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水平高低,合格的会计不是不懂税收筹划,而是当老板的你没有想明白

税收筹划,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一层窗户纸。
真的复杂起来,好的税筹方案也是非常复杂的,是一个很专业的事儿。
税务会计或税筹,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需要掌握核心思想,需要知道这样的一个专业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去做,才能达到目标。
本文融合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两个角度,为企业老板和管理人员学习和认识“税务会计”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

抽空回头看了一下《不是“会计”不好,是你不懂会计-不论你是不是会计人员,都要对这千年传承的手艺保持敬畏》,发现最初想写的和实际落笔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一再标榜系统理论,文章搭建的框架也是要围绕如何帮助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搞清楚会计到底怎么回事,作为非财务人员要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实用的掌握好会计知识,灵活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改善会计给人的传统印象和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结果,写着写着,不自觉的化身财务专业人士,开始通篇讲起来会计专业知识。偏离主题,忘记目标。

这是搞技术的通病。

总想着证明自己的东西好,总想着把自己认为好的技术研究到极致。

好,也不好。

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将产品不断打磨,不断做的更好。市场要求的却是客户需求和效益。

陈春花老师告诉我们,企业只有一个立场,就是客户立场。

说书的,也只有一个立场,就是听众的立场。

讲会计,一定要回归到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来。要讲人话,让人能听得懂,会使用,而不是想让人人都去当会计,去搞会计研究。

回归主题,前面把会计的框架大概讲了一下,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使用也简单说了说,对于非财务人员,对会计总体上应该有个框架认识了。

今天要说的,是第二个问题,所谓的税务会计信息系统,到底怎么回事,税收筹划,好不好做。

站在企业的角度,这个问题也许应该这么提:

怎么能用最小的成本,最大化的利用好税收政策,省税?

这个想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想着招聘一个懂税收筹划的会计,又能给公司做核算,又能帮着公司做税收筹划,一举两得。

很多公司,招聘会计时,提出这样的招聘要求:

1.中级以上会计师职称,或注册会计师

2.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

3.本科以上学历

4.工作态度等方面要求

5.有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优先。

这个想法挺好。

但有个问题。

你无法确定能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会计,无法确定会计做的是不是能实现你的目标。

你需要懂一点税,要知道,这是一个专业活

讲税的教材,比将会计的书籍更枯燥。

因为,都是各种法律条例,规定,都是各种要求。

而且,讲税都是站在国家立场上宣导,思维框架上,也都是把所有有关的税法条例讲个遍,似乎每一个学税的人都要成为税务专家,成为税官。

回到我们的逻辑上来,作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我们需要懂一点税,但不用比专业的人专业,只要我们有个框架,懂得规则,知道专业的人大体上怎么干这个专业的活,就行了。

第一个,税的框架。

前面懂了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框架的,这一块,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跟企业相关的税,离不开会计。

会计是通用商业语言,交税,需要这个语言基础。虽然,方言有些不同。

投资成立公司,建章建制,设立账套,签订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

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创造利润需要缴纳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特殊的行业还需要缴纳消费税等针对特殊商品征收的税;从国外进口商品,还需要缴纳关税。

给员工个人发放薪酬,企业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工资以外的所得,需要按照分类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产生利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分红,取得红利的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说白了,一个企业运转,各种经济活动,基本都会受到国家的税收管理。

只要钱在流动,价值在变化,利益主体在获利,税就跟着来了。

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平台,你在这个平台上运营,总是要付出应该承担的费用的。

国家的基础设施要钱,政府服务要钱,国防军事要钱,都要从税里来。

国家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企业相关税务,基本框架可以简要提炼:

取得收入,创造价值,就要交增值税;取得利润,资本增值,就要交企业所得税;分配利益,支付员工,就要交个人所得税,支付给股东,就要交个人所得税。

创造价值要交税,最终分配利润也要交税。

这就是基本框架。创业者掌握这个框架,基本就够了。

其他的零星税种,涉及到的,就请教财务,边做边学即可。

第二个问题,税务信息的加工过程及规则。

还是一贯主张的观点,我们需要学习使用说明书,对信息加工过程和规则,大概了解即可,以便我们理解会计和税务的工作。

会计,核心思想是权责发生制,即业务发生了,不论现金是否收付,即确认相关会计信息;税务,最大的区别是收付实现制,即以现金收付作为税务信息确认的节点。

这就意味着,一个经济业务,因为资金收付的时点不同,会计信息和税务信息是不同的。

严格意义上,税务信息需要单独建立一套核算体系,保证税金缴纳的基础信息准确、及时、完整,但实际操作上,基本上以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为主,对一些特殊事项,进行调整,以满足税务要求。

比如,税务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计实际核算采用的年限与税务规定不一致,在纳税申报时,需要调整。这种问题实际上,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看,最终结果是一致的,因为固定资产总价一定,分摊折旧快慢的结果不影响总的折旧费用,只影响折旧计入费用当年的企业利润。

再比如,企业业务招待费,会计核算是业务真实,手续完整,即可入账;税务要求是收入的限额以内的部分,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超过部分不允许抵扣。这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应纳税所得额(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基础)会大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利润总额,应交企业所得税与企业账面利润总额的比例,会超过25%。

所以,当你看到利润表中所得税的金额,占利润比较高时,也不要奇怪。这是会计和税务差异造成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使用税务会计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想明白,公司已经成立了,业务已经做了,该交的税,基本上就是要交了,筹划的空间不大。

你都已经看到会计信息了,也知道形成利润了,然后你要求会计做税收筹划,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

一定要知道,税收筹划,是在项目计划书阶段就需要开始的,这个工作属于顶层设计。

当然,如果企业的利润及其丰厚,根本不差钱,比如你做的时烟草,比如你卖的是茅台。给国家交税,是非常光荣的。

如果你是高新技术行业,国家鼓励你,扶持你,希望让你少交税,这是顺应时势,理应想办法享受应得的政策,这样才能促进优胜劣汰。

这种情况下,必须筹划。

另外,企业和个人的所得,需要综合筹划,这都需要在所有工作启动前,考虑好。

大概的思路,还需要明确几个要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