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系地层、炭质页岩、高液限地层、松散堆积体或填方体边坡,由于构成边坡的岩土体性质软弱,当出现坡体病害时采用其它锚固措施往往工程效果较差。这时如果能采用钢锚管进行加固,往往可以起到起到锚固工程所无法达到的工程效果。所谓钢锚管就是锚固体采用钢管为筋体进行注浆而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钢管的抗剪模量往往较大,故筋体的抗剪能力往往相对于钢筋制作而成的锚杆来说较大;二是钢管可以采用高压注浆,这在岩土体性质较差的边坡中往往可以形成劈裂注浆,从而加大注浆体的扩散半径,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钢锚管材料结合到现场施工便捷性多采用直径Φ6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制作,管口多采用螺母和垫板与框架相连。由于钢锚管类似于锚杆属于全粘接注浆工程,故可有效利用加筋或注浆形成的复合地基效果,快速提高坡体的综合抗剪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效果。由于钢锚管加固的岩土体性质往往较差,故其半面反力结构多采和框架形式,而很少采用地梁、垫墩等结构形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为钢锚管提供更好的反力结构,二是框架对坡面的分割可以有效减小坡面径流的形成,这对于性质软弱的地层来说可以起到良好的坡面防护效果。钢锚管框架工程笔者在工程中应用十多年取得良好工程效果以后,在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广东省公路工程中推广应用,目前已逐渐走向全国。笔者曾于2014年申请过专利(现已放弃权利)
图1 当年的钢锚管专利
利用钢管制作钢锚管时,需要根据地层性质决定是否采用二次注浆而决定是否需要在钢管体上设置梅花型布置的注浆小孔。目前工程中绝大多数钢锚管框架工程,包括微型桩工程均采用在管身上设置注浆小孔,这是欠合理的。这是因为钢锚管多采用孔底返浆的一次注浆,而材料多采用直径Φ60mm的钢管制作。因此,钢管可以直接作用注浆管应用,取消了锚杆、锚索等工程中的注浆管材料,施工相对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如若在管身上打孔不但造成现场施工难度的加大(钢管材料性能好,现场工人采用电焊、机械成孔难度实在比较大,不信自己在现场看看或试试
)。并且管身打孔必然有损于钢管结构强度,这不利于钢锚管框架的材料抗剪性能发挥。
钢锚管只有地层性质相当差而不得采用二次注浆时,方可在管身上设置用于二次劈裂注浆的注浆小孔,同时在钢管下孔时绑定用于一次注浆的PVC管。其注浆工艺是先采用一次注浆管进行孔底返浆式封孔注浆,然后利用高压通过钢管进行劈裂注浆,从而达到注浆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坡体抗剪性能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二次注浆工艺的钢锚管下孔前,钢管上设置的注浆小孔必须采用带色胶带缠绕二层,管底进行封闭。这是为了防止一次注浆时浆体进行钢管造成钢管二次注浆报废。胶带带色的目的是防止缠绕封孔时出现遗漏。其次,钢锚管作为边坡加固工程,其倾角可以灵活应用设定。也就是说作为钢锚管框架的特殊形式,微型桩并不一定要求一定竖向设置,而可以依据工程需要灵活设定。当然,微型桩的筋体可采用钢管、钢筋笼等灵活制作,且考虑到其较大的长细比、抗剪力等因素,筋体的直径一般多采用Φ90mm以上钢管等制作。
图5 钢锚管框架工后(坡面绿化刚刚实施)
案例:
某松散杂填土段需进行开挖设置场坪,但紧邻坡口线附近为多层的住宅楼房,场坪与楼房所在平台高差约17m。采用抗滑桩加固不但工程造价较高,且桩体多位于松散杂填土段而锚固效果较差。而采用锚索工程时坡面承载力较差,且边坡开挖工程敏感性较高,极易威胁后部楼房的安全。基于此,决定采用钢锚管为主的工程进行加固防护。
首先在距离楼房约2m位置设置三排长20m、Φ108mm,顶面采用框架连接的微型桩,从而对边坡开挖前的坡体进行预加固。
其次,坡面采用1:1.25逐级开挖,开挖迅速采用素喷砼进行封闭,然后采用直径Φ60mm的钢锚管进行加固。
由于钢锚管良好的注浆效果和良好的自身抗剪效果,有效加固了松散杂填土边坡,且坡面形成的框架起到了良好的防冲刷效果,也为坡面防护提供良好的辅助。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工程造价较抗滑桩、锚索工程低廉,是一个相对较优的工程措施。
图6 工程地质断面图
综上,钢锚管框架工程是对锚固家族中一种有益的补充,大大拓宽了锚固工程的应用范围,是锚固工程之中的后起之秀。同样,它们家庭中优秀的一员——微型桩已是走在了工程应用的前列,希望钢锚管框架中的其它成员能够迎头赶上,在岩土工程应用释放更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