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靠“解读”取胜-新闻篇
解读,我把它理解为对于已有信息,比如背景材料,比如新闻事件,总之是给到你手中的信息的再度消化甚至是三度消化。如果从浅显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你是否把材料读懂了,或是你是否真正明白材料要表达的意思了?
解读,不光是在口语表达项目中适用,在稿件播读中同样重要。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用作举例的那篇在我研究生课上老师拿来的新闻稿件:
每自然月内,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张卡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调整后的政策将从2014年12月28日起实行。
如果你不懂解读,你很难会看到新闻分了两个大层四个小层。两个大层之间的区分相对简单,而头三个小层怎么去区分它们,让听者能明白三个意思各不相同又同在一层,这就牵涉到了新闻播音技术层面的处理。而“解读”起到的作用恰恰就在最初的意识层面,先有了意识中的警醒“这四层要区分开,要不容易播乱了”,然后才是调动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的第一遍没播好,因此导师听完后给了我一句话评语:“对不起,我没听懂什么意思。”
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会再和大家聊聊“解读”这一概念我是如何在文艺稿件以及口语表达项目中进一步应用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