有价无市,以前万把元一幅的宁夏某名家的一幅作品在这里被拧干了水分,三两千元。其作品在市场无刚需。二是个别名家作品偶尔低开低走,完全可以捡漏。三是民间拍卖或许能让艺术回到本真,让艺术家的作品真正服务百姓。也就是说本地名家书画能让一般百姓消费得起。否则,只能作为雅贿之物在特定领域流通。我们不得不说,个别书画家润格的虚高与雅贿不无关系。当然,拍卖群里,相对识货的人多。人们看字不看人。比如除个别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书画家外,陈国鸿,宋琰的书法民间拍卖走势较好。后来,有个别名家作品有假,我以为大家眼拙,唯我眼毒。有时,个别画家的作品真伪我吃不准,但感觉成交价异常,比如周一新、曾杏绯那两幅成交价低,不合常理。但是马建军的那几幅是假的!群主没说“滚”,但把我踢出群。我吼着要求进群,群主说,那天那个作品人家藏者从马院长家拿的。我说我对自己的话负责,作品看错算我的,我看走眼我加倍赔。在我看来,书画作品拍卖中,本地书画家作品赝品频出,一损名家声誉,二损收藏者利益,三损平台公信。按说打大家共同的意愿。后来,我发现我想错了。于是,我一语不发,只是悄悄观察。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我还是被踢出群外。
某年某月,某报请我评报。我兢兢业业评,因为,怕辜负了人家给我的几文碎银。年终开会,人家再邀我参会,我坚持正面评论,极尽美言。最后,针对一个大新闻地方报只字不见而被省都市报抢了头版头条。因为不是批评报道,所以对新闻始发地媒体失语我不理解。我说,新闻贵在新字。如今做新闻,先来的吃肉,后到的吃屎。事后据听说有人不爽。因为他们花钱请我评报,我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我才回过神,人家要的是夸报员。我他妈嘴贱!第二年我不
同学聚会,人到中年了,大家都没了当年的浮躁,一起举杯叙旧,宛若亲人。多年不见,总要感慨某人的变化。我举杯调侃,感慨岁月如刀,同时祝年老漂亮的女同学吉祥如意。有女生说,老闵,你最招老女人恨。我说,这就是老闵的风格,你们十八老闵也没讨好过,而今更没必要。这把岁数可得小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中年危机中,女人最不能抵挡的正是糖衣炮弹。你不见那些动不动被骗财骗色的都缘于虚荣。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女多闻。老闵直谅且多闻,听老闵的话,可以说提高防范骗防上当的免疫力。某女士五十岁了,整天不好好吃饭,说是要保持身材。我觉得女人到这个年龄,形质的美或许是退而求其次的事,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最重要。十八二十八活在虚荣中或许是享受,因为有人捧场。如果过了更年期仍然活在虚荣中,只能是活受罪。比如,现在,我就反感刘晓庆那作劲,还挣扎着演花旦,“花甲少女”你不是恶心人么?相反倪萍不掩老态的平和慈祥之状态反倒让人温暖。
【作家档案】
闵生裕
闵生裕(现被聘为本平台专栏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不自由撰稿人。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宁夏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硬笔书协组联部委员,宁夏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文艺众家》公众平台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