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发生了四件荒唐事,完全不合常理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在宁府参加赏梅家宴,一时困倦,被安置在秦氏的卧房内小憩,恍恍惚惚中便一梦到了人迹不逢、飞尘不到的太虚幻境,经历了一场奇幻旅行。而在这场奇幻的梦中旅行中,梦中人和梦中事都显得那么荒唐反常。

一是荒唐的安排。当宝玉倦怠需要休息时,秦氏作为宁府的半个女主人,便主动提出亲自去安排。在贾母及众人眼里,秦氏是一个“极妥当”的人。

秦氏先把宝玉带到了上房内间,但是一副反映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燃藜图》引起了不爱学习的宝玉的反感,任性的公子哥“亦段段不肯在这里”,秦氏便把宝玉安排到自己的卧房之内。

在男女授受不亲、人伦纲常严谨的封建时代,这样的安排似乎是不妥的,毕竟宝玉已经是十几岁的男孩子了,连老嬷嬷也提醒秦氏,“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

秦氏与宝玉既有男女之别,又有小叔子与侄媳妇之分,但是秦氏却拿宝玉与自己的弟弟秦钟做比较,“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

显然,秦氏把宝玉与秦钟相比的是个子,系外形相像,但是她与宝玉之间最应该考虑的是关系--小叔子和侄媳妇,因为姐弟关系与叔侄关系有天壤之别,怎可同日而语。

秦氏如此安排与她“极妥当”的口碑显得有点儿不相符,多少透出点儿荒唐。

二是荒唐的托付。警幻仙姑携宝玉进入仙境之后,众仙子抱怨警幻仙姑的举动,“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警幻仙姑也向大家解释了缘由:

“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

可见,警幻仙姑是受了宁荣二公之灵的托付,才带宝玉至此的。可是细品二公所托之辞,甚是矛盾:一则是明知贾府已经“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为何还要冀望与宝玉呢?

二则要仙姑引宝玉入正用的路径竟然是“情欲声色”,自古以来情欲声色被称为使人消沉堕落、误事误国的罪魁祸首,而宁荣二共却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让情欲声色成为惊醒宝玉的提神剂呢。宁荣二公之灵此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托付,岂不荒唐?

三是荒唐的引正。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之灵的托付,要引正“禀性乖张,生性怪谲”的宝玉,她的引正措施竟然是“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

宝玉在太虚幻境中逛薄命司,阅裙钗册,品“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杯”酒,赏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歌舞,之后仍觉得“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甚无趣味,警幻仙姑叹息:“痴儿竟尚未悟”。

见宝玉“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之后仍未能悟,警幻仙姑只得拿出“杀手锏”,“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而且还“秘授以云雨之事”。

这样的“引正”方法,到底是让宝玉今为功名始读书,还是让宝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呢?显然,宝玉是朝着第二个方向发展的,“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警幻仙姑的引正方法显然是有些荒唐,乃至效果全无。

四是荒唐的反应。在太虚幻境中,宝玉显然并不是“失智”的,他是清醒的。因为当警幻仙姑说他是“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时,他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

但是他在其它三处的表现却很是奇怪荒唐:其一是不问荣府的绛珠为何人。宝玉可以称得上是怜香惜玉第一人,他的经典名言就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但是当警幻仙子说到她“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时,要知道“荣府”可是宝玉的家,仙姑到自己家中去接女孩,对女孩子超级感兴趣的宝玉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其二,对风月诗词不感兴趣。宝玉讨厌为功名而读书,其父贾政指责其专门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但是当他阅览薄命司中的册子时,当他观看《红楼梦》歌舞时,竟然表现得是一副索然无味的样子。

其三见了“可卿”忘了“黛玉”。当警幻仙姑把妹妹可卿许配给宝玉时,宝玉竟然是来者不拒,温香软玉抱满怀,至次日还是难解难分,要知道此时的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知此时宝玉把黛玉放到了哪里?

宝玉这奇幻的梦境中尽是荒唐的人和荒唐的事,当众人疑惑荒唐因由之时,却不知曹公早在开篇已发过“温馨阅读提醒”,“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根由已经“荒唐”,人和事自然也带着“荒唐”,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其中“荒唐”味却是需要你品,你再品,你细品的!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