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年轻人沉浸哲学和文学容易走火入魔,陷入思想贫瘠之地

01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尤其是读大学的时候,在环境提倡的影响下,更加容易一股脑钻进哲学、文学里头,每日与书为伍,靠着这精神食粮过日,无书不欢。

哲学里头有很多前人的著作,古今中外,西方的有孟德斯鸠、卢梭、罗素、叔本华、尼采等等。中国的有孔子、孟子、庄子等等,还有佛学和易经等。

年轻人正处于探索自身和观察世界的阶段,有好奇心很正常。

在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和阅历的时候,往往通过书籍来洞见世界。

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又知道了一个新的东西,又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感。

我们每看多一些书,心里就在沾沾自喜,说道:“读书真好,读书使我感到快乐!”甚至高举旗帜,颇有一种清高的意味,认为自己读书比别人多,更加有优越感。或者自己刚好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知识盲点,大喜,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你有没有试过这种情况呢?

反正我试过。

02

我曾经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废寝忘食地阅读哲学和文学书籍。

是啊,每天都过得很满足。

思考人生,思考世界,追寻活着的意义,这固然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真的巴不得永远活在这个纯粹的精神象牙塔里面,把时间都投入在哲学和文学之中。

真乃人生一大乐事!

可是我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为此在3门大学专业课上面落下了,成绩下滑,同时我的同班同学又学成了一个新的电脑技能,可是我却在这方面原地踏步——我在啃哲学、文学书籍,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学习一个新技能,公众演讲、PS、数据分析等等,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做实验研究,遇到实验困难,苦苦思索,试图克服和突破,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锻炼身体,马甲线、腹肌隐隐若现,不但收获了健康,而且身材好到让人眼前一亮,令人羡慕,穿什么都好看,就是一个行走的衣架,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好好吃饭,每天坚持倒挂,跳高,终于趁着骨骼线快闭合的最后关头,长高了足足5厘米,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和团队小伙伴讨论,进行小创业,获得了视野的开阔、实战知识的增长,不断改进策略,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社会实践之中,向高人学习,增强赚钱能力,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在热爱生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生活体验愈加丰富,社会阅历也更加多,我在思考人生……

别人交了一个高大帅气的男朋友,两个人谈了美美的一场恋爱,做好大学规划准备结婚,踏上新生活的征程,我tmd在思考人生……

03

我跟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还是一时还赶不上的那种,这让我心理落差很大,更加沮丧。

于是我继续从哲学、文学里头寻找答案,安慰自己,属于我的春天会在后面到来的。

而对于他们做的那些实事,我一个都没有做成,因为觉得枯燥乏味,而且觉得是体力活,没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相信努力过后,结果真的会奇迹地发生在我身上。

那些东西,哪有读书有趣呢?

我宁可一头栽在哲学和文学里头。

做自己的国王,在心里修篱种菊,建立我的一座宫殿。

人大概就是这样废掉的吧……

然后,这个人就慢慢地跟社会脱节了。

04

幸运的是,一年后,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局限性所在。

我总结了教训,发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人在年轻的时候,过多地沉浸于哲学和文学,相当于吃慢性毒药,而且如果上瘾,其人生发展将会停滞不前,一直徘徊在某个路口。

不仅仅是在年轻的时候,或者更加确切来说,在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任何年龄阶段,都是可以适用的。

哲学、文学这种东西,终究还是比较假大空的。一旦是假大空的东西,就需要动用我们很多的感性思维。我们容易在这类书籍里头,感受到情绪的起起伏伏,从而享受到快乐。尝到了甜头,久而久之,就容易上瘾了。

我深刻地意识到,年轻时候,不应该阅读太多的哲学书籍、文学书籍。

甚至来说根本不需要看太多这类的,也不必去深究。因为就算你深究了,你也读不懂。

你只是靠幻想、臆想罢了。你有什么丰富的生活体验、人生经验、社会感悟去支撑你理解哲学和文学书籍呢?

你这个叫做读坏书。

读书不但不帮助你进步、变得更好,成为更好的自己,反而阻碍了你的进步。

05

原来,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你这个阶段要做的,只有去做实事,去经历,去实践,去不断地想办法坚持做成一件又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能够收获到很多,你会遇到问题,提出疑问,你会遇到困难,需要突破,你会遇到挫折,需要跨过,你需要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细节性的东西,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要去身体力行地解决,你需要看见一个又一个浮现的大大小小的成果,你需要制定适宜的指标去衡量自己的每个阶段,你需要做出很多的准备去进入下一个流程,你需要做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目标,并依次去达成。

在这个漫长又有些繁琐的过程中,你会学习到很多很多,你也能总结得出宝贵的经验,你也由此真正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这不正是蕴藏在人生、生活里头的哲学吗?

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一定会有很多的人生体验、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有时愁眉不展,有时心中窃喜,有时沮丧失望,有时喜出望外,有时受挫失意,有时成就感满满,有时紧张不安,有时快意地松了一口气,这些都构成了你回忆里度过时间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人生啊,这不就是蕴藏在现实世界之中的文学吗?

你是需要切身经历和体会的,你才能够深刻懂得某种含义、底蕴和韵味。

这些不是靠你待在自己的思想舒适区、在已有的贫乏的人生、生活体验基础上凭空臆想的。

想想看,你静静坐在椅子上,读那些哲学文学书籍,屁股都坐疼了,脖子脊椎都出现问题了,眼睛视力也变钝了,长期不运动体质也变得更差了,你坐在一个2平方米的井底里头,试图从这个小井里面仰望天空,你看到的天空真的是所有的天空吗?这真的是你要追寻的、要读懂的哲学和文学吗?

恕我直言,年轻人沉浸读哲学和文学,容易走火入魔,陷入思想贫瘠之地。

06

当然,这里也不是建议完全不看。

是可以看些的,人可以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只是强调不要沉浸其中,不要浪费大量时间在里头。

要有一个“度”,把握好度。

因为哲学能够启发人思考,养成你勤动脑的习惯。文学能够提高你的情感能力,养成你更强的同理心和理解能力。

它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然而,在一个人财务状态达不到优良的时候,沉浸于哲学和文学,其实可以算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了。哪怕他桌子上堆着满满的书籍,睡觉也在书堆里睡。

读哲学,更重要的是学习里头的方法论,以及分析工具,想要做成什么事情,不做一个横冲直撞的愣头青,你可以从容应对,形成一套自己科学的做事理论,并且运用其中,习惯养成了,做事也就游刃有余,很多事情都能够很快上手,这能够让你在社会之中实力变得更加强大。

读文学,更重要的是学习不同人的人生,他们的立场和视角有何不同,如何去理解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平时不要以己度人,多多去了解别人,懂得换位思考,有同理心,做一个真正友善的人,这能够让你在社会之中拥有高情商,更多人乐意与你交往,也容易让你更容易取得成就。

07

然而,现实是,很多人读哲学文学,纯粹就是图新鲜感。读哲学书籍能够让他们感到思维的天马行空,对知识的广博叹为观止,然后感叹一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文学书籍能够让他们去体验另一种人的人生,身临其境,也从中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好像穿越时空了一般。

沉迷于读哲学书,其不好的影响就是容易过度思考,不懂得停止思考,思维方向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控制,过于不羁,容易走极端,过度思考,消耗精气神,影响睡眠质量。

沉迷读过多的文学书。产生不好的影响就是容易伤春悲秋,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变得比较差,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他们往往容易错觉地认为自己进步了,在向一个更好的自己靠近,因为社会环境都认为读书就是在完善自己,在进步嘛。

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真相是,如果你只能收获到这些东西,这种读法,读书对于你来说仅仅是娱乐罢了,而这些娱乐里面有着猎奇、探险的因素,同时包含着另一层意思——损耗大量的、过度的时间看这些书,就仅仅是为了勉励自己尊重知识、勉励自己要有敬畏心、尊重每一个人的这种极其简单、明知故问的道理。

这种读法是万万不可的。

花费大量时间在这上面,日后只会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不等人,人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把时间用在重要事情上。

人生不是思考来的,人生是要去经历、去体会才有的,否则那不叫人生。

08

最后,你我共勉。

如果想提升自己,那么读哲学和文学的正确打开模式,上面已经提到了。

如果单单是用于娱乐、放松心情、找点趣味,那么读哲学和文学,在时间上要把握好“度”,不建议花费太多时间,要有自制力,懂得自律。

因为如果时间花费得太多,那就相当于对游戏上瘾一样,你只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和抄袭深度言论的“瘾君子”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