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班级文化打造幸福班级
冯思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于老师,愧对于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物质文化层面,一个激发人向上的物质文化环境:其次是制度文化层面,各种班级规约,构成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第三是精神文化层面,是关于班、学校、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班主任是为班集体的专门管理而设的角色,是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该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协调者,是学生生命活动的推动者。班级是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做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利用班级文化打造幸福班级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润物细无声——打造和谐、自由、灵动的教室环境
杜威曾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改变其环境,环境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代墨子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们都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到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在班级文化中,对学生产生较为直接影响的首先是物质文化环境。在学校里,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路授业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对学进行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的重要舞台。但是一些小学班级教室中的黑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不齐全,或是没有形成定期出版、更新和专人负责,有的甚至教室里只有黑板、课旧椅和发黄的墙壁。试问这样的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愉快的成长呢?因此,打造和谐、自由、灵动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 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要以思想性强、启迪性强、激励性强为出发点,要减少传统性的号召,教条性的标语,而选择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富有号召性、激励性的内容,通过对美观大方、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的教室环境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如我班的黑板报上设置了“智慧之光”板块,该板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提问”,另一部分是“回答”。由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在“提问”中,其它同学把问题的解决在“回答”中,在同学们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们掌握了不少知识,还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每周之最”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把本周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同学公布在本板块中,如“本周**是小雷锋,拾金不昧。”“本周**劳动最主动”“本周**在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等等,这样的激励中,学生们都争当“每周之最”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 在布置教室环境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如让学生自主负责黑板报上图案的设计和绘画;主题和内容的编排;自主管理卫生一角、循环教科书库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班主任只起到“引”和“导”的作用。
3、 布置教室时要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教室布置的内容形式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式上要活泼一些,色彩上要鲜艳夺目一些,格调应充满趣味,文字内容要浅显易懂。如一些卡通形像、趣味纸艺、涂鸦作品,包含教育寓意的儿歌等等,这些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对高年级来说教室的形式要庄重一些,色彩要素洁一些,格调要高雅一些,文字、内容上可以富有哲理,寓意深刻。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科学、合理的班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班级制度是指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行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以激励机制为主,讲实效、重落实、奖惩分明、依班规办事、诚信立班、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其中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
班规的制定,是全班师生的共同事情,不能由班主任说了算,可由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的的实际情况自行拟定,再由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决定,不搞特殊化、极端化。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至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因此,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他们就会自觉的认真执行,把班规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某校某班的师生共同制定的班规是这样的:(1)早睡早起身体好,准时到校不迟到。(2)打扫卫生要主动,教室清洁环境好。(3)团结同学关心人,尊敬师长有礼貌。(4)课前准备要充分,学习用品摆放好。(5)课堂纪律要遵守,踊跃发言勤动脑。(6)上课专心认真听,功课作业按时交。(7)集合带队准时到,迅速安静不吵闹。(8)个人卫生要讲究,环境整洁要记牢。(9)坚持锻炼重要,自觉认真做三操。(10)爱护公物要做到,集体荣誉保护好。这样的班规让学生们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在班级制度中还要明确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执行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如:不认真做操的罚跑步;不讲卫生的罚洗侧所;迟到的同学罚唱歌等等。班里要设有值日生日志,及时记录情况,以有效的保证学生们每天如实遵守班规。并每月评选了最佳表现奖。
三、亲其师,信其道——打造无形的精神力量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生活经验等意识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班级的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1、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级的“性格”和“气息”,代表着班集体的形象。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具有极大的同化作用,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使他们必须约束自己,以适应班集体的良好氛围。如我刚接的这个班的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后总喜欢在教室外玩或是聊天,没有一个在教室里晨读书。面对这样不良的习惯,我不动声色,而是走到教室里读起课文来,这时,学生们看到老师已经在读书了,也不好意思在外面玩,一个个也跑回教室里读起书来。往后的几天,我仍然是早早就到教室里读书,在外面玩的学生少了,但在教室里的学生也是等我来了才开始读。于是,我告诉学生们:“老师喜欢早上读书。早上读书会让人心情舒畅,记得快也记得牢,这几天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原来和老师一样爱早上读书啊。”还邀请一些学生和我一起读。渐渐的,一些学生不用等我来就开始读书了,后来的同学看到别人都在读书,也不好意思呆在教室外玩了,一来学校就拿出书来读,慢慢的,习惯了早上一到学样就读,教室里书声朗朗,还受到了校导的表扬。直到现在,我依然每天早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晨读。任何优良的风气形成,都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以“爱”为切入点,用“唤醒、鼓舞”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温柔的冲撞,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学生身心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道路。如经常与学生谈心,与学生一起劳动,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给学生们讲其他学科教师的优点等,通过这样的做法,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新时期的班主任该用心去经营好班级文化,发掘班级文化中的环境之美,和谐之美,去滋养学生的心灵,塑造班级的灵魂,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幸福家园里成长个性飞扬的精灵,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