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演的《杨排风》、《大英杰烈》、《金山寺》等剧目,都很有特色,至今有清晰的记忆。从1956年以后,他就没有再到天津演出过。值得庆幸的是,1959年我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宋先生率福建省京剧团到沪演出。我又连续两次观摩了他演出的《扈家庄》,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通过看他的戏,我才真正体味到了什么是京剧武旦这一行当的本体特征,当然也更领略到了宋派艺术的特异风采。

宋先生的技艺无愧“精绝”二字,那令人心旷神怡的表演,我至今历历在目。其中称绝之处,回忆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他的绝技之一,是那灵巧、神奇的飞速下场。前辈武旦名家之以九阵风、十阵风为艺名,是极言其台步之快犹如阵风。这样阵风式的台步在宋德珠的表演中特别突出,《扈家庄》一剧中,他就有三次不同的飞速下场。当时的“天蟾”,舞台比现在要大,在下场前宋先生站在上场门台口亮相,身体先是稍向后倾,一对柔软而又绵长的翎子似扫在台毯上。然后只见他右腿略向后抬,令观众十分惊异的是,突然,他像一阵风“飞”进了下场门,他体态轻盈,稍向前倾,一对翎子飘在空中,那种动态造型,美不胜收,其魔幻般的迅捷简直无法想象。

宋德珠《扈家庄》

他的武打场面有很多是十分激烈的,速度极快。锣鼓点也与众不同,他节奏感极强,非常擅于踩锣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他打得烈火一团之时,猛然起“反蹦子”,身体在空中飞转一圈,似钉在台板上一样的亮相,劲头之爽、之脆,至今尚未见到后继者。要补充说一句,我看到的都是五十年代以后的表演,那时“跷功”已被废除。而一些年长的观众看到的是他踩跷的表演,他“反蹦子”钉在台上之后,纹丝不动。有一段时间不短的耗跷表演。这段表演往往能赢得五至六台满堂彩声。

他的舞姿丰富多样,造型典雅精致。其风格的重要特色是,妩媚飘逸,寓矫健于婀娜之中。他在武旦的开打里引进了大量荀派身段,着意以阴柔之美表现阳刚之气。他非常注重剧中人的个性刻画。各种场景中的神态表情都生动鲜明,如扈三娘与王英、李逵、林冲对打时,各有不同的打法和神情。

宋德珠练功

宋德珠出手之奇、之准、之美也是一绝。在《扈家庄》中有一个背后接鞭的表演,就叫人赞叹不已。在开打之中,只见他运用一个十分柔美的荀派转身,面向下场门,一只手转向背后,伸出食指,而与此同时站在上场门一侧的“下手”投掷过来的一根鞭,恰巧落在他的食指上,被他稳稳当当地接住,他那手上似乎有一双眼睛。

宋德珠说把子

现在我们记述他的惊才绝艺,可能一些年轻观众和演员会认为不可思议,但有这种记忆的不仅是我个人。当时我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那其间观摩是我们的一种课程,看的戏很多。由于年少气盛,大家在填写观摩意见表时,对一些戏常致不满之词。但是看宋德珠演出之后,大家无一不感到,这样的武旦真没见过,好得令人震惊。查阅我的观摩笔记,第一次是1959年3月29夜场在天蟾舞台看的。4月8日晚,宋德珠率团移师长宁区工人俱乐部,重演此剧,我和十几位同学都自己买票,相约一起再度观赏。至今,老同学在一起时,还常常谈起当时情景。

(0)

相关推荐

  • 【文摘】《菊坛旧闻录》 且说四小名旦(3)

    宋德珠以武旦挑班 宋德珠是北平人,历代在崇文门外开茶馆为生,他是以茶馆小开身份,考入了北平戏曲学校,攻学武旦. 北平戏曲学校是以德.和.金.玉四个字来分班级,每一次招生不过相隔一两年,不像富连成每一科 ...

  • 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宋德珠艺术流派形成研究

    编者按: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德珠)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小名旦"之宋德珠先生,生前力倡京剧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宋派"艺术.奈种种原因, ...

  • 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 ...

  • 王家熙:宋德珠《扈家庄》令人“震惊”

    宋德珠先生 我从幼年在天津读小学的时候,就很注意"四小名旦"的演出,但五十年代初以来,宋德珠先生因体质不佳,到津演出没有张君秋.毛世来那么多,可是1955年之前,我还是追踪看到了他 ...

  • 宋德珠的戏曲人生:如何成为京剧武旦挑班第一人?

    一提"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名字无人不知.其实,在戏曲界,还有"四小名旦",京剧名家宋德珠即是其中之一. 宋德珠旧时小影 宋德珠出生于19 ...

  • 宋德珠:言传身教忆程师

    我的老师--敬爱的程砚秋先生已经逝去二十二年了.我这个四十多年前的小学生,如今也成了年逾花甲的老头子了.半生蹉跎,欣逢治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不论是风雨如晦的岁月,还是否极泰来的时日,每当忆及老师的 ...

  • 黄蜚秋:忆宋德珠

    德沛梨园一代师  珠联璧合唱新词 功名显达峥嵘月  力挽狂澜衰病时 艺圃耕耘黄菊老  坛台设帐育新枝 惊人美誉传今古  绝代风流燕赵儿 远在四十年代初已经驰誉南北的四小名旦之一的宋德珠先生,原籍天津, ...

  • 宋德珠:我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艺的日子(节选)

         宋德珠口述   汪效倚记录整理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一九三0年九月一日开学起, 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停办止, 历时十年零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 它培养出了一大批比较出色的演员, 形 ...

  • 【连载七】梨园往事:尚小云、马连良、宋德珠往事三则

    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 在京剧四大名旦中,尚小云的享名是早于程.荀的. 尚小云(1899--1976)字绮霞,河北冀州人,三乐班坐科,原习武生,后改习青衣,曾问号称'老夫子'的青衣名角陈德霖学艺,专攻青衣 ...

  • 王金璐:我和宋德珠师兄演《平阳公主》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来源:京剧道场) 翁偶虹先生与王金璐(左一).宋德珠(右二) 我和宋德珠师兄演<平阳公主> 王金璐 在我们中华戏校迁到北校(椅子胡同)不久, 听说有一出新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