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课堂的三忌言
在动笔成文之前,我先非常努力的自省了一番,那就是我自己是否在课堂上说过这几句话,并因此给学生们造成过困扰。同时,我也诚意的邀请教学上的同行们,藉由这篇小文一齐加入到对这个话题的自我探讨之中,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满意度。
这三句话,往往分别出现在文稿表达和即兴口语两个课程中。
首先是新闻稿件播读。
“你的新闻感不够”
对于有一定学术经验的成年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查阅知网去细细探知何谓“新闻感”——这个似乎很难在课本中找到的名词。相对应的,我们也可想而知,如果缺乏足够详细的解释,那么对于那些仅属于入门爱好者的艺考生/跨考考研生,则更难领悟到这个词语的奥妙了。
说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早年时,刚刚毕业参加实习的我的一位本科生,在某一天分外苦恼的问我:“老师,我台里的领导对我的播音总说没有都市感,到底什么是都市感啊?”这个真实的小故事,让我突出感受到了艺术学科的“艺术”特征之所在,比如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是生拉硬拽的生造出一个概念),但同时,结合“新闻感”一词,也让我深感艺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其中“言”的部分——我理解为是一个把内部感知进行翻译外化并讲解出来的过程——太必要也太重要了。
也就是说,能否把一个抽象的专业概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学生得以明了并掌握,进而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我认为这是艺术学科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
所以,回到这个概念,“新闻感”,对于初执教鞭的年轻教师,可以先做到“听出问题”,或许这位教师的内心os是: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跟我读新闻不太一样;对于稍有资历的青年教师,则不仅能听到问题,还要能解释问题,即用平实的语言,告知学生如果想要弄懂新闻感,先要去厘定新闻稿件与文学稿件的概念、特征,以及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达样态;最后,资深型的播音教师,在我看来,不仅要做到之前两步,更要根据学生的播音特点,帮助其打造个性化的新闻播音的新闻感。
“你要走心”
这句话常常被一些教师用在文学稿件表达的评语中。
常有学生拿着这句评语来问我应该怎么理解该怎么做,我一边哑然失笑一边也会内心敲鼓:如果我是学生,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估计会恨不得让我的小心心长出脚真的走起来吧。
诗歌诵读也好,散文朗诵也罢,都难逃“情”在有声语言中的阐释与表达,而这恰恰是播音专业的学习难点。当你“走心”了,你的声音中将包含流动的情感,进而让人触摸到你的心灵,这可能是保尔初识冬妮娅的那份懵懂的羞涩,可能是商鞅对求而不得慷慨赴死的悲怆。你看,我们做的依旧是翻译的工作:把复杂的内部思想感情译成别人能听到的声音和语言,当听者接收到这其中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时,恭喜你,你“走心”了。
概念厘清后,后面的工作就会简单明了得多。那就是回到《播音创作基础》这门基础课,找到合适的表达技巧,来实现恰切的情感外化。这个步骤,对于大多数播音教师应该都能熟练掌握。
最后,来说一说评述中的——
“没有逻辑性”
逻辑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太大了,甚至我可以不太礼貌的说,只要我们愿意,学生们在即兴口语中表现出的问题,很多都可以被“你没逻辑”一言以蔽之。就像是,题目是“我的祖国”,学生全篇都在谈自己的家庭,这逻辑的确不通——但其实是审题失误带来的跑题;再比如明明题目是“我的祖国”,学生前半程点赞祖国,后半程却笔锋一转,开始列举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也可以被称之为“逻辑不通”——而这更多是缺乏对逻辑架构里层级和从属意识的专门训练,等等。
其实,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绝不仅仅只有这三句话。我始终认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朴素的道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我们要首先做到“求甚解”,我们自己学懂了、吃透了,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触类旁通”,进而“一语惊醒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