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植物养就好了?真正养植物的我来告诉你,这种想法有多么不靠谱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近,一篇《自从把小孩当植物来养后,整个人都好多了》霸屏。不,准确地说,是屠屏。
文章中心思想就是说,每个孩子都只是一颗种子,长成什么样主要靠自己,所以父母就不要天天跟一盆植物较劲了,让它随便长就好了。
我看了也不多,至少十几遍吧,但感觉并没有好起来。相信这种话的人,一看就没养过植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天,一位记者去采访农民伯伯 。
记者:大伯,如果你有十亩地,你愿意把你收成的一半献给祖国吗?
大伯:愿意。
记者:如果是两幢别墅呢?
大伯:愿意。
记者:如果你中了一百万元大奖呢?
大伯:愿意。
记者:那如果是两头牛呢?
大伯:不愿意……
记者:为啥田、别墅和奖金都愿意,而牛却反倒不愿意呢?
大伯:因为我真的有两头牛!
对,是的,我就是种地的,真的是种地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即使是“种子论”,也得承认,环境是大大重要滴。
表姐喜欢住在农村,又觉得城市教育条件好,对于到底把家安在哪儿,犹豫不定。
她微信找我商量:“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不管好学校还是差学校,学生成绩都有高有低,孩子长成什么样主要是靠他自个儿。”
我没和她掰扯“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拿种子举例:
“种子埋得深了,在地里会捂死;天不下雨,种子会干死。有人帮帮忙,松松土、浇浇水,种子就能长成好苗子。同一颗种子,种在土壤肥沃的地里就比土壤贫瘠的地里长得好。要想收成好,不仅要看种子,其他条件也得跟上。”
后来,表姐默默把家搬到了市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同一场生育,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
对爸爸而言,生育就是欢快地撒播“小蝌蚪”。
但对妈妈呢,十月怀胎的各种辛苦,大家都懂的。
种庄稼也是一样的。
可以是放任自然的“爸爸式”种植,把种子种到地里后啥都不管,完全看天吃饭。只要运气不是太坏,不碰到几十年一遇的洪涝干旱,多多少少都能收点。
也可以是全程跟进的“妈妈式”种植。在播种之前,先给地松松土,便于种子呼吸。发芽后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该除草除草,只要运气稍微争气一点,不碰到几十年一遇的干旱洪涝,肯定会比放手不管长得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种植过程中,当然要因材施教,该干的活儿一样也少不了。
除了适用于各大植物的基本操作,还有专项劳动。
是黄瓜,得给它搭架子;
是花生,要给它扣薄膜;
是蜜桃,得给它套果袋纸;
就连自力更生的榜样爬山虎,不爬墙的话还得找胶带纸帮帮它。
事情这就算完了?事实是,并没有。
种子再好、照料再精心、雨水再顺当,旁边地里一种树,收成照样受影响。
怎么办?挺身而出去谈判。
自家的庄稼当然自家操心,不然等着歇菜吗?
我曾踩着月光晒地瓜干,一大早爬起来掰玉米,顶着细雨抢收麦子,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地除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即使做了这么多体力劳动,也依然得说,养育孩子,比种庄稼累多了。
当你把种子撒到刨好的坑里、又把它重新埋上时,你和种子之间已经达成一种无言的默契。你许它以成长,它许你以成果。
你相信它生命的力量,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然后安心地等待结果。就算收获很少,也可以坦然地推给天意,静心等候下一轮种植。
但养育孩子,不是这样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随身携带说明书。
我们怎么确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是否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对孩子的关爱会不会反而变成束缚和伤害。
没有答案,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每一个当下,都在凝结为无法改变、不可重来的过去。而万一结果不如人意,就算可以把部分责任推给天意,父母也难逃内心的自我拷问。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但养育孩子最美妙的一点,也正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
爱是付出,爱是忍耐,爱更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即使一千遍地注视植物的枝叶,一万遍地抚摸它的花果,你和它之间依旧彼此独立,都无法建立一种真正的联系。
可对于孩子就不同了。他的眼眸里会映出你的身影,他的手臂上留着你的温度,他的脑海里会存着你的话语。
给他讽刺打击,他就学会了自卑;
给他恐惧不安,就学会了忧虑;
给他鼓励和接纳,他就学会了自信。
在他反抗你、拒绝你之前,他曾全心全意地信赖你;
在他独立自主、坚持己见之前,他曾模仿过你的言行举止;
在他变得固执倔强、心门紧锁之前,我们本有机会引导他一起走向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即使孩子是一粒种子,先天禀赋早已注定,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远比想象得还要多。
也许孩子成绩普通,但可以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努力;
也许孩子才艺一般,但可以带孩子挖掘其中的乐趣;
也许孩子天资平凡,成不了大人物,但可以教孩子经营好小日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只不过有些需要用慧眼发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而与其说父母教育孩子,倒不如说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去除偏见和狭隘,才能让孩子有宽广的视野;
我们变得积极和上进,才能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
我们更加宽容和理解,才能让孩子有优秀的品格。
在推孩子之前,先推自己前进。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到更高的地方伸手拉孩子一把总比困在孩子旁边推他要省力。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教育不弃。
不然捏?
生都已经生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