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书 香 人 生
小的时候,我生活在宁夏中卫一个叫黑林码头的村子, 村名在小时候的地标意义非常浓厚。村子不大,紧紧依偎在黄河湾里,形成一个驳船码头,人们日常撑船往返于黄河两岸耕作农田;村里树多,远远望去,只见黑压压的树林,不见村庄。随处可见黄河引灌水渠,分布在村庄的前前后后,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和小麦,编织出了阡陌交通、水网交织、绿野千里的景象。童年的读书生活,都是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时候是在家院里的林荫下,有时候是在黄河边的青石上,有时候又是在校舍旁的池塘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除了一些小人书,很少能看到真正的书籍。记忆里应该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陈十四奇传》,这是一部神话小说,如今大概故事情节都记不得了,只依稀记得书里的故事连环套叠,跌宕起伏,想象丰富,女主人公杀妖斩魔,十分骁勇。这本书对儿时的我充满了奇异奇幻的吸引力,带给我童年生活无限的快乐。
后来又传看过一两本手抄本小说,一个页面相当于现在A4纸大小的本子,用针线订缝成厚厚的一摞,全部文稿都是由某位爱读书的人士誊写而就,漂亮的钢笔字体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借读这些手抄本,一般时间要求紧,只在手里逗留三两天,加上内容多是破案题材的,现在还能感觉到当时读书时的急迫心情。最有意思的是,常常看着这一部分的文字还是用蓝色钢笔水抄写,到下一部分的文字就换成黑色墨汁抄写了,估计是抄书时钢笔没水了,换了笔再抄的。当时很惊叹抄书人的毅力,也懂得了读书人是多么爱书,伴杂着这种心情读书,自然又是一种风味儿。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读过的《山海经》里的故事,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一篇篇故事,在我童年的大脑和知识体系里,大致勾勒出了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山水地理、风土物产、宗教巫术等恢弘的篇章,在这些狂野、原始的印记中,感悟着先秦古人在洪荒时代的生命狂想和大无畏的先民精神。这些,也奠定和形成了我成年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然主义情怀。
少女时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一段特色鲜明的符号,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大量的阅读和朗诵充斥了我的青少时光。我一边在课堂上学习着鲁迅的冷峻悲愤、时代忧思,一边在课余诵读着后唐主李煜的春花秋月、故国情殇;我一边在课堂上学习着岳飞的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一边在课余诵读着李清照的雨疏风骤、海棠依旧;我一边在课堂上学习着建安七子的魏晋风骨、慷慨磊落,一边在课余诵读着竹林七贤的放浪不羁、至真至性。在这时代与个人,豪放与婉约,出仕与入世,拥有与失去,爱与恨,悲与喜的比对与思考中,丰富了一个女孩渐成长渐宽广的思想和心灵。
还有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给了我禅境空灵睿智的思考,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给了我人生豁达无忧的感悟,印度特蕾莎修女给了我人性大爱无疆的启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光辉作品给我树立了经典完美的典范,让我对善与恶、丑与美、卑微与高尚、生活和生存有了更深的思考与辨析。
那个时代,还有三毛,还有席慕容,还有徐志摩,还有沈从文,三毛孑孓独行的求索精神、行走江湖的睿智冷静,席慕容怀念原乡的深邃悠远、抒写爱情的哀婉动人,徐志摩新月诗人的神思飘逸、一代才子的款款情深,沈从文湘西“边城”的人性之美、生命形式的自然原始等等,大量的阅读怡养了我的心性。
每一个人在成长中,无不际遇过古代那些著名的旅行家和美文家。王勃《滕王阁序》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撼动过多少年轻的心灵。柳宗元在《钻鉧潭西小丘记》里记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达到了恬静幽深、至高无上的游者境界。而范仲淹“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和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又向我们描述了多么快意的寓情山水的情怀。在书的海洋里,真的是,可以仰望山顶之松的遒劲昂扬,可以俯视山涧香草的静幽芬芳,可以外观宇宙星河的邈邈无极,可以内窥人心深处的奥妙无穷。
终是有缘,因为爱读郁达夫《古都的秋》,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作者对古都北京的深情描述,留给了我美好的印象。也爱读刘绍棠的《瓜棚豆架雨如丝》,描绘了通州运河人家的乡土气息。这些让我对古都北京充满了向往,这也决定了我大学毕业的择业去向,我来到了北京郊区的秀美小城。这片土地和故乡中卫那么的神似,清秀,俊美,山环水绕,物产丰盈,乡土质朴。
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志物,让我而今能够更好的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和生活。我敬畏和享受我所参与的一切,我曾引领记者穿行在这座小城的山山谷谷、景区景点、村居村落,感受和传播山川万物、民风民情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慰藉;我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这里的青山秀水,赞美生活在村村落落里努力致富的勤劳的人们;我曾和同仁们共同为选美大赛、风筝节、美食节的策化案、宣传品、宣传稿秉灯夜战、字斟句酌;我也曾虔诚的坐在备战APEC行业培训的课堂上,孜孜聆听专家们对旅游、管理、服务、礼仪的真知灼见。只为亲历这片土地上所经历的每一次嬗变,所见所闻处,皆为知识,真心经历时,都是快乐。
读书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甘之如饴,什么是余音绕梁。正如宋代赵皇帝所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今,我们渴望书籍所赐予的,已不止于千钟粟、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世俗需求,读书给予了我们一个更加富饶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我们一双不惑黑夜和寻找光明的眼睛,给予了我们临危不惧的坚定和处乱不惊的淡定,读书给予了我们跨越时空与种族的生命体验与旅程。读书更加引导了我的人生方向,让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内心丰盈而美好,随着岁月的增长,更加坚定,平静,愉悦而温暖。
晓色,女,宁夏中卫人,现居北京。擅长散文写作,文章以清新淡雅,语言优美,意韵悠远见长。有散文《生命中的小鞋子》、小说《那时花开》等在《北京作家》《北京日报》等报刊刊发。散文《生命中的小鞋子》获2015年北京作家协会征文三等奖;散文《四季怀北》获地区旅游类主题征文一等奖。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赛事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