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 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①面色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红色对应心脏,青色对应肝,黄色对应脾脏,白色对应肺脏,黑色对应肾脏。
②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额头天庭对应头部面的病变,眉间印堂上方对应咽喉,眉间印堂对应肺,印堂下方对应肝,年寿下面准头对应着脾,鼻头两旁的上方鼻翼处对应胃,颧骨下方对应大肠,颧骨下方的两外侧对应肾,明堂以上,颧骨内侧,鼻端上方,对应小肠,鼻端下方,嘴唇上方,对应膀胱。此外,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额头对应心脏,左脸颊对应肝脏,鼻子对应脾脏,右脸颊对应肺,下颌对应肾脏,以上为主,下为参考
(2)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等望色十法,可以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旧、轻重等,在临床上非常有意义。
(3)常色与病色:常色是指人身体健康时所表现出的正常面色,健康人的常色一般为光亮润泽,且隐于皮肤下面,并不特别外露。常色一般又分为主色和客色。病色,是指人身体发生病变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病态面色。病色一般又可分为善色和恶色
(4)五色主病:是指当皮肤呈现出青、红、白、黑等五种异常颜色时,人体往往相应地发生一些病变。一般来说,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人体内的不同脏器发生了性质不同的病变。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 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①面色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红色对应心脏,青色对应肝,黄色对应脾脏,白色对应肺脏,黑色对应肾脏。
②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额头天庭对应头部面的病变,眉间印堂上方对应咽喉,眉间印堂对应肺,印堂下方对应肝,年寿下面准头对应着脾,鼻头两旁的上方鼻翼处对应胃,颧骨下方对应大肠,颧骨下方的两外侧对应肾,明堂以上,颧骨内侧,鼻端上方,对应小肠,鼻端下方,嘴唇上方,对应膀胱。此外,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额头对应心脏,左脸颊对应肝脏,鼻子对应脾脏,右脸颊对应肺,下颌对应肾脏,以上为主,下为参考
(2)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等望色十法,可以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旧、轻重等,在临床上非常有意义。
(3)常色与病色:常色是指人身体健康时所表现出的正常面色,健康人的常色一般为光亮润泽,且隐于皮肤下面,并不特别外露。常色一般又分为主色和客色。病色,是指人身体发生病变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病态面色。病色一般又可分为善色和恶色
(4)五色主病:是指当皮肤呈现出青、红、白、黑等五种异常颜色时,人体往往相应地发生一些病变。一般来说,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人体内的不同脏器发生了性质不同的病变。
3、望形态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形态的强、弱、胖、瘦、体型以及脖颈、胸部、腹部、腰背部等部位的具体情况,来诊断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生病变的部位、病变的原因、病变的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
4、望姿态 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动静姿态、动作举止等。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望姿态又包括望坐卧姿态、望异常姿态等内容。
三、什么是局部望诊及内容
局部望诊主要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躯体、望二阴、望皮肤、望排出物、望儿童指纹、望舌苔等具体内容。
1、头面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头面望诊包括望头部和望面部。望头部又包括望头形、望囟门、望头摇、望头发等具体内容;望面部主要又包括望口眼涡斜、望面肿、望腮肿等具体内容。
局部望诊主要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躯体、望二阴、望皮肤、望排出物、望儿童指纹、望舌苔等具体内容。
1、头面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头面望诊包括望头部和望面部。望头部又包括望头形、望囟门、望头摇、望头发等具体内容;望面部主要又包括望口眼涡斜、望面肿、望腮肿等具体内容。
2、五官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眼、鼻、耳、舌、口等器官,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五官望诊主要又包括望眼、望耳、望鼻、望舌、望口等内容
3、躯体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躯体形态,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的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躯体望诊又包括望脖颈、望胸部、望腹部、望腰背部等内容
4、二阴望诊 二阴,是指人体下部的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外生殖器和排尿器官,包括男子的阴茎阴囊和女子的阴户。后阴,则是指肛门。所以,二阴望诊具体有包括望前阴和望后阴两部分的内容
(1)望前阴:主要看男子的阴茎、阴囊、睾丸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肿胀、硬结、溃疡等异变;女子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异物突出等。具体来说,前阴也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①阴缩:是指人体阴阳过分虚弱的一种危重证候,是指由于经历内有寒毒凝滞,或外界热邪的入侵人体厥阴,是阴液受损,从而使男子的阴茎阴囊或女子的阴户向内缩入腹中的一种病证。
②阴挺:是指女性患者由于产后用力过度、脾脏虚弱导致中气下陷等原因,使阴户中出现梨状突起物的一种病证
③阴肿:是指由于患者坐在地上感染了风湿之邪,或是由于严重的水肿证,而使阴囊发肿。阴肿一般没有痛感和瘙痒感。
④阴疮:是指由于房事不注意卫生或梅毒等,使患者的前阴生疮,且疮破溃后发生腐烂,并有血水或脓水流出。
⑤疝气:是指由于患者受到外界寒湿之邪的入侵、站立过久引发身体劳累以及体内的肝气郁结等原因,使阴囊发生肿大或疼痛的一种病证。疝气又可分为水疝、血疝、狐疝、筋疝、寒疝等。每种疝气的症状都各有不同,比如,水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且变得透明;狐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但是既不坚也不透明。
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阴囊或阴户疼痛发肿,且颜色发红的病证。体弱多病的儿童患者还会可能出现阴囊颜色变白或松弛下坠等气血虚脱的病证
(2)望后阴:主要是看肛门上是否出现肿块、是否有脱肛及肛瘘等,具体来说,后阴一般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①痔疮:是指由于患者体内血液过热,使肛门处的血脉发生阻滞,或是由于肠中有湿热病邪郁积,从而使肛门内外出现凸起的、比较柔软的、紫红色肿块的一种病证。根据发病部位是在肛门外、肛门内或是内外都有,又可将痔疮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②肛瘘:是指由于患者肠内的血液过分炽热,而使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从而使肛门在排便时发生破裂的一种病证。
③脱肛:是指老人、儿童、分娩后的妇女以及长时间腹泻的患者,由于体内中气亏虚,气虚后向下陷落,而使部分直肠从肛门脱出的一种病证。脱肛的症状有轻有重,症状较轻者,便后直肠即可自行回缩肛门内;症状较重患者,直肠脱出后难以自行缩回
(1)望前阴:主要看男子的阴茎、阴囊、睾丸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肿胀、硬结、溃疡等异变;女子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异物突出等。具体来说,前阴也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①阴缩:是指人体阴阳过分虚弱的一种危重证候,是指由于经历内有寒毒凝滞,或外界热邪的入侵人体厥阴,是阴液受损,从而使男子的阴茎阴囊或女子的阴户向内缩入腹中的一种病证。
②阴挺:是指女性患者由于产后用力过度、脾脏虚弱导致中气下陷等原因,使阴户中出现梨状突起物的一种病证
③阴肿:是指由于患者坐在地上感染了风湿之邪,或是由于严重的水肿证,而使阴囊发肿。阴肿一般没有痛感和瘙痒感。
④阴疮:是指由于房事不注意卫生或梅毒等,使患者的前阴生疮,且疮破溃后发生腐烂,并有血水或脓水流出。
⑤疝气:是指由于患者受到外界寒湿之邪的入侵、站立过久引发身体劳累以及体内的肝气郁结等原因,使阴囊发生肿大或疼痛的一种病证。疝气又可分为水疝、血疝、狐疝、筋疝、寒疝等。每种疝气的症状都各有不同,比如,水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且变得透明;狐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但是既不坚也不透明。
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阴囊或阴户疼痛发肿,且颜色发红的病证。体弱多病的儿童患者还会可能出现阴囊颜色变白或松弛下坠等气血虚脱的病证
(2)望后阴:主要是看肛门上是否出现肿块、是否有脱肛及肛瘘等,具体来说,后阴一般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①痔疮:是指由于患者体内血液过热,使肛门处的血脉发生阻滞,或是由于肠中有湿热病邪郁积,从而使肛门内外出现凸起的、比较柔软的、紫红色肿块的一种病证。根据发病部位是在肛门外、肛门内或是内外都有,又可将痔疮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
②肛瘘:是指由于患者肠内的血液过分炽热,而使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从而使肛门在排便时发生破裂的一种病证。
③脱肛:是指老人、儿童、分娩后的妇女以及长时间腹泻的患者,由于体内中气亏虚,气虚后向下陷落,而使部分直肠从肛门脱出的一种病证。脱肛的症状有轻有重,症状较轻者,便后直肠即可自行回缩肛门内;症状较重患者,直肠脱出后难以自行缩回
5、皮肤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光泽、荣枯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斑疹、水疱、疮疡等皮肤病变,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皮肤望诊又包括望皮肤颜色,望皮肤光泽,望皮肤荣枯、望皮肤病变等内容
四、什么是排出物望诊
排出物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排出物的形状、颜色、性质、数量等,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排出物望诊由包括望痰涕涎唾、望呕吐物、望大小便等
1、望痰涕涎唾 包括望痰、望涕、望涎、望唾等
(1)望痰:风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泡沫较多、比清稀的风痰;寒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清稀色白的寒痰;湿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多、质滑色白的湿痰;燥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少、比较粘腻的燥痰;热证患者一般会出现黏稠发黄,结成块状的热痰;阴虚火旺患者一般会出现鲜红色的痰,且痰中往往带血;热邪犯肺患者一般会咳出较臭且血腥的痰或咳吐带脓的痰。
(2)望涕:风寒证患者一般会流清稀的鼻涕;风热证患者一般会流脓浊的鼻涕
(3)望涎:脾胃湿热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黏稠;脾胃虚寒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清稀,且数量较多,脾虚虚证患者,一般口涎会自行从口角流出;儿童胃热证患者或腹中有虫积的患者,嘴角也常常会不自觉的流出涎液。
(4)望唾:肾虚证及胃寒证患者,一般口涎较多
(1)望痰:风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泡沫较多、比清稀的风痰;寒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清稀色白的寒痰;湿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多、质滑色白的湿痰;燥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少、比较粘腻的燥痰;热证患者一般会出现黏稠发黄,结成块状的热痰;阴虚火旺患者一般会出现鲜红色的痰,且痰中往往带血;热邪犯肺患者一般会咳出较臭且血腥的痰或咳吐带脓的痰。
(2)望涕:风寒证患者一般会流清稀的鼻涕;风热证患者一般会流脓浊的鼻涕
(3)望涎:脾胃湿热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黏稠;脾胃虚寒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清稀,且数量较多,脾虚虚证患者,一般口涎会自行从口角流出;儿童胃热证患者或腹中有虫积的患者,嘴角也常常会不自觉的流出涎液。
(4)望唾:肾虚证及胃寒证患者,一般口涎较多
2、望呕吐物 包括寒呕、热呕、食积、痰饮、呕血、呕苦等
(1)热呕:多见于胃热证以及肝经郁火的患者,其呕吐物一般比较脓浊且散发出酸臭味
(2)寒呕,多见于胃寒证以及脾肾阳虚患者,其呕吐物较为清稀且没有酸臭味
(3)痰饮:多见于胃内停饮和脾失健运的患者,其呕吐物多为清稀如水的涎、痰
(4)食积:多见于食滞胃脘证和肝郁犯胃证患者,食滞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一般比较酸腐且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肝郁犯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但一般没有酸腐的气味。
(5)呕血:多见于胃热证、血瘀胃脘和肝火犯胃证患者,其呕吐物中一般带有食物残渣、鲜红的血或暗紫色的血块
(6)呕苦:多见于肝气犯胃证、肝胆湿热证患者,其呕吐物一般黄绿色、味道较苦的水液。
(1)热呕:多见于胃热证以及肝经郁火的患者,其呕吐物一般比较脓浊且散发出酸臭味
(2)寒呕,多见于胃寒证以及脾肾阳虚患者,其呕吐物较为清稀且没有酸臭味
(3)痰饮:多见于胃内停饮和脾失健运的患者,其呕吐物多为清稀如水的涎、痰
(4)食积:多见于食滞胃脘证和肝郁犯胃证患者,食滞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一般比较酸腐且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肝郁犯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但一般没有酸腐的气味。
(5)呕血:多见于胃热证、血瘀胃脘和肝火犯胃证患者,其呕吐物中一般带有食物残渣、鲜红的血或暗紫色的血块
(6)呕苦:多见于肝气犯胃证、肝胆湿热证患者,其呕吐物一般黄绿色、味道较苦的水液。
3、望大便 具体来说,包括泄泻、痢疾、便血等
(1)泄泻;多见于胃虚证和脾虚证患者,大便比较清稀,有的患者甚至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
(2)痢疾:多见于痢疾患者,其大便通常黏腻且便中带有脓血
(3)便血:便血又可分为近血和远血两种:近血,是指大便中带有颜色鲜红的血,而且血往往会在便前便后滴下,或附着在大便表面;远血,是指大便中带有颜色黑紫和暗红的血,而且往往均匀地混合在大便之中。
(1)泄泻;多见于胃虚证和脾虚证患者,大便比较清稀,有的患者甚至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
(2)痢疾:多见于痢疾患者,其大便通常黏腻且便中带有脓血
(3)便血:便血又可分为近血和远血两种:近血,是指大便中带有颜色鲜红的血,而且血往往会在便前便后滴下,或附着在大便表面;远血,是指大便中带有颜色黑紫和暗红的血,而且往往均匀地混合在大便之中。
4、望小便 具体来说,一般有小便短赤、小便清长、小便带血、小便带砂等。实热证患者的小便一般比较短赤;虚寒证患者的小便一般比较清长;尿血和血淋病患者的小便一般带血;石淋患者的小便可像猪油一样油腻
五、什么是儿童指纹望诊
儿童指纹望诊。是指通过观察3岁以下的儿童食指掌内一侧前端的形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其体内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情深浅等。在望诊之前,医生应使儿童身体朝向光亮的地方,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儿童食指的顶端,然后用右手拇指以适中的力度推擦其食指几次,方向是从食指掌内一侧前端的指尖推向指根,使其指纹清晰地显露出来。
身体健康的儿童,其指纹隐于皮肤之下,并不明显,并且指纹一般不会超过食指根部的第一关节,其颜色浅红中微微带有黄色。而患有疾病的儿童,其指纹颜色、粗细、长短等都会出现异常的症状。
1、颜色 如果儿童的指纹颜色鲜红,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表证;如果颜色紫红,则说明其可能患有里热证;如果颜色淡而发白,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脾虚证、疳积证等;如果颜色发青,则说明其可能患有痛证、惊风证等;如果颜色黑紫,则说明其可能患有危重的血络郁闭证。此外,如果颜色黑紫,容易看出,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表证;如果颜色隐于皮肤之下,不易看出,则说明其可能患有里证;如果颜色较淡且缺乏光泽,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虚证;如果颜色较深且比较晦暗,则说明其可能患有实证。
身体健康的儿童,其指纹隐于皮肤之下,并不明显,并且指纹一般不会超过食指根部的第一关节,其颜色浅红中微微带有黄色。而患有疾病的儿童,其指纹颜色、粗细、长短等都会出现异常的症状。
1、颜色 如果儿童的指纹颜色鲜红,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表证;如果颜色紫红,则说明其可能患有里热证;如果颜色淡而发白,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脾虚证、疳积证等;如果颜色发青,则说明其可能患有痛证、惊风证等;如果颜色黑紫,则说明其可能患有危重的血络郁闭证。此外,如果颜色黑紫,容易看出,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表证;如果颜色隐于皮肤之下,不易看出,则说明其可能患有里证;如果颜色较淡且缺乏光泽,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虚证;如果颜色较深且比较晦暗,则说明其可能患有实证。
2、粗细 如果儿童的指纹从指尖到指根逐渐变粗,且能看到明显的分支,则说明其可能患有虚证或寒证
3、长短 如果儿童指纹较短,只到达食指根部的第一关节,则说明其病情轻微;如果指纹到达食指的第二关节,则说明其病情较为严重;如果指纹已经达到食指的第三关节,就说明其病情十分危重;如果指纹穿过第三关节,到达指甲部位,则说明病情非常凶险。
六、望诊的重中之重在望舌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人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五脏六腑和各大器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都能够通过耳朵、眼睛、口唇和舌等体表器官反映出来。所以,一旦内脏功能运转出现了障碍或受到了损害,各个体表官窍就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中医认为,舌与心脏和脏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医理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舌为心之苗”和“心开窍与舌”。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心脏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即是主血脉。如果血脉调和而盈润,供血功能正常,那么从舌象上就能呈现出舌体红润,色泽荣润且灵活自如。所以通过观察舌象就直接诊测出人体内气血的运行情况,并体现出心脏的主血脉的功能。另一方面,心脏的又一重要的生理功能即是主神明。人的心脏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或发生病变,则舌体会呈现出强直、萎缩、歪斜,甚至出现语言障碍或味觉功能失常等情况。
中医理论还有一句话,即是“舌为脾胃之外侯”。舌体的荣润依赖着人体内气血的供养,这反映着全身的营养和代谢功能的运转情况。观察舌象能够直接判断出脾和胃部的消化功能的正常与否和人体的营养、代谢状态。脾的一大生理功能,即是主运化。脾胃能够将食物的营养成分吸收并消化,并将它们输送到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这直接关系着人体的气血盛衰与否,并且能够通过舌象来呈现出来。举个例子,如果脾胃虚弱而不和,运化气血的功能出现障碍,则舌象便迅速呈现出舌色淡白或舌体胖大等表现。另外,脾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主肌肉。而舌体就是有肌肉组成的,因此与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舌苔是由胃气上蒸而形成的,舌苔的颜色、质态都与胃气的盈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人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五脏六腑和各大器官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都能够通过耳朵、眼睛、口唇和舌等体表器官反映出来。所以,一旦内脏功能运转出现了障碍或受到了损害,各个体表官窍就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中医认为,舌与心脏和脏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医理论中有这样两句话“舌为心之苗”和“心开窍与舌”。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心脏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即是主血脉。如果血脉调和而盈润,供血功能正常,那么从舌象上就能呈现出舌体红润,色泽荣润且灵活自如。所以通过观察舌象就直接诊测出人体内气血的运行情况,并体现出心脏的主血脉的功能。另一方面,心脏的又一重要的生理功能即是主神明。人的心脏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或发生病变,则舌体会呈现出强直、萎缩、歪斜,甚至出现语言障碍或味觉功能失常等情况。
中医理论还有一句话,即是“舌为脾胃之外侯”。舌体的荣润依赖着人体内气血的供养,这反映着全身的营养和代谢功能的运转情况。观察舌象能够直接判断出脾和胃部的消化功能的正常与否和人体的营养、代谢状态。脾的一大生理功能,即是主运化。脾胃能够将食物的营养成分吸收并消化,并将它们输送到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这直接关系着人体的气血盛衰与否,并且能够通过舌象来呈现出来。举个例子,如果脾胃虚弱而不和,运化气血的功能出现障碍,则舌象便迅速呈现出舌色淡白或舌体胖大等表现。另外,脾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主肌肉。而舌体就是有肌肉组成的,因此与脾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舌苔是由胃气上蒸而形成的,舌苔的颜色、质态都与胃气的盈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七、望舌的内容有哪些
1、望舌质
(1)舌神:舌神主要是指舌质的荣枯和活动等方面内容。所谓荣,即是舌质荣润、鲜活、舌淡红且有光泽。这种舌象情况下,即使患病,也多属轻症。所谓枯,即是舌质干燥、了无生机、没有光泽,正所谓无神。这种舌象通常提示着所患疾病为重症。
(2)舌色:病态的舌色主义包括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和瘀斑舌等几种情况。淡白舌的形成多是由于气血不足、阳气不盛所致,其表证着身体虚弱而体寒。这类人比较容易患上由于阳虚或血虚造成的疾病。红绛舌又包括红色和绛舌两种。红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体热、气血过旺所致,其表证着身体实热,呈现为热证。这类人比较容易患上由于实热或阴虚而内热引发的疾病。而绛舌则主要是由于内热过盛所致,其表证着内或旺盛而阴虚。这种情况大多呈现在患有重病或久病不愈之人。青紫舌是指舌色呈现为青紫或淡紫色且舌质湿润,这通常是由于体寒阴盛,血管阻塞而有瘀滞所致;如果舌色过深,呈现绛紫色且舌质干燥而唾液较少,则大多是由于邪热炽盛,阴液亏损,气血过盛壅滞不通畅所致。此外,瘀斑舌是青紫舌的基础上,舌体出现有紫色的瘀斑或瘀点,其表证着体内有瘀血的情况
(3)舌形:病态的舌形主要包括胖大舌、扁瘦舌、齿痕舌、裂纹舌和芒刺舌等。胖大舌的舌体通常呈现为色淡而胖嫩,多是由于脾肾两虚、津液阻塞所致。扁瘦舌则通常提示为血气不足并且体内阴亏。齿痕舌是指舌体上有牙齿的痕迹,其多是由于舌体肥大而受牙齿压迫所致。齿痕舌多表证着心脾两虚且体内湿寒过盛。裂纹舌即是舌面上出现裂纹,其多是由于体内阴亏而无法上荣,以致舌面干燥。此外,芒刺舌是指舌乳头过多且硬挺肥大,摸起来如刺般棘手,其多是由于实热而邪盛所致。根据芒刺生长的部位不同,所印证的脏腑也有所不同。生在舌尖部位表示为心火亢盛;生在舌边多为肝胆热盛;而生在舌中则表证肠胃积热
(4)舌态:不正常的舌态主要包括舌体萎软、强硬、歪斜、吐弄、短缩和颤动等。萎软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血两虚、阴液亏损、筋骨和血脉失养所致的。舌体强硬通常表现为舌质较硬、屈伸不灵活、不能转动或运动不便,甚至有碍语言的表达。其发病多是由于体内实热过盛、气血循环不畅,或是由于高热而损伤津液所致。舌体歪斜则表现为舌体偏斜,时时处于口内一侧,其通常是患有卒中或即将患上卒中的征兆。舌体吐弄大多表现为舌体常置于口外或时时停在嘴角左右。其多是由于心脾热盛或小儿智力低下所致。短缩舌多表现为身体紧缩而无法伸长,多见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舌色淡白而短缩多是由于筋脉寒气滞结所致;若舌色红绛且干燥而短缩者,则通常见于热证而津液损伤。此外,舌体颤动大多表现为舌体不能自主且颤动不定,其多见于久病不愈而舌体颤抖之人,主要由于气血俱虚或阳气衰弱所致。
(1)舌神:舌神主要是指舌质的荣枯和活动等方面内容。所谓荣,即是舌质荣润、鲜活、舌淡红且有光泽。这种舌象情况下,即使患病,也多属轻症。所谓枯,即是舌质干燥、了无生机、没有光泽,正所谓无神。这种舌象通常提示着所患疾病为重症。
(2)舌色:病态的舌色主义包括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和瘀斑舌等几种情况。淡白舌的形成多是由于气血不足、阳气不盛所致,其表证着身体虚弱而体寒。这类人比较容易患上由于阳虚或血虚造成的疾病。红绛舌又包括红色和绛舌两种。红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体热、气血过旺所致,其表证着身体实热,呈现为热证。这类人比较容易患上由于实热或阴虚而内热引发的疾病。而绛舌则主要是由于内热过盛所致,其表证着内或旺盛而阴虚。这种情况大多呈现在患有重病或久病不愈之人。青紫舌是指舌色呈现为青紫或淡紫色且舌质湿润,这通常是由于体寒阴盛,血管阻塞而有瘀滞所致;如果舌色过深,呈现绛紫色且舌质干燥而唾液较少,则大多是由于邪热炽盛,阴液亏损,气血过盛壅滞不通畅所致。此外,瘀斑舌是青紫舌的基础上,舌体出现有紫色的瘀斑或瘀点,其表证着体内有瘀血的情况
(3)舌形:病态的舌形主要包括胖大舌、扁瘦舌、齿痕舌、裂纹舌和芒刺舌等。胖大舌的舌体通常呈现为色淡而胖嫩,多是由于脾肾两虚、津液阻塞所致。扁瘦舌则通常提示为血气不足并且体内阴亏。齿痕舌是指舌体上有牙齿的痕迹,其多是由于舌体肥大而受牙齿压迫所致。齿痕舌多表证着心脾两虚且体内湿寒过盛。裂纹舌即是舌面上出现裂纹,其多是由于体内阴亏而无法上荣,以致舌面干燥。此外,芒刺舌是指舌乳头过多且硬挺肥大,摸起来如刺般棘手,其多是由于实热而邪盛所致。根据芒刺生长的部位不同,所印证的脏腑也有所不同。生在舌尖部位表示为心火亢盛;生在舌边多为肝胆热盛;而生在舌中则表证肠胃积热
(4)舌态:不正常的舌态主要包括舌体萎软、强硬、歪斜、吐弄、短缩和颤动等。萎软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血两虚、阴液亏损、筋骨和血脉失养所致的。舌体强硬通常表现为舌质较硬、屈伸不灵活、不能转动或运动不便,甚至有碍语言的表达。其发病多是由于体内实热过盛、气血循环不畅,或是由于高热而损伤津液所致。舌体歪斜则表现为舌体偏斜,时时处于口内一侧,其通常是患有卒中或即将患上卒中的征兆。舌体吐弄大多表现为舌体常置于口外或时时停在嘴角左右。其多是由于心脾热盛或小儿智力低下所致。短缩舌多表现为身体紧缩而无法伸长,多见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舌色淡白而短缩多是由于筋脉寒气滞结所致;若舌色红绛且干燥而短缩者,则通常见于热证而津液损伤。此外,舌体颤动大多表现为舌体不能自主且颤动不定,其多见于久病不愈而舌体颤抖之人,主要由于气血俱虚或阳气衰弱所致。
2、望舌苔
(1)苔质:望诊苔质主要是指舌苔的形状和质感,包括舌苔的薄厚、润燥、腻腐,以及有无剥苔或类薄苔和有根和无根等方面。从临床来讲,无论舌苔的薄与厚都表明体内胃气运行较好。如果厚苔逐渐变为薄苔提示着体内的病邪正在逐渐消退,病情会逐步好转。胆如果厚苔突然消退,且舌面没有新生的薄苔,则印证着体内正气不抵邪气,甚至胃气已绝。
润苔是指苔质干湿适中、舌面润泽。相反、苔质干燥,无津液、甚至有裂纹的情况,则为燥苔。润苔是较为正常的一种舌象,其提示病邪并为伤及津液,体内水液代谢情况较为良好。而燥苔大多由于体内津液受损或津液的输布出现障碍所致。
腻苔通常呈现为苔质较厚而颗粒细密,且紧贴与舌面。其可分为苔质污浊的垢腻苔。苔质黏厚的黏腻苔,苔质润滑的滑腻苔,苔质干燥的燥腻苔。腻苔通常由于体内湿气浊重而阳气受阻,或痰饮、积食所致。腐苔则大多呈现为苔质颗粒粗大而疏松,主要由于体内热邪亢盛、胃中有浊气并上蒸于舌面或胃气衰损而湿气上泛所致。腐苔多见于疾病后期或危重病的患者
剥苔主要呈现为舌苔局部或全部脱落且无新苔长出。类剥苔为舌苔虽有脱落,但舌苔脱落处仍有新鲜的舌苔颗粒。剥苔与类剥苔多见于久病之后,提示着体内营养不足、气血两虚且内脏功能较为衰弱,此外这两种苔质还表示着体内气血亏损的程度不同。
无根苔是指舌中的舌苔较厚而边缘清楚,且舌苔楷之可去,其通常提示体内正气衰弱,胃气或肾气衰竭。有根苔则是指苔薄而紧贴于舌面之上,不易楷去;或厚苔周围有依稀的紧贴于舌面的薄苔存在。这提示着体内的邪气较强,但正气尚且充足,多见于病情较重但预后良好的患者。
(2)苔色:病态舌苔的颜色主要分为白苔、黄苔和灰黑苔三种。白苔属于比较常见的苔色,提示的病情较轻,多见于患病初期或疾病的康复期,常见的包括薄白苔、白燥苔、白滑苔、白腻苔和积粉苔等。而黄苔多是由白苔发展而成,多提示着热证、里证等,常见的黄苔包括有薄黄苔、焦黄苔、黄腻苔和黄滑苔等。此外,灰苔和黑苔同属一类舌象。灰苔是白苔或黄苔向黑转变中的一个过程。灰黑苔所提示的病情较为严重而复杂,且需要与苔质的润燥程度、舌色、舌质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而且吸烟过多的人也有可能出现灰黑苔的情况,诊测时需要加以鉴别
(1)苔质:望诊苔质主要是指舌苔的形状和质感,包括舌苔的薄厚、润燥、腻腐,以及有无剥苔或类薄苔和有根和无根等方面。从临床来讲,无论舌苔的薄与厚都表明体内胃气运行较好。如果厚苔逐渐变为薄苔提示着体内的病邪正在逐渐消退,病情会逐步好转。胆如果厚苔突然消退,且舌面没有新生的薄苔,则印证着体内正气不抵邪气,甚至胃气已绝。
润苔是指苔质干湿适中、舌面润泽。相反、苔质干燥,无津液、甚至有裂纹的情况,则为燥苔。润苔是较为正常的一种舌象,其提示病邪并为伤及津液,体内水液代谢情况较为良好。而燥苔大多由于体内津液受损或津液的输布出现障碍所致。
腻苔通常呈现为苔质较厚而颗粒细密,且紧贴与舌面。其可分为苔质污浊的垢腻苔。苔质黏厚的黏腻苔,苔质润滑的滑腻苔,苔质干燥的燥腻苔。腻苔通常由于体内湿气浊重而阳气受阻,或痰饮、积食所致。腐苔则大多呈现为苔质颗粒粗大而疏松,主要由于体内热邪亢盛、胃中有浊气并上蒸于舌面或胃气衰损而湿气上泛所致。腐苔多见于疾病后期或危重病的患者
剥苔主要呈现为舌苔局部或全部脱落且无新苔长出。类剥苔为舌苔虽有脱落,但舌苔脱落处仍有新鲜的舌苔颗粒。剥苔与类剥苔多见于久病之后,提示着体内营养不足、气血两虚且内脏功能较为衰弱,此外这两种苔质还表示着体内气血亏损的程度不同。
无根苔是指舌中的舌苔较厚而边缘清楚,且舌苔楷之可去,其通常提示体内正气衰弱,胃气或肾气衰竭。有根苔则是指苔薄而紧贴于舌面之上,不易楷去;或厚苔周围有依稀的紧贴于舌面的薄苔存在。这提示着体内的邪气较强,但正气尚且充足,多见于病情较重但预后良好的患者。
(2)苔色:病态舌苔的颜色主要分为白苔、黄苔和灰黑苔三种。白苔属于比较常见的苔色,提示的病情较轻,多见于患病初期或疾病的康复期,常见的包括薄白苔、白燥苔、白滑苔、白腻苔和积粉苔等。而黄苔多是由白苔发展而成,多提示着热证、里证等,常见的黄苔包括有薄黄苔、焦黄苔、黄腻苔和黄滑苔等。此外,灰苔和黑苔同属一类舌象。灰苔是白苔或黄苔向黑转变中的一个过程。灰黑苔所提示的病情较为严重而复杂,且需要与苔质的润燥程度、舌色、舌质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而且吸烟过多的人也有可能出现灰黑苔的情况,诊测时需要加以鉴别
八、望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手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与内脏的关系上。手掌反映着人体内脏各器官的活动状态,同时还是一个人的内脏发生病变的求救基地。如果人体的内脏出现了异常,人的手掌就会马上反映出来,一旦人体内脏发生异常,就会通过相关的经络传送到手掌中对对应的部位.
随着现代科学和西方医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人们对固有的中医药已经越来越冷漠,甚至错误地将手测病作为封建迷信的一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医学中,手掌与健康的关系体现为根据手掌掌纹来分析\诊断内脏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条重要应用原理.
手指的联系着双手与经络的主要枢纽.①大拇指 属手太阴肺经,分配着内脏的肛门直肠.②食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分配内脏的肝脏和胆.③中指属手厥阴心包经,分配人体的心脏和小肠.④无名指属于少阳三焦经,分配内脏中的肺部与大肠.⑤小拇指属太阳小肠经与少阴心经,分配着肺部与膀胱.人体的内在各个器官的运转是依靠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输送的氧气来维持的,如果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血液无法及时供给,内脏则会出现缺氧的状态.中医有时会用针刺手掌上的相关穴位,如果流出的血液呈现深紫色或黑色,并且血液浓稠,则说明内脏已经严重缺氧,甚至内脏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手掌还是反映内脏活动的窗口.望手有一句常用话:"掌中热腑中热".手相是人体内脏的显示器,内脏各个器官都在手掌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观察手掌中每一个部分的形态\颜色.纹路的变化,就可知道身体生理功能的运转情况和内脏器官的各种变化.事实上,内脏在出现异常之前,手掌早已发生了变化.医生根据手掌的变化,能够判断出我们的内脏功能是否出现了病变和衰退,如果手掌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很可能意味着内脏功能障碍已经比较严重了.甚至已经开始威胁生命
手掌的颜色,弹性\滋润程度,是否有斑点都是观察人体健康的主要依据.颜色过红或者过白的手掌都不是健康的表现.而且如果手掌上有斑点,则证明内脏的某个器官已经发生了病变.从手掌的弹性上看,健康的手掌应该是柔软而充满水分.如果用手指摁手掌,凹进的皮肉应该能够马上恢复,并且摁手掌上的各个穴位时没有疼痛的感觉,这可以证明当事人的身体内脏不存在有太大的器质性问题.反之,如果手掌僵硬,缺乏柔韧性,被摁凹的皮肉无法恢复,摁到穴位的时候感到剧痛,则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中医诊测手掌的原理主要是经络原理和神经病理反射学原理两方面内容
经络是连接筋骨和体内脏腑的一个通道,其掌控着体内气血的运行.人的手掌上有众多的穴位,并且全部贯穿于经络之上,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实现治疗效果的,因此,经络被看作是人体的微动开关和反馈调节器
人的手掌除了有诸多的经络和穴道,还集解着许多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就是由诸多个神经点组成.一旦人体的各个系统出现紊乱\失调或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手掌上的神经反射区就会出现疼痛或颜色\纹理异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点使大脑的神经进行整合,从而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并促进体内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手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与内脏的关系上。手掌反映着人体内脏各器官的活动状态,同时还是一个人的内脏发生病变的求救基地。如果人体的内脏出现了异常,人的手掌就会马上反映出来,一旦人体内脏发生异常,就会通过相关的经络传送到手掌中对对应的部位.
随着现代科学和西方医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人们对固有的中医药已经越来越冷漠,甚至错误地将手测病作为封建迷信的一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医学中,手掌与健康的关系体现为根据手掌掌纹来分析\诊断内脏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条重要应用原理.
手指的联系着双手与经络的主要枢纽.①大拇指 属手太阴肺经,分配着内脏的肛门直肠.②食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分配内脏的肝脏和胆.③中指属手厥阴心包经,分配人体的心脏和小肠.④无名指属于少阳三焦经,分配内脏中的肺部与大肠.⑤小拇指属太阳小肠经与少阴心经,分配着肺部与膀胱.人体的内在各个器官的运转是依靠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输送的氧气来维持的,如果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血液无法及时供给,内脏则会出现缺氧的状态.中医有时会用针刺手掌上的相关穴位,如果流出的血液呈现深紫色或黑色,并且血液浓稠,则说明内脏已经严重缺氧,甚至内脏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手掌还是反映内脏活动的窗口.望手有一句常用话:"掌中热腑中热".手相是人体内脏的显示器,内脏各个器官都在手掌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观察手掌中每一个部分的形态\颜色.纹路的变化,就可知道身体生理功能的运转情况和内脏器官的各种变化.事实上,内脏在出现异常之前,手掌早已发生了变化.医生根据手掌的变化,能够判断出我们的内脏功能是否出现了病变和衰退,如果手掌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很可能意味着内脏功能障碍已经比较严重了.甚至已经开始威胁生命
手掌的颜色,弹性\滋润程度,是否有斑点都是观察人体健康的主要依据.颜色过红或者过白的手掌都不是健康的表现.而且如果手掌上有斑点,则证明内脏的某个器官已经发生了病变.从手掌的弹性上看,健康的手掌应该是柔软而充满水分.如果用手指摁手掌,凹进的皮肉应该能够马上恢复,并且摁手掌上的各个穴位时没有疼痛的感觉,这可以证明当事人的身体内脏不存在有太大的器质性问题.反之,如果手掌僵硬,缺乏柔韧性,被摁凹的皮肉无法恢复,摁到穴位的时候感到剧痛,则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中医诊测手掌的原理主要是经络原理和神经病理反射学原理两方面内容
经络是连接筋骨和体内脏腑的一个通道,其掌控着体内气血的运行.人的手掌上有众多的穴位,并且全部贯穿于经络之上,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实现治疗效果的,因此,经络被看作是人体的微动开关和反馈调节器
人的手掌除了有诸多的经络和穴道,还集解着许多反射区,这些反射区就是由诸多个神经点组成.一旦人体的各个系统出现紊乱\失调或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手掌上的神经反射区就会出现疼痛或颜色\纹理异常.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点使大脑的神经进行整合,从而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并促进体内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九 望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从中医望诊的角度来讲,脚掌与手掌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人体内有对应五脏六腑的十二大经络,而脚掌与手掌上则各分布者六条经络.脚掌上分布有对应肝脏的足厥阴肝经\对应脾脏的足太阴脾经\对应肾脏的足少阴肾经\对应胃的足阳明胃经\对应胆囊的足少阳肝胆经和对应膀胱的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络在脚掌上都有着与其运行密不可分的穴位,我们将其称之为足穴.按摩足穴可以有效地调节内脏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运转,从而保证人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望足能够使我们及时了解内脏功能的运转情况和病理变化,避免由于未发现病情而错过了效果最好的初期治疗,一种诱发更为严重的病情.
足底集合了人体全部器官的多达五十个的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和脚掌的穴位,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以治疗人体各方面的疾病,因此\脚掌可谓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所谓的反射区,即是人体的器官和构造缩小并投影反射于某一个部位.五脏六腑的人体上都有对应的反射区,而其中大部分的反射就呈现于脚掌之上.因此,当人体开始衰老或某些器官或内脏出现异常时,脚上的反射区即会相应地呈现出来.而通过刺激足底反射区来治疗疾病,也是运用的人体器官与反射区关系密切这一原理
柔软的双脚是健康的象征.也就是说,不论年龄多大,不论通过何种运动锻炼身体,健康的足底都应该是柔软的,足底柔软表征着身体内部行气顺畅\血液循环良好.反之,如果体内气血污浊,血液循环不畅,那么在刺激\按摩脚掌时就会立即体现出来
当足趾着地时,如果感到某一趾不适\力量不足,则相应地体现着体内对应部位的异常.如拇趾着地时如果感到无力,则表证肝脏功能出现了障碍;第二和第三足趾着地时无力,则可能是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第四足趾无力,多是呼吸器官功能较差;而小趾无力多为肾功能有障碍。
除了能够通过足趾的异常表现来体现足与内脏的密切联系,足趾上还运行掌控脏腑的经络,从而更加印证了足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肝经起始于脚掌外侧的拇趾上靠近第二足趾的部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生殖器的运转。肾经的起始点位于脚掌前方,五趾根下方中央、人字形凹陷处下面约1厘米位置的涌泉穴。其主要作用于大脑和脊髓等处的中枢神经,并且调节着与人体活动密不可分的激素分泌。胃经是从头部开始,经过胸、腹等部位下行至第二足趾的历兑穴止。其主要作用于胃部,并且反映胃部的疾病。脾经起始于脚掌外侧拇趾指甲边缘外侧部位的隐白穴,主要作用于胃肠气管肺部和生殖器等内脏器官。淡经起始于眼侧外眼角的瞳子x穴,其主要作用与胆囊、侧头部、肩等部位。而膀胱经则起始于眼睛内侧的睛明穴。膀胱经是人体内部最长的经络而且经过的穴位也最多,能够有效治疗眼睛疲劳,鼻塞、头痛、腰腿酸软无力,以及肩背和关节的肌肉疼痛等病症。
从中医望诊的角度来讲,脚掌与手掌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人体内有对应五脏六腑的十二大经络,而脚掌与手掌上则各分布者六条经络.脚掌上分布有对应肝脏的足厥阴肝经\对应脾脏的足太阴脾经\对应肾脏的足少阴肾经\对应胃的足阳明胃经\对应胆囊的足少阳肝胆经和对应膀胱的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络在脚掌上都有着与其运行密不可分的穴位,我们将其称之为足穴.按摩足穴可以有效地调节内脏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运转,从而保证人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望足能够使我们及时了解内脏功能的运转情况和病理变化,避免由于未发现病情而错过了效果最好的初期治疗,一种诱发更为严重的病情.
足底集合了人体全部器官的多达五十个的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和脚掌的穴位,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以治疗人体各方面的疾病,因此\脚掌可谓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所谓的反射区,即是人体的器官和构造缩小并投影反射于某一个部位.五脏六腑的人体上都有对应的反射区,而其中大部分的反射就呈现于脚掌之上.因此,当人体开始衰老或某些器官或内脏出现异常时,脚上的反射区即会相应地呈现出来.而通过刺激足底反射区来治疗疾病,也是运用的人体器官与反射区关系密切这一原理
柔软的双脚是健康的象征.也就是说,不论年龄多大,不论通过何种运动锻炼身体,健康的足底都应该是柔软的,足底柔软表征着身体内部行气顺畅\血液循环良好.反之,如果体内气血污浊,血液循环不畅,那么在刺激\按摩脚掌时就会立即体现出来
当足趾着地时,如果感到某一趾不适\力量不足,则相应地体现着体内对应部位的异常.如拇趾着地时如果感到无力,则表证肝脏功能出现了障碍;第二和第三足趾着地时无力,则可能是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第四足趾无力,多是呼吸器官功能较差;而小趾无力多为肾功能有障碍。
除了能够通过足趾的异常表现来体现足与内脏的密切联系,足趾上还运行掌控脏腑的经络,从而更加印证了足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肝经起始于脚掌外侧的拇趾上靠近第二足趾的部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生殖器的运转。肾经的起始点位于脚掌前方,五趾根下方中央、人字形凹陷处下面约1厘米位置的涌泉穴。其主要作用于大脑和脊髓等处的中枢神经,并且调节着与人体活动密不可分的激素分泌。胃经是从头部开始,经过胸、腹等部位下行至第二足趾的历兑穴止。其主要作用于胃部,并且反映胃部的疾病。脾经起始于脚掌外侧拇趾指甲边缘外侧部位的隐白穴,主要作用于胃肠气管肺部和生殖器等内脏器官。淡经起始于眼侧外眼角的瞳子x穴,其主要作用与胆囊、侧头部、肩等部位。而膀胱经则起始于眼睛内侧的睛明穴。膀胱经是人体内部最长的经络而且经过的穴位也最多,能够有效治疗眼睛疲劳,鼻塞、头痛、腰腿酸软无力,以及肩背和关节的肌肉疼痛等病症。
十、望诊与其他诊断方法的关系
中医有许多诊断方法,如四诊合参、八纲辩证、六淫辩证、七情辩证、脏腑辩证、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等。在这些诊断方法中。四诊合参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基本的诊断方法,因为只有通过四诊合参,医生才能全面观察和了解患者,收集到比较相信的病情资料,并将四诊结合八纲、六淫、七情、脏腑、经络等辩证学说,来确定其病变部位、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情轻重等具体情况。而在望、闻、问切四诊中,望诊又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诊断方法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望诊是四诊之首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实际上对应着眼睛的视觉、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以及手的触觉等四种知觉。而在这四种知觉中,一般来说,眼睛的视觉是最为敏锐的。通过眼睛的观察,人们往往可以获取较多的外界资料。比如,当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往往注重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主要指的就是通过眼睛所观察到的他人的外表形态、动作举止等。有调查显示,在人对外界的认知中,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资料大概占89%以上,由此可见视觉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在初见患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用眼睛来对其进行望诊、询问、切脉等方法,来对病情做更进一步地了解。所以,望诊是四诊之首,是中医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1、望诊是四诊之首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实际上对应着眼睛的视觉、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以及手的触觉等四种知觉。而在这四种知觉中,一般来说,眼睛的视觉是最为敏锐的。通过眼睛的观察,人们往往可以获取较多的外界资料。比如,当人们在遇到陌生人时,往往注重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主要指的就是通过眼睛所观察到的他人的外表形态、动作举止等。有调查显示,在人对外界的认知中,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资料大概占89%以上,由此可见视觉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在初见患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用眼睛来对其进行望诊、询问、切脉等方法,来对病情做更进一步地了解。所以,望诊是四诊之首,是中医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2、望诊与其他诊断方法之间存在递进关系 在四诊中,通过望诊所收集到的一些基本的病情资料,是其他诊断方法的依据和基础。医生在运用其他的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往往要依据望诊所得出的结论。而闻诊、问诊、切诊等诊断方法,是在望诊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观察和探究病情。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逐渐深入的递进关系。
3、望而知之谓之神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外在部分,与体内的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内部脏腑病变,往往会表现在人体外表上。医生通过望诊观察患者的神态、身形、气色、举止、动作、反应等外部情况,往往能够测知其体内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等病变情况
4、望诊必须与其他诊断方法结合 望诊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在诊断时,也不能过分强调其重要性,而将其与其他诊断方法分割开来独立诊病。这是因为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的疾病情况往往复杂多变,有时其身体上还会出现一些虚假症状。所以,如果医生在诊断时仅仅依靠望诊,往往不能全面的了解病情,甚至有时还会得出错误的诊断结论,从而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因此,医生在诊断病情时,应当注意要四诊合参;不仅要通过望诊收集患者的基本病情,还应当通过闻诊来观察患者身体及排出物的气味,通过问诊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患病时间以及平时的发病症状等;通过切诊来了解患者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异常状况等,并将这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详细地了解病情,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十一、望诊简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