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苏小蒙/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在《郑州工人报》工作期间的苏小蒙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苏小蒙

工作中的苏小蒙

我原是一家工厂的业余作者,后来碰上机遇,不一一应该说我市一位报纸总编的"伯乐识马",把我弄到他们报社当上了编辑。从此,我虽然整天忙于看稿、编报,但并没有放弃我写作的爱好,坚持抽时间、挤空闲写些东西。

那是我到报社上班不久,我接二连三地在我们当地的其他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小说和散文,还有一首不算太短的诗,收获颇丰,影响不小,难免暗自得意。心想我们报社的总编看到了,一定会夸我挺勤奋的,甚至会为揽到我这样的“人才“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天后召开的一次编务会上,这位总编不仅没有夸我,还沉下脸来,说我这种做法是”吃里扒外“:”你写的那几篇东西我都看了,写得不错。你作为咱报社的人,端着报社的饭碗,拿着报社的工资,这样的好文章为什么不放在咱们报纸上?”并指责我,”是不是嫌咱报纸档次低、影响小、稿费少?”

几句话,说得我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按说,我工作之余写的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我们报纸上发表。何况我写的是文艺作品,我就是文艺编辑。我们报纸副刊那"一亩三分地”,发表哪篇文章、发表多少字,是长些还是短些,虽然上有部主任二审、总编终审,不能是我全说了算,但我的决定权是主要的,只要政治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按照职责分工,他们一般都会尊重编辑意见的。

我就认识另外一家报纸的一位编辑,也是一位作家,和我一样主持他们报纸的文艺副刊,每周一期,每期一版。我发现他的版上三天两头都有他的“大作“,这期是一篇小说,下期是篇散文,再一次不是一首诗就是一篇随笔或者杂文,占得篇幅又很大,其他作者的作品好像点缀似的。尽管他的这些文章写得不错,但是这样把自已主持的版面当成自已的"自留地",不许他人耕耘;或者把自已编辑的版面视为自已的"领域",容不得他人"插足”,除了弦耀自已很有”才华“,让人感到有点儿名利熏心之外,还能显示什么呢?

作为编辑,我是不赞成甚至反对这样做的。因为一个人的作品,毕竟只是一种风格、一种模式、一种腔调、一幅面孔,版面难免会显得单调死板、枯躁无味。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正如一位厨师烹饪酒席,既要凉热结合,又需荤素搭配,才显得丰盛,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

当然,我这样说,并非一味反对编辑在自已主持的版面上发表自已写的东西。如果遇到"稿荒",抑或缺乏急需的选题,编辑写一篇或几篇发表一下未尝不可,但据我当编辑的经历,这一情况一般是不多见的。就拿我来说,每天光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投稿就达近百篇,只要精心编选,抱着沙里淘金的精神,好稿、可用稿是不难发现的。另外,据我手头的资料显示,且不说全国,仅仅我市,就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60多名,省市县作家协会会员近千人,再加上许许多多工作、生活在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这么多作家、作者,且不说你可以主动向他们约稿、组稿,即使他们主动地给你投稿,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我相信都不会让你失望的。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的报纸要靠人民群众来办,让人民群众在上面唱主角。在今天看来,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据我所知,现在不少报刊的文艺副刊,编辑大都是作家、作者,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写些东西。如果写出了作品,不妨投给其他报刊。我国目前有报刊上千种,上千种报刊几乎都有副刊或文艺专栏,完全有你的用武之地。当然,你投过去的稿子如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或者被退了回来,只能说明它是平庸之作,需要你继续努力,千万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自已主持的版面"暗藏私货“。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有损于你们报刊的声誉,有损于你这个当编辑的声誉。

也许我只懂得"外举不避贤",缺乏那种"内举不避亲”的古代大家风度,我当编辑十几年,在我主持我们报纸副刊的那"一亩三分地”,我一直是坚持这样做的。至于当初我们报社那位曾严声厉色批评过我的总编,我的这一编辑理念也渐渐得到他的理解,后来不止一次地在编务会上夸我不仅是一个勤奋的作家,更是一位称职的编辑!

  (选自苏小蒙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我的似水流年》)

苏小蒙简介

SUXIAOMENG  JIANJIE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1964年3月参加工作。原在郑州三棉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作品,出版有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一部。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现已退休,现为河南省阅读学会常务理事。

(0)

相关推荐

  • 张从振:感谢你们,我的文学老师|散文

    郑友贵:小草记得我的身影--给先贤. 药圣李时珍的献诗|诗歌 文/张从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人这一生中值得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首先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抚育我成长:其次要感谢妻子,与我组建了家 ...

  • 小心了!大量题名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散文将出笼

    每年的二月下旬到三月上旬,不仅仅是中国大陆的报纸副刊上,还有港澳台三地的报纸副刊,都会出现一股<春在溪头荠菜花>散文潮.相信,今年同样会出现名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散文潮.各位 ...

  • 贾国勇/有感于众多的《春在溪头荠菜花》散文

    在公众号上开了个<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的栏目,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全国各地的报纸副刊,从这些副刊中选稿,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内领略中国报纸副刊的散文风采. 坚持一年多来,对全国报纸 ...

  • 鲁迅的副刊情结

    关键词:鲁迅 鲁迅一生都钟爱报纸副刊,很多脍炙人口的不朽杰作都是在当时的报纸副刊上最先发表出来的,后来收入到各种选集中,更广泛地流传于世. 鲁迅代表作之一<阿Q正传>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l ...

  • 苏小蒙/郑棉三厂与宣传焦裕禄的一点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本文作者(左一)与焦裕禄夫人徐俊雅(左四)及其长子焦国庆(左三)的合影 郑棉三厂与宣传焦裕禄的一点往事 苏小蒙 1966年2月,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 ...

  • 【作家】胡振华作品:古道热肠苏小蒙 ——凡人小事之三

    古道热肠苏小蒙 --凡人小事之二 作者  胡振华   每天,我都要在金水河的河堤上漫步,一棵棵的各种各样的树便与我擦身而过,一切都平常平淡.可忽然有一天,我顺着一棵树的树干往上看:"哟,好大 ...

  • 苏小蒙/我与著名诗人王怀让的交往旧事

    立足郑州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王怀让,1942年5月6日生.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1966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曾任河南日报编委员.文艺处处长,高级编辑.当代诗人,中国作协会员 ...

  • 苏小蒙/永远的怀念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本文作者苏小蒙和寇云峰(左)在一起 永远的怀念 --我所知道的寇云峰 苏小蒙 寇云峰走了.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市购书中心闲逛,碰到一位文友,他告诉我了这个出其 ...

  • 苏小蒙/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苏小蒙 李准是我们河南的名作家.大作家. 50年代的1953年,正在洛阳市干部文化学校任教员的他,以一篇触及农村社会主义 ...

  • 苏小蒙/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苏小蒙 郑州国棉三厂 从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我曾长期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并一直以我是一名纺织工人而感到 ...

  • 苏小蒙/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 苏小蒙 ★ 刚到郑州时的赵树利 我国有以作家身份来给作家定位的习惯.如工人出身的称工人作家,农民 ...

  • 苏小蒙/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苏小蒙 凡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谁不想加入作家协会?因为在我国社会这个"中国特色"的概念里,你只有成为作 ...

  • 苏小蒙/出书“难产“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出书"难产"记 出书"难产"记 苏小蒙 01 本文作者苏小蒙在写作 我不是职业作家.无论是在工厂当工人时,还是在报社当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