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前再贴一篇:三位不布置课外作业的数理化老师
失联前再贴一篇:三位不布置课外作业的数理化老师
渐新堂
因为工作的原因,从明天开始将失联一个月。失联前再贴出一篇:三位不布置课外作业数理化老师,供微友们阅读参考。
我曾经遇到过三位不布置课外作业的数理化老师。
最早遇到的是我读中师时的同学,姓罗,后在一所大学教书。当时教一所公社初中两个班的数学,当一个班的班主任。12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只批改了半年的作业,以后的11年多,就再也不布置不批改课外作业了。
他说,自己发现数学作业批改很费时间,每天至少两小时,而学生看后就那么一两秒钟,几乎没有意义。不少问题,也是自己备课不到位造成的,与其马后放炮不如战前磨刀,把问题完全解决在课堂上。也仔细想了想,一辈子教书是最现实的:因为没有政治靠山不能够走仕途,没有经济靠山资金投入因而也无条件经商。既然认定了当教书匠,就得想办法解放自己,投入不比别人多,产出不比别人差,要做就做有效的事情。
罗把批改的时间完全前移到备课。原来花半小时的,现在备课两小时半,反复面对课本发呆,从字逢里寻找备课点,寻找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性别学生的教学指导方式,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维障碍,练习中可能出现的奇奇怪怪的问题。
我听过他的一节数学课,讲算术平方根。课堂上,的确非常忙,非常紧张。学生和教师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教师不断在现场来回作个别指导。
下课后,像瘫痪了一样坐了下来。下一个班则是第三节课才上,因为他早就给教导处要求了,不能够两个班的数学接着排课,那样是累不下来的。
当时虽然是中师毕业,而实际上他早已经自学了不少高等数学的内容,是一个非常聪明勤奋的人。所教的班级,在入学平行分班以后,每年高出其他班几分十几分,高中招考时高出二十几分。郭沫若母校在全地区500多个公社的初中里招两个班的约80名尖子学生,罗的两个班往往能够考上七八个,有时更多,全校其他十来个平行班几乎为零。
罗后来教中师教大学,其数学课也是坚持课内完成练习,课外不再布置作业。质量评估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学科。
大学毕业后,遇到了一位地级市的人大常委,姓章,郭沫若母校的高中化学教师,人也非常聪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保证把你教会。课堂上只要听讲,照要求去做,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课后还不准学生去问他问题,他说自己要喝茶玩耍打麻将。实在不懂,有什么问题写在章自己挂在教室后面黑板边的一个本子上,周一的时候化学科代表把本子给他后,才集中解答。学生实在不放心的,也可以课外找题自己巩固一下,练一练,但是他不批改,有言在先:包你会。
我在该市工作十多年,他从没有布置过课外化学作业,每届高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直是该年级各班里中等偏上的。
1990年代初到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学习考察,还遇上了一个被特殊介绍给我们的年轻教研员赵。因为青岛市教研室当时调进教研员的条件是必须45岁及以上的,或市中心备课组长或学校教学副校长,至少教导主任等业务管理都得冒尖的人。而赵是破格,35岁(打破惯例提早10年)就调入了市教研室的醒目人物。赵在青岛二中教了十二年共四届学生,青岛二中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即教育部)重点联系的十三所中学之一。赵除第一届外,后来的九年里不布置课外物理作业,高考在平行班里仍然连续保持了领先。
想到了作业量的问题,就自然浮现出了这三位不布置课外作业的数理化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人非常聪明,想解放乃至解除自己的简单的机械的枯燥劳动,而工作上又不愿意落人之后,就把时间精力放在了上课之前的透彻钻研教材,研究如何教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方法,且都是不拿教材上课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