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饶藏着座“飞来峰”

对穿越、魔幻剧我一概敬而远之,大致符合孔夫子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它们内心里有着老古董般的不以为然:你可以挣脱现实给想象扎上翅膀,但无论如何别忘记这翅膀是纸糊的。若真以为自己能把天空当平地走,剪掉线绳的任飞翔,那就成万劫不复的荒诞剧了。

爬上古饶的石山孜遗址背后的石山,它的飞来之说真真切切就在眼前。不觉传说的荒诞却感亲切,如同见到了杭州的飞来峰,亦或是碰上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样的事情。

内心里满是惊喜。

此山不高,不足百米;也不算太陡峭,矮矮胖胖的显敦实。

它能被发现,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其奇异的状貌,主要是缘于石山孜遗址的发掘与保护。

石山孜遗址在考古界可是名声显赫。

它位于烈山区古饶镇的石山孜村北面,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

遗址紧傍着我说的石山,地势略高于四周。先前黄河频繁泛滥,其地表覆盖的沙土层厚约一米。

这里发掘了文化层和红烧土,手制陶纺轮,大量锥形鼎足及陶片。

三十多年前,省文物考古所会同淮北市县文物部门进行了首次试掘,开探方4个,揭露面积100平方米,除出土大量陶片、器足外,还有陶拍、陶饼、陶质器座、器底、器耳、器把、石斧、石折、石器坯料、角椎、角叉、蚌刀、骨质靴形器等。

可辨别的陶器有钵、鼎、罐、盒、杯、盅,其中竟有一完整炊器。

陶器最显著特点为手制,器形不规整,器壁较厚、较粗糙,甚至当时制作时留下的手纹尚清晰可辨。

这个遗址文化层厚,面积大,时代早,内涵较为丰富,受中原和长江流域诸文化因素影响较小,有其自身显著特点。

专家们将石山孜遗址定性为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遗存,具有很高的人类学研究意义。

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淮北市,列入国保级别的文物遗址也就是它与临涣的夯土城墙了。

很可惜其名声彰显得远远不够。

它背后的那座让我惊异不已的石山更是如此。

打眼一看,它与淮北本地的山石质地、状貌迥然不同。

小城的山质琐碎带土,脆而乏硬度,很少见它这种坚硬如铁,整块大块的叠压,并不严丝合缝,却能黏合如一,十分牢稳。

将此处的石山与当地的其它山体搁一起比较看,这座石山就像一个大鼻子老外站到了汉人中间那样突兀。

山上纯石无土,峭峰怪石林立。

石山周围较为低洼,大雨过后,积水呈现护山壕沟状。

先前就发现了此山的卓然不群。

清光绪年间的《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

其中的描写与赞誉毫无夸大。

据说民间盛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从箩筐里掉下的一小部分,这种联想非常符合它的“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的状貌。

识几个字的好事者,更是将《列子》里的“愚公移山”结局文字,与古饶石山联系在一起:“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是夸娥氏二子偷懒,路上踢掉的那些便是此山的本源,那么此山又有太行、王屋二山的影子了。

渐渐的便有古饶之“飞来峰”的叫法了。

我去过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仔细比对山石,两者竟多有相似处。

心里便感慨世间万物的奇妙。

“飞来峰”其实是地质术语,意即外来岩块。

在逆掩断层或辗掩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

这种形态具有极高的科研教学和观赏价值。

像杭州西湖旁的著名的“飞来峰”,安徽的天柱山第三高峰等,都成为了网红争相打卡的风景地。

没想到古饶这里也藏着一座。

古饶的石山属平地起风雷,说它是“飞来峰”,面貌上看又不甚准确。

它更像是天上飞下来的一群奇石、仙石。

不竞髙,不争锋,却块块见峥嵘,个个有风姿。

藏身于原野僻处,影影绰绰出隐士风格。

石山孜遗址挖出了先人食物残骸化石,多为野鹿、野猪、野狼类。

你穿越回去想,那是一幅先祖们怎样的求生存的图景啊。

生活于这块土地的古饶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品质,石山孜这里应该是最早的来源。

攀爬此山,我本人也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

山看起来不高,虽无石阶,登踏的落脚点却明确而结实,山石也多有抓手。上去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当是一次饶有趣味的登山之旅。

但多年不见的恐高症半路突发,两腿上行抖索而无力,全靠抓力携带。

山路全在石缝间,或是石头上的凹处,一步便是一身汗。

今年第一次叫汗水咸得睁不开眼。

攀岩的一路上,镇里的副书记小侯给我讲了许多飞石山的逸闻,都让恐高心慌给吓跑了,没记住几样。

登上山顶,周边电厂、河堤、麦田景致美不胜收。

可我哪里有心思欣赏,坐在那里苦笑:山是上来了,如何下得去呢?

登山不易,则下山更难。

我叫陪同的古饶镇小侯书记探路,寻一条安稳的道。

他上上下下四处找,说是寻到了接近平路的道。我摸索着下去,要么是极为陡峭,要么是倾斜度很高的滑石,脚踏上去端持不住。

真真苦煞我也。

一屁股坐下,采用最为笨拙的挪的法子,把高度降到最低。

一尺一寸的往下挪移。

终于下到了山脚边,站在平地上还是能感觉到两腿仍在发慌。

心有余悸。

作者相关文章

古饶画卷:淮北人的“红旗渠”

亲爱的,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