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南元善》
圆融洞彻
原文
【34.1】别去忽逾三月,居尝思念,辄与诸生私相慨叹。计归程之所及,此时当到家久矣。太夫人康强,贵眷无恙,渭南风景,当与柴桑无异,而元善之识见兴趣,则又有出于元亮之上者矣。近得中途寄来书,读之恍然如接颜色。勤勤恳恳,惟以得闻道为喜,急问学为事,恐卒不得为圣人为忧,亹亹千数百言,略无一字及于得丧荣辱之间,此非真有朝闻夕死之志者,未易以涉斯境也。浣慰何如!诸生递观传诵,相与叹仰歆服,因而兴起者多矣。
【34.2】世之高抗通脱之士,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决然长往而不顾者,亦皆有之。彼其或从好于外道诡异之说,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之乐,又或奋发于意气,感激于愤悱,牵溺于嗜好,有待于物以相胜,是以去彼取此而后能。及其所之既倦,意衡心郁,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之而作。果能捐富贵,轻利害,弃爵禄,快然终身,无入而不自得已乎?
【34.3】夫惟有道之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盖吾良知之体,本自聪明睿知,本自宽裕温柔,本自发强刚毅,本自斋庄中正、文理密察,本自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然则,又何有于宽裕温柔乎?又何有于发强刚毅乎?又何有于斋庄中正、文理密察乎?又何有于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乎?
【34.4】故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吾聪明睿知之体,而窒吾渊泉时出之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能忍于时刻乎?故凡有道之士,其于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而取舍爱憎也,若洗目中之尘而拔耳中之楔。其于富贵、贫贱、得丧、爱憎之相值,若飘风浮霭之往来变化于太虚,而太虚之体,固常廓然其无碍也。元善今日之所造,其殆庶几于是矣乎!是岂有待于物以相胜,而去彼取此?激昂于一时之意气者所能强,而声音笑貌以为之乎?元善自爱!元善自爱!
【34.5】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沈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归,谓天为无意乎?谓天为无意乎?
【34.6】元贞以病,不及别简,盖心同道同而学同,吾所以告之亦不能有他说也。亮之亮之!
译文
【34.1】分别不觉已逾三月,平日每当想念你时,便私下里跟诸生相与慨叹。按你回乡的行程计算,此时你应到家很久了吧?令堂康健吧?贵眷平安吧?渭南的风景,想必当与柴桑相差不多,而元善你的见识与情操,又多有高出元亮(注:陶渊明,字元亮)之处。近日收到你归家途中所写书信,读来仿佛亲见本人。你能勤勤恳恳,唯以能够闻道为喜,以急于求学为事,以恐终不能达至圣人境界为忧,信中洋洋千数百言,无有一字与得失荣辱有关,若不是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向的人,是很难达此境界的啊!真是令人再欣慰不过!诸生传递读诵你的书信,都赞叹不已,心生敬佩,很多人因此而奋起。
【34.2】世上也有品性孤高、不拘小节之人,他们能放弃富贵,轻视利害,抛却官位俸禄,决绝避世隐居而毫无顾念。他们有的喜好追求一些外道的玄巧奇异之说,寄情于诗酒、山水、技艺的乐趣之上;又有人因意气而奋发图强,因忧愤而慷慨激动,因嗜好而流连沉溺,他们需要凭借外物来强制内心,因此,他们只有去彼取此,方能做到。可是,待到他们对所有喜欢的事情都已厌倦,那时就会意气不振,心生郁结,思想情感也随事物的变迁而起了变化,那时候,忧愁悲苦之情也就随之发作。他们果真能做到放弃富贵,轻视利害,抛却官位俸禄,一生都快快乐乐,无论置身何种境遇都能怡然自得吗?
【34.3】只有那些有道之士,才真实地见到了自己良知的昭明灵觉,圆融洞彻,圆满广大而与太虚同体。宇宙当中,何物没有?然而却没有一件事物能成为宇宙的障碍。我们的良知本体,本就聪明睿智,本就宽容温柔,本就发强刚毅,本就斋庄中正、文理密察,本就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失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我们的耳朵若非良知,则不能去听,又何以谈“聪”?眼睛若非良知,则不能去看,又何以谈“明”?心若非良知,则不能去思考与觉察,又何以谈“睿智”?如此,若非良知,又何以谈宽容温柔?何以谈发强刚毅?何以谈斋庄中正、文理密察,何以谈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34.4】因此,凡是慕富贵、忧贫贱、为得失欣戚、为爱憎取舍,都足以障蔽我们聪明睿智的本体,并且阻塞我们溥博渊泉而时出的应用。如果这样,就如同明亮的眼睛中落进了尘沙,聪敏的耳朵被堵上了木楔。疼痛郁塞,必须速速除去才后快,哪里还能容忍片刻?因此,凡是有道之士,他们对于慕富贵、忧贫贱、为得失欣戚、为爱憎取舍的问题,其态度就如清洗眼睛中的尘沙,拔掉耳朵中的木楔一样果断。富贵、贫贱、得失、爱憎对他们而言,就如同风云烟霞往来变幻于太虚之中,而太虚的本体,恒常廓然广大而不被障碍。元善如今成就的境界,大概已经接近于此了!还哪里需要凭借外物强制其心,去彼取此方能让自己感到自得呢?哪里是那些激昂于一时意气的人所能强为,或低声下气、谄媚阿谀所能做到的呢?元善自爱!元善自爱!
【34.5】关中地区自古以来豪杰辈出,他们具有忠诚信实、沉着坚毅的品质,明智通达、英明雄伟的气度。尽管类似的资质,在天下的读书人身上也见到过不少,但都比不上关中地区更为兴盛。然而自从张载先生之后,再无人讲明圣学,以至于此地相比天下四方也没什么差异了。自今以后,关中之士能够振作奋起,从文章技艺的追求,转变为修道进德,变其气节追求圣贤之学,这些改变,一定会从元善你们兄弟二人开始啊!如今你的归乡之举,岂是上天无意为之?岂是上天无意为之?
【34.6】令弟元贞因在病中,我就不另外写信。心同则道同,道同则学同,我所能告知他的也不外如此。见谅!见谅!
学员心得
青同学:
深悟: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清澈就不会被眼耳鼻舌身主宰、不会被情绪控制。反观自己经常被眼耳控制,就会生气焦躁,就如今天早上,本来心情好好的,听到对方的话语就不舒服,这就是被耳朵控制了。观照到的同时,我马上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找到原因后,引导自己转移注意力,往好的方面想,很快就总这种状态走出来了。
笃行:持续开家庭会议。
郎同学:
读《答南元善》让我更加明白从内心发出来的是非心才是致良知,喜好憎恶之心都是偏离了心的本体。
笃行:观照自己在公司里给下属分配资源时的起心动念是否出自公正的心?是否因为某个人比较容易沟通而升起喜好心而产生偏向?跟客户亦是如此,对待客户的区别心,是源于得失吗?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练习用是非做引导。
刘同学:
我们常说起心动念要正。最近看到一段写高速路和独木桥的话,写得非常好。就是说,一个人是想走高速路,还是要走独木桥?走独木桥危险,但是让人警觉。走高速路快,但容易让人麻痹。其实这个跟我们的起心动念一样,只要发心正,就可以走正确的道路。不管是独木桥,还是高速路,都能走得很好。
田同学:
刚听完阳明心学课堂的直播课,就接到一位老年顾客的来电,来电咨询在我们门店购买的一盒药的用法用量,因说明书字太小,他看不清。接到来电的那一刻我心里想到的是:这才是我作为一名药师该做的事啊!在帮助顾客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到“道不远人”这四个字就在身边。
胡同学:
深悟:我们的学习,关键是“习”。不断地观照、反省、引导,去除不明和贪欲,让良知清澈,就是在心上用功。
笃行:昨天在家里与家人因为教育问题发生分歧,我保持沉默,虽保持不说话,但我看到自己当下的内心是对立的,认为家人说的不对。看到这点后,我赶紧引导自己要好好跟家人沟通,结果可能产生的矛盾就这样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