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苏杭 林海钟中国画作品集

逍遥笔墨 自在苏杭

——为林海钟苏州博物馆个展所写

文 / 吴洪亮

林海钟其人、其书、其画、其温润的步态其闪亮的双眸、其如真的梦境、其逢源的笑声逍遥于笔墨之法外,自在于苏杭之天堂。这是我相识,但不常见面的林海钟老师的艺术与生活,合二为一,悦己悦人。与他的交往仿佛跟当下的世事无关,很似古人,有简单的快威,观画、品茗、吃饭、再见。此次受海钟兄相托,得王绍强馆长介一兄、叶枫兄相助,为他在苏州博物馆策划个展,可视为一次深聊入戏之旅,也是我与苏州苏博缘分的延伸。展览的名字,来得轻松,叫“自在苏杭”,自认为很有他的状态,又得到前辈九旬老人陈佩秋的支持,题写展名,可见海钟兄的人缘。中国人喜欢“解字”,我们就先从解字开始进入对林海钟创作的认识,对当下中国绘画的点体会。

“自在苏杭”的这个题目,可拆可合。先说“自”,在这里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来源,想通过画作体现林海钟艺术的来处;二是自己,呈现他艺术的自我表达方式;三是自然,呈现林海钟随性而有规律的状态。这不仅代表着他来的方向,也预示着他艺术的状态与走向。“在”则更希望突出他在不同地方的停留中,“造化”对他创作的后示以及心之所安。当然,在哪里,都不如在“苏杭”,自古以来苏杭一体,共同传承着江南的文脉。这里是他的出生、求学之地,也是他的居住、创作之地,甚至他身上的文质与坦然,也暗合着苏杭的基因。所以,说渊源,“苏杭”影响了林海钟的“自”;看去处,“苏杭”更是他最常态的“在”。“苏杭”更是林海钟的理想国甚至是他梦境的现场。而中国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常常在绘制艺术家心中的“天堂”,其疏离于现实的价值或许是现世中最为珍贵的东西。而笔墨的交织,是不变的“古”中的永恒,不变的价值留在画中,绘者自会乐此不疲。林海钟游于此,是逃遁,还是与自然合,自是要放远些看才能清楚。

回到画中,林海钟向来提倡以笔墨为宗,以书法入画,传承古意而又化古为我。这些作品,让我想到溥儒。新不新不是问题,古不古很重要,格的高低更重要。笔笔有呼吸,笔笔不紧张,相互连通,对林海钟至关重要。这能耐从何而来,当然有古人之功,这恐怕是林海钟创作的出处之。摹古是中国画自古以来的传统,海钟兄对此兴致不减,常有佳作。对于这类作品的状态,具体又可细分,一种可以称为传移摹写,最大程度临摹原作形象;另一种则更自由,可以借鉴古画母体,也可以追摹前人笔意,并不求形象上的类同。借用文学诗歌中的说法,可以称为“拟古”。这种拟古式的临摹在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中十分常见。林海钟的摹古作品二者兼有,前者如《拟董其昌册页》,在形式、笔墨上都尽力贴合原作。然而,首页所题“透网鳞”可见作者化古为我的明确目的。尤其是他在临摹的作品旁时有批注对原作的品评之中已见个人的思考,且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的确是妙外之妙。还有一幅《东岗草堂图》是林海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见董其昌临倪瓒的《东岗草堂图》,自己再临董其昌本,可谓摹本的摹本。纵是如此,从题跋中仍可见林海钟的体悟:“临此遥追有得董亘笔韵,倪翁学董北苑当不谬也。”通过二次临摹而读出倪云林的师法,可见作者师古的用心。与纯粹的临摹相比,林海钟的拟古式作品更有意趣。《芦汀雪意画,作者本意是为探求董其昌、张彦远所说的王维水墨渲淡之境,然原作难见,故而略师梁师闵《芦汀密雪图》之形而“仿佛摩诘”。由此可见这拟古之作中不止有梁师闵、王维的影子,更多的恐怕是作者自己了。此外,如《董北苑画意雾景山水图》《富春大岭图》《寒林钟馗夜行点灯图》等作品也可归于此类。当然,这样的传统还不止于中国的古人,还有来自希腊的形象那些细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既是他们的,也是林海钟自己的。

前几日,微信收到海钟兄新创作的《笔授图》足见他对传承一事,于梦中求道的感悟。甚至有了这样的题跋,可以一叹:“三十年前曾忆梦中人一竹林,遇一青衫中年者,面目清瘦,云:吾是虚谷,欲同去吾庐饮茶否?’因随之至竹林尽头大石岩前,叩石门而入,童子沏上红茶,异香扑鼻,人口清爽生津,似神仙中物,世间绝无此品,待归后,仍觉满口茶香,回味无穷。出了石门,沿石壁而行,不久又遇一黑衣老者,微胖发丝灰白,自称八大山人,手持一大卷画,云是赵松雪青绿大作,问我要看否?当然,因而展卷观之,图中景物立刻活转过来,细看则非松雪翁之作,乃吾所绘制毕业画《风和意畅》,此图学顾高古画意。醒来觉得此梦奇极了。十年后读松雪翁画《双松平远图》跋文:'余自幼学书之余喜弄小笔…因吾学书当以小楷入书门,两年后作古木竹石图,以赵松雪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笔中见大人相,自此,吾能顷刻作丈巨幅,常自不知为何可以,而博士论文,亦为松雪翁古意之研究,今岁三月赴普林斯顿大学又见松雪翁《幼与丘壑图》,青绿重色,画史杰作传世第一青绿山水,学顾高古(恺之)。已亥立夏作笔授图并记一段翰墨缘,卧霞居海钟。”这件不大的作品,甚至成了本次展览中的内置能量来源,“传灯”之盼,心诚则灵。

林海钟面善,相如佛,有拈芢微笑般的欢喜。他自然创作了不少佛道题材的作品,尤以禅宗人物为多,如《六祖师图》《罗汉冊页》《韬光禅师图》《高僧示禅图轴》等。作品延续了南宋以来的禅画样式,人物多处山水林泉之间,面容奇古,意味深远。这类画作一方面表明林海钟全面的艺术修养,山水、林木、人物皆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林海钟艺术思想的丰富性,在画史画论之外,他对佛道思想也抱以浓厚的兴趣,隐约可见元明以来文人三教合流思想的传统,也正合于他所追求的“以画入道”的境界。事实上,林海钟在一些作品中确有正见生命的体悟。典型者如《道法自然》,全画逸笔草草,笔简墨淡,写」高士于山间观瀑。跋云:“有古钱塘高土行者/以笔墨参悟天地者/天马行空/挥洒有无/得空明无相/被余看破/其中可以传出神仙境界。”以画图对应跋文,可以清晰看到作者以画入道的追求。再有《遥山动波图》,也是在简淡的山水图画上题以长跋,开头即是《黄庭经》中“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一句,更有“黄庭真人”“合道成仙”“佛家转世”“仙家踪迹”等语,最终威叹“枯烂之石松化成土石山坡/之秋水茫茫/正无奈人之渺小”,与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哀吾生之须臾,姜长江之无穷”可谓异曲同工。

海钟兄的写生足迹所涉甚广,以国内陆域而言,北至太行,西达黔贵,南到福建、广东,另外还包括江西等地,作品状态多是冊页形式。至于国外,近有日本,远有欧洲诸国,凡作者所到之处,均要图绘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

从林海钟的写生作品中,能够明显看到他面对不同对象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表现方式。《黔贵写生冊》中,多幅都是群山叠嶂的全景构图,用笔细密舒缓,气脉连绵,正合于贵州“九山半水半分地”的多山地形。《太行山写生》则是另番气象。林海钟的作品多是淡雅细腻风格,但在这套冊页中,作者偏重用墨,多以泼墨之法表现夜景或烟雨中的山石,且用笔更加粗率强劲,为的就是突出太行山雄浑厚重、气象苍茫的特征。与以上两冊着重自然造化的表现不同,《鼓岭写生冊》则是于自然中寓更多人文因素。鼓岭是福州名胜,这套冊页中,林海钟所写“佛窟”“涌泉寺”“喝水岩”“柳杉王”等皆是鼓山名迹,写景抒情,诗画一体,更富文人意趣。除这些写生图冊外,《高树清远图》《舞鹤图卷》等都是林海钟于各地所见独特的景或物,触景生情,付诸笔墨,各有意趣。在我策划的“自·牡丹亭”的展览中,就曾展出过他画的《巴黎塞纳河畔图卷》黑、红两色的细笔,疏懒地地勾勒出巴黎塞纳河两岸、水中、桥上的景致。此时的中国笔墨没有任何的违和威,反倒觉得很法国,让我们见到了巴黎。为了这次展览,海钟兄的大作《太湖》荡然而出,笔底自由,时间竟然没能捆绑他,还给了他动能与灵感,使那般的浩瀚被揽于胸中,化于纸上,真让人佩服了。我的体会是,看这幅画可以走两个极端,要不离得远一点,要不凑得近一点。看其势,可以尽量地远观,看波涛涌动看芦苇婆娑、看幽燕低掠。看笔中奥妙,可以尽量地靠近,看一笔一笔水的构成,看一片一月叶的姿态,看一点一点苔形的变化,自然有眼睛的福分。

“苏杭”是林海钟的艺术日常。在所有的景色中,西湖大概是他最钟情的对象。在景致上,他画《吴山大观》这样的西湖名胜,尺幅相对宏大用笔沉着准确;也写《西湖泛舟》这样的游湖小景笔墨秀润,轻松闲适。在天气上,《湖上春雨:春消息》以雄壮的笔墨写江南烟兩中的湖畔大树《湖上风柳》画的则是风中的柳枝摇曳、湖水泛波;在季节上,《湖上春意图卷》是初春早晨的汀渚凫鸭、柳树初芽;《夏日游湖图卷》是盛夏时节的林木成荫,荷叶田田。西湖之景丰富了林海钟的创作,也锤炼了他的笔墨。

“苏杭”承载着林海钟的记忆和情感。沧浪亭是苏州名胜,古来文豪墨客流连其间者不知几何。林海钟的《沧浪之水手卷》以连贯图景写沧浪亭之四季,可谓构思精妙,平淡天真。曾是我策划的“自·沧浪亭”展览中的点题之作。观其题跋,更讶于这虚虚实实的沧浪之水,又是作者少年时的梦境:“余少年时游吴中/园林之胜/以沧浪为最/自钱塘武林乘舟夜发/途经太湖/水浪涌动/舟摇摇而过/次日晨入苏州/盘门登岸至沧浪亭/门未开也/时朝露初收/曦日穿林而出/水则清清冷泠/虽是夏季/却微有凜冽寒意/始知沧浪水/写图乃三十八载前梦中之事/钱塘后来生记”。虽然图绘梦境,作者仍是寓情于景,春夏、秋、冬是时间,“濯吾缨”“濯吾足”是态度,沧浪之亭更是生命的容器。另有《赤城山》一图,虽非梦境,却也是睹物怀人,思念去世的父亲。因此,对于林海钟而言,“苏杭”不仅是一个实在的地点,更是他艺术上的象征总之,以“自在苏杭”为题,试图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中引导观者走入林海钟的艺术世界。

“自”与“在”分开来看,都有其独立的内涵而合在一处,“自在”又是可游可居的。“苏杭”作为林海钟艺术上追求的某种隐喻,同时蕴含着他的来处与归处。所以,“自在苏杭”既是一种指涉,代表着林海钟艺术的各种面向,也是作为朋友的一份希冀,希篁他永远在此活得逍遥无碍笔墨无垠,自自然然,皆自在。

——2019年5月26日完稿于回京高铁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9年09月22日(周日)下午3:00,在杭州黄龙饭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开幕。

展览同名图录

自在苏杭 林海钟中国画作品集

自在苏杭 林海钟中国画作品集

出版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9

书号 / 9787550319813

装帧 / 精装16开266页

定价 / 380元

序 / 陈瑞进(苏州博物馆 馆长)

“天上天堂,地上苏杭。”早在宋代,范成大便在《吴郡志》中作如是说。此后近千年的口耳相传,遂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是南宋以来文人最青睐的地方。数百年里,文人墨客往来其间,大抵并不匆忙,可无视车舟之劳,更多地是在慢慢享受这段旅程。

苏州、杭州之间的旅程,在旧时曾是一船的灯影桨声,载着游思,游人或坐或卧,或读诗或观画,从晨光熹微,一直到明月满头。梦中想望着的是西湖,是虎丘,是太湖,是南山,悠然醒来,或形之诗咏,或付诸笔墨。如今一日虽可陆行千里,达则速矣,风景则殊,更难入画了。

林海钟对于苏杭的偏爱,在于尽管曾览名山大川,但定居杭城西湖畔,自号钱塘后来生,亦复寄情吴中,时来问道。忘却一路的风尘,抻纸落墨,挥洒所及,成了他眼中的吴山、沧浪西湖、白堤、太湖。一笔一划,出于古人,若董玄宰辈,却不落窠臼;有其自己的面目,而与古不相违。林海钟笔下所描绘的是苏州、杭州,而不拘泥于苏杭;偶尔他会彻底岀离了苏杭,去徽州、过太行、访武当,涤荡胸臆,然后再返观苏杭,经历了不同的视野,可苏杭依然别有滋味,他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留给了苏杭。这里有林海钟的童年记忆与一生挚爱,与其说这是他的苏杭,不如说这是苏杭借着林海钟的笔,用满壁烟水呈现自我。

在苏州,遇见林海钟,遇见苏州,遇见杭州,恍惚之间,仿佛苏杭自在。

——是为序。

实拍书影

购买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

淘宝:集美南山书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