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一飞冲天,即将冲9!需警惕3大风险!

进入7月份,生猪市场迎来“柳暗花明”,一改半年来的颓势,全国猪价强势反弹全面飘红,截至27日外三元生猪均价回升至7.62元/斤,较前一日上涨0.84元/斤,并且不少地区涨幅超1元/斤,这样的行情在今年还是极其罕见的,用“一飞冲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为何出现“超跌反弹”的行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一是去年冬季北方猪病和寒冷,造成当地恐慌性减栏肥猪和母猪、仔猪成活率降低,促使今年7-8月才会出现的供应断档期提前到来,市场生猪供应偏紧,出现了阶段性缺猪;

二是猪价跌至养殖成本线以下,养猪成了亏本生意,因此,无论集团猪企,还是中小规模猪场、散养户,其抗价惜售意愿增强,屠企收购难度变大。

三是猪肉价格连跌21周,叠加南方消费旺季逐步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增加;

四是当前猪粮比达到官方收储条件,市场“抢猪”现象持续发酵。

综合上述因素,近期猪价止跌反弹全线回升,但越是大涨越让人不安,尤其在眼下生猪产能基本恢复、进口肉品和储备冻肉量保持高位、大体重肥猪依旧存在等利空之下,猪市迅速逆转风险依然存在。

风险一:大体重肥猪仍然存在,且减栏速度明显放缓。

毫无疑问,这半年来的猪市下跌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体重肥猪压栏。当前猪价大涨,不少猪农开始转为观望,放缓了大体重肥猪的出栏计划。如果不把它们出干出净,终将成为猪市上涨路上的大障碍,随时可能因此止涨回落。

风险二:二次育肥“抄底”意浓。

年初不少半路入行的猪农购买80-100公斤的中猪二次育肥,原计划1-2个月以后择机出栏,不曾料到5-6月行情依旧下滑,奈何不赚反亏,一头亏了上千元。而眼下猪价开始大涨,这些游资蠢蠢欲动准备抄底,二次育肥再次压栏,标猪成为牛猪的风险增大。

风险三:高温来临。

即将入伏,高温是猪病发生的一大诱因,叠加高温时节的猪肉需求减弱,管理水平低的中小规模猪场、农村散养户容易集中大量减栏,给屠企制造了压价的机会。

所以面对当前的猪价形势,还是应该理性对待,不要盲目压栏,根据行情,逢高有序安排出栏,落袋为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