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徐荣新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题记
3月5日,随母亲一起到医院的是这家养老院的陈老师,一位长得墩墩实实的中年妇女,满脸憨厚、纯朴,黝黑透红的脸颊印烙着岁月刻下的劳苦沧桑。从这天起,她将代替我,24小时在医院照顾母亲。
因为母亲在养老院生活了10天,和陈老师也比较熟悉了, 所以到医院后,母亲也很快地适应了她。这家医院的前身是一家职工医院,后升级改造后归属郑州市中心医院。医院的病房比较小,两张病床挤得房间没有多少空间了。因母亲的床在里面,用轮椅把母亲推到病房门口后,就不能再往里面推了。我想和陈老师一起把母亲抬到床上,陈老师说:“哥,你别管了,咱俩抬着不好走,我把俺姨抱到床上。”
她说完,把轮椅的闸关上,让两个轮子不能动,弯下腰,一只胳膊托着母亲的脖子,另一只胳膊托着母亲的双腿,腰一直,母亲就从轮椅上离开了,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其动作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是驾轻就熟。陈老师抱着母亲,侧着身从外面的病床床头走过,再轻轻地把母亲放在床上。随后便是陈老师帮助我们把母亲穿的、吃的、喝的、用的等物品归放到位,母亲在医院的生活就此开始了。母亲因为肺上的炎症,嗓子里痰鸣音比较重,她自己又不能主动把痰咳出来,护士就采取吸痰的方式。第一次吸痰我没在场,等我下班后到医院看母亲时,母亲的痰鸣音又重了。陈老师叫护士过来,给母亲进行第二次吸痰。我站在旁边,看护士把一根胶管从母亲嘴里插入,母亲本能地进行抵抗,先是用能动的那只左手阻挡,被护士抓住了左手,母亲又紧咬牙齿,再次阻挡。护士看从嘴里插不进去,就从鼻孔里往里插。当胶管通过鼻孔、经咽喉插进母亲的气管时,母亲用声音、用摇头、甚至用全身扭动的动作,表示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时,陈老师在一旁安慰母亲:“杨姨,你坚持一下,吸一吸就会好受。”痰吸出来不少,母亲的呼吸畅通了,痰鸣音几乎听不到了,但吃饭、喝水出现了问题:吃第一口饭或喝第一口水,就呛。看着母亲吸痰时痛苦的样子,我不再同意给母亲吸痰,但母亲吃饭、喝水为什么会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负责母亲的张大夫。“不排除有新的脑梗出现,有必要做个头部的核磁共振。”吃饭、喝水呛,是脑梗的一个症状,2013年母亲患脑梗时,就是这种表现。从2013年到现在,虽然给母亲也做过检查,但没有做过头部的核磁共振,我也很想知道母亲现在的脑血管是个什么状况,于是,我同意了张大夫的建议。核磁共振需到本院去做。张大夫与本院约好后,就安排救护车送母亲到本院区。还是陈老师,把母亲从床上抱起来,放到轮椅上,推着轮椅到救护车旁,再把母亲从轮椅上抱到救护车的担架床上,动作依然娴熟,依然轻松。到本院后,给母亲做核磁共振时的事情,全部是陈老师一人完成的,我倒显得是多余的了。核磁共振的结果显示,母亲没有新的脑梗塞,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接下来,母亲对吃、喝产生了抵触情绪,牙关紧闭,就不开口。“杨姨,你不是想回家吗,咱吃点东西,才有劲坐车,才能早点回家。”“杨姨,你看你的嘴唇都是干的,咱喝点水,润润嘴唇吧。”陈老师连哄带劝,用尽办法,想让母亲吃点、喝点,但母亲始终蹙眉闭嘴,不吃不喝。医生建议给母亲插胃管,进行鼻伺,我不同意,因为母亲吸痰时的痛苦表情,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再把一根又粗又长的管子插到母亲胃里,那个痛苦的程度,我不敢想。我让医院再观察观察。每天下午下班后,我到医院,了解母亲当天的情况。接连几天,母亲依然不吃不喝。有一位朋友听说这种情况后,介绍了一位中医。中医到病房给母亲号号脉,看看舌苔,觉得是气血两虚,开了三天的中药,让母亲用用看。“杨姨,这是你儿子从国外买的药,可贵了,你赶紧吃了吧。”母亲牙齿露出了一条缝,陈老师用小勺一点点地把化好的中药喂进母亲嘴里,这付50毫升的中药喂完,足足用了10多分钟的时间。到了距离第二次吸痰的第四天,我正在上班,手机里的微信来了一条消息。我一看是陈老师发来的,赶紧打开:这短短的一句话十几个字,让我这几天一直收紧的心松了下来。很难想象,这100毫升奶粉陈老师是采取什么策略、使用什么办法让母亲喝下去的。随后,母亲基本上能吃点、喝点,但与以前不同,母亲一天好、一天差。好的时候,有说有笑(虽然说话不清楚),陈老师喂饭也顺利;差的时候,无精打采,不吃不喝。这时候,陈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让母亲进点食物。母亲在这个医院住的20天时间,共有两个周六和周日。第一个周六周日,我全程在医院,和陈老师一起照顾母亲。第二个周六周日,我让陈老师回去休息。在医院照顾病号,尤其是像母亲这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号,不是个轻松活儿。和陈老师在医院共同照顾母亲的那个周六周日,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陈老师。她是许昌禹州人,孩子们都已成家,应该说没有什么任务了,但她自己闲不住,就想出来找点事干干,以此来挣点钱,为孩子们减轻点生活上的压力。她干护工十来年了,照顾过不同的老人,曾经连续八年护理过一个老人。在照顾母亲期间,陈老师比较勤快,护士给母亲换褥疮上的药时,陈老师提前把大袋的氯化钠水用热水浸泡、加温,使得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时不那么凉,同时,她还把同房间的杜阿姨的氯化钠溶液一并进行了加温;杜阿姨是治疗脚上创伤的,因此不方便下地。有一次,护理杜阿姨的姐姐不在房间,杜阿姨在床边解完手后,陈老师及时帮助进行了清理,姐姐回来连声致谢。陈老师护理母亲比较用心、细心,帮母亲翻身、叩背,洗脸、擦身。母亲长期卧床,两条腿蜷曲,陈老师经常帮母亲活动蜷缩的双腿,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为防止新的褥疮发生,陈老师用垫子、用枕头把母亲能压在身下的部位全部进行了垫支。因此,在她护理期间,母亲皮肤是光滑的、完好的。“做养老是我的选择。我们养老院领导经常教育我们,第一要尊重老人,第二要热爱老人,第三要有爱心、耐心。总之,把老人护理好,是我们的心愿。”虽然母亲在医院得到了陈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我担心有什么意外,准备把母亲送回老家的县城医院,进行维持性治疗,陈老师就不能再照顾母亲了。“杨姨,你要回家了,我就不能照顾你了。等你病治好了,再来郑州,咱俩还在一起。”一被、一褥,叠好后,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再把自己的衣服、日常用品装进一个手提袋里。左腋下夹着装被褥的塑料袋,右手拎着手提袋,这就是陈老师的全部家当,这些家当,伴随着陈老师十几年的护工生活,这些家当,为陈老师护理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自己靠劳动挣点钱,为孩子们减轻点生活上的压力。”陈老师的这句话,代表了天下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尽管孩子已经成家了、已经自立了,但在母亲面前,永远是一种牵挂。每个母亲总想用自己那种无私的爱,来换取孩子们无忧的生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我认为,让城市更美好的,是无数个在城市的打工者,包括这些为年轻人、为上班族分忧的养老院。他们隐身于城市的角角落落,用自己辛勤的劳动、默默地奉献,世界、人们才能看到城市的光鲜。他们把城市装扮了靓丽,把付出留给了自己。徐荣新,男,河南社旗大冯营人,就职于郑州市某局机关,喜爱阅读、写作,在全国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