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治病之良剂——会厌逐瘀汤
蔡福养教授运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验案四则
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蔡福养,长于运用经方辨证施治治疗耳鼻喉疾病,今将其临床应用会厌逐瘀汤治疗咽部疾病的验案整理如下,以兹佐证。
1探病究源,紧守方义
会厌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系王清任所创诸逐瘀汤之一。原为“治痘疹五、六天后饮水即呛”而设,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活血化瘀;配柴胡、枳壳调理气机,行滞散结,可使气行血行而瘀血自去;生地配当归养血活血,能使瘀去而不伤阴血;桔梗、玄参、甘草清利咽喉,解毒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消肿利咽之功。
本方乃“活血而不耗血,去瘀又能生新,利咽并能散结”之喉科治瘀之良剂。
咽喉乃人体饮食、气息之要道,是周身经脉循行之要冲。咽司吞咽,喉行呼吸和发音,方寸之地,性命攸关,罹患疾病,害人非浅。然咽部疾病的发生,也不外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外因两个方面,或内外诸因干扰脏腑,致使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气机不畅,血滞脉络,咽喉失利而为病。
咽喉疾病的治疗,医者大都从火、从痰论治或一味地滋阴润燥,效果都不理想。蔡师认为辨证不够全面,没有抓着瘀血阻络的病因病机。据此,蔡师借鉴王清任活血化瘀学术思想,选用会厌逐瘀汤,紧守方义加减治疗喉部疾病收效满意。
2辨证施治,灵活加减
2.1声带结节
王某,女,28岁,教师。患者声嘶音哑年余,曾服六神丸、金嗓子喉宝、北豆根片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自觉咽喉干痛,口渴思饮,检查见会厌部充血,暗红,韧带肥厚,两侧游离缘上三分之一处呈现小米粒大小对称性结节,发音时韧带闭合不全,舌质红,苔微黄而干,脉细涩不利。
诊断:韧带结节(阴虚血瘀喉喑),辨证:肺阴不足,气血瘀滞。治则:养阴清热,活血逐瘀。
方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桔梗、柴胡、枳壳各6g,当归、生地、赤芍、玄参各9g,地骨皮15g,桑白皮10g,怀牛膝20g。服药15剂,患者发音正常结节消失。
按:
肺主气,其脉从气管上行通于声带、会厌。若肺经伏热循经上蒸,热郁血络,结于声带,气血凝滞则声带变厚或发为结节。肺气上于喉(声带)而成声,若声带为结节所阻,开合失灵,则致发音不畅而嘶哑,所谓“金瘀不鸣”。本例治用会厌逐瘀汤,重在逐瘀开音。加地骨皮、桑白皮以清肺经血络之伏热,使火热消散而不上蒸。配怀牛膝入血通络而引热下行,且能活血而上消结节瘀。诸药合用可使瘀去热除而结节自平。
2.2韧带息肉
徐某,男,40岁,工人。患者声嘶音哑半年余,曾在某地市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声带息肉”,因不愿手术治疗而求治于中医。诊见患者韧带左侧居中1/3处有一绿豆大小暗红色息肉,光滑带蒂。现证为:声嘶音哑,肢肥体胖,倦息乏力,语音重浊,咳吐粘痰,舌质暗红,苔腻微黄,脉沉弦。
诊断:声带息肉(血瘀痰凝喉喑)。辨证:痰湿犯肺,瘀血阻络。治则:逐瘀通络,燥湿化痰。
方用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各15g,甘草、桔梗、枳实、陈皮、半夏各12g,茯苓30g,苍白术各10g,白芥子9g。患者服药18剂而诸证痊愈,检查见息肉消失。
按:
“息肉又称赘肉”。本例患者的声带息肉即为带蒂活动,表面光滑的肉样赘生物。蔡师无论治疗耳鼻喉何部息肉,均从痰瘀论治而收效,认为息肉多由经络阻滞,瘀血痰湿凝聚而成。
本例患者系由痰瘀阻络所致,故治疗当选会厌逐瘀汤逐瘀通络,二陈汤健脾化痰。加苍、白术以燥湿去湿,枳实配二陈汤治疗痰湿有“推墙倒壁”之力,白芥子辛温入肺而能化寒湿凝聚之痰。诸药合用可达脾复健运,肺复输布,湿去痰化,瘀去络通,息肉消散之目的。
2.3会厌肿块
张某,女,40岁,干部。
音哑数月,逐渐加重,曾在某省直医院按声带结节治疗未愈。后经北京某医院检查,发现会厌部有一黄豆大肿块,遂服用西药抗生素、磺胺、维生素类等治疗月余仍不愈。患者喉部会厌充血,有一黄豆大肿块,色鲜红、自觉咽喉干痛,声音沙哑,唇干咽燥渴欲引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会厌肿块(瘀血阻络喉喑)。辨证:瘀血阻络,金实不鸣。治则:活血化瘀,养阴清肺。
方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各12g,生地、当归、玄参、赤芍各15g,寸冬、沙参、百合各20g,蝉蜕、胖大海各10g。患者服上方19剂后,自觉诸证好转,检查见肿块消失。
按:
本例患者肿块发于会厌,近于喉系,而肺之经脉循咽喉而通于会厌。若肺阴不足,阴虚血涩,运行不畅,结于会厌,凝而不去则成肿块。治用会厌逐瘀汤去瘀生新使瘀去而阴血自生,血脉畅另加寸冬、沙参、百合养阴润肺,加蝉蜕、胖大海疗哑开音。药证相合,故获佳效。
2.4颗粒性咽炎
赵某,男,43岁,干部。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曾服中西药而久治不愈。患者咽后壁粘膜充血水肿,呈片状滤泡,自觉咽干咽痒,时时咯吐白色粘痰,心内发热身外觉凉,睡眠梦多,舌质紫暗,舌苔白微腻,脉沉弦而数。
诊断:颗粒性咽炎(濂珠喉痹)。辨证:血腑瘀热,痰火互结。治则:活血逐瘀,软坚开结。
方用会厌逐瘀汤合消瘰丸加减:桃仁、红花、桔梗、柴胡各10g,当归、生地、赤芍、枳壳各20g,怀牛膝、川芎、甘草各15g,玄参15g,生牡蛎12g,大贝9g。患者服上方,咽腔充血明显减轻,淋巴滤泡消失,诸证尽除而告愈。
按:
濂珠喉痹是临床常见的喉痹病之一,因咽后壁生出滤泡如濂珠而命名。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系咽后壁粘膜下层淋巴组织呈颗粒状增生而导致咽腔、声带的炎症性病变,故又称为颗粒性咽炎。
本病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煎熬津液,瘀血阻络结于咽喉所致。临床治疗常采用舒肝理气,燥湿化痰,散瘀开结之法,但效果缓慢,且不易治愈。蔡师紧守会厌逐瘀汤之方义,合用消瘰丸以收养血活血、软坚开结之功。方中怀牛膝、川芎活血养血,引血下行;玄参滋阴清热,大贝化痰散结,生牡蛎软坚消瘰。诸药配伍,药中肯綮,故有桴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