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基础知识 (一)
一,元曲的定义
元曲又称词余、乐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元曲虽有固定格格式,但并不生硬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二,元曲的产生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指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正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随着时代变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元曲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是与元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后的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宋朝统一中国后,尖锐的民族矛盾与斗争就一直存在。元朝统治者政治上实行武力镇压,对汉族知识分子严酷打压控制,使科举制度中断了长达78年之久,知识分子被降到比娼妓还要低的地位。所以,元代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之说。知识分子排到倒数第九可想而知地位多么低微。同时元蒙统治者借助儒学理学和宗教禁锢来麻痹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巩固其统治,使中国的文化学术沦入衰退境地。另一方面,元代城市经济特别发达,外来文化的输入,加上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族一直喜爱歌舞,因此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就大大地发展起来,久而久之取代了以诗文为主的正统文学地位,从此古文,诗词渐渐衰弱。这是因为诗文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加上诗文作家大多是官宦,脱离大众,脱离生活,受重重思想束缚,不能写出反映社会现象的作品,而杂剧作家身居下层,了解和熟悉市民生活,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的思想影响较少,能自由地进行创作。再就是诗文作家政治上得不到尊重,苦闷思想普遍存在。有的作家不满现实留恋宋王朝,有的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等等...这一切,使文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裂变。所谓“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已不通,文人们便追求耳目声色口腹之乐。或成为“书会才人”与优伶为伍,或遁入林泉,纵情山水,过着是隐非隐的生活。。。这就是元代文人从愤世、叹世、隐世到玩世的特殊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和市民化的文化土壤相结合,就催生了市俗化程度高且具有博杂、诙谐、直白等艺术特征的元曲出现。
二,元曲的种类
元曲,根据近代诸多学者的研究,应该分为散曲和杂剧两大类。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源于词的小令,但是到了元代,它的义有了变化。元燕南芝庵在《唱论》中说:“成文章者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令小令唤叶儿...,街市小令,唱尖歌清意。”这里的“小令”,指民间市井俚歌。直到元末,“小令”不再专指俚歌,而明确成为与套数相区别的散曲体裁。“小令”有“只曲体”,指一支曲子一韵到底;有“重头连章体”,指同一曲调重复若干首;有“带过曲体”,是一个曲调兼带另一或两个音律相互衔接的曲调,最多能用三支曲调相连接的一种体式;有“异调间列问答体”,即用几支不同曲调交错表现某一事件,并用代言体一问一答的体式。套数,是将同属一个宫调的若干支零散曲子连接成为一套曲。它是以“套”计数的曲子,不同于以“支”计数的一支曲的“小令”,故称为“套数”。“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的。套数特点有三大特点:1、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2、各曲同押一韵,但是必须一韵到底,是曲中衬字不拘平仄,多以方言俚语充之。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一般有“首曲”,中间有若干曲子作为“过曲”,结尾有“尾声”。
2,杂剧,金末元初的蒙古时期产生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新生剧种。它是以北曲演唱为基础的戏曲形式,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的。剧本体裁一般是:每本分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角色有正末、正旦、主唱等。一杂剧基本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创作和演出先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后转移到杭州并流传到各地。从金末元初的元杂剧作家有128人左右,著名的有关汉卿、王实甫等等。
三,元曲的术语
要学习元曲必须要熟记元曲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果不知道,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听不懂。所以各位元曲爱好者需要花点时间了解,以后再讲到元曲时,秋风就不会再作解释了。
乐府——诗体名。指乐府官员从民间采集来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如《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张小山北曲联乐府》等,皆以“乐府”指散曲。
传奇——一是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二是指明清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三指元杂剧,如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钟嗣成的《录鬼簿》、陶宗仪的《辍耕录》。
北曲——宋元时期北方戏曲、散曲等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北曲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等传统音乐艺术,并吸收了金元时期流行的民间音乐,包括汉族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用韵以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准,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无入声。清人编订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581个。
南曲——宋元时期南方戏曲、散曲等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与北曲相对。南曲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主要在江浙一带),有平上去入四声。清人编订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1530个(包含集曲)。
南北合套——戏曲、散曲术语,是在一个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种体式。
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律有十二律吕,即十二个半音阶;音乐有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其中任何一种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调式则称为“调”。
仙吕宫——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或称为仙侣调。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仙侣调的曲牌,北曲有81只,南曲有294只(包括集曲)。且元杂剧第一折大都用仙吕宫套曲。
南吕宫——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南吕曲的曲牌,北曲有33只,南曲有178只(包括集曲)。且元杂剧第二折大都用南吕曲套曲。
中吕宫——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中吕曲的曲牌,北曲有56只,南曲有144只(包括集曲)。
黄钟宫——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黄钟宫的曲牌,北曲有55只,南曲有116只(包括集曲)。
正宫——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正宫(题作高宫)的曲牌,北曲有43只,南曲有120只(包括集曲)。
大石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大石调的曲牌,北曲“高大石角”、“大石角”有48只,南曲“高大石调”、“大石调”有160只(包括集曲)。
小时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小时调的曲牌,北曲有29只,南曲有74只(包括集曲)。
般涉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改入黄钟宫内。般涉调套曲,使用时间较少,大都在正宫和中吕宫套曲后段,作为该套曲的结束部分。
双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双调的曲牌,北曲有113只,南曲有81只(包括集曲)。元杂剧末一折大都用双调。
商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商调的曲牌,北曲有41只,南曲有163只(包括集曲)。
越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根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属于越调的曲牌,北曲有45只,南曲有110只(包括集曲)。
曲牌——曲调的名称。有一定调子、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用韵都有基本定式,可以根据曲牌填写新曲词,从韵文文体来说,曲牌即为此种文体的格律谱。曲牌与词牌相似,但比词牌更复杂,后面我们在深入讲解。
套数——也叫“套曲”。剧曲和散曲(小令除外)中,由多种曲调前后连缀,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为“套数”。散曲中的套数,又称“散套”。套数曲牌的排列次序大致有规律可寻。
小令——散曲体式之一。体制短小,元人又称之为“叶儿”。普通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如“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
重头——散曲中小令的一种特殊形式。凡是以同一曲调,重复填写几遍或几十遍,甚至几百遍,用韵互异,首位句法全同的,谓之“重头”。
带过曲——散曲中小令的一种特殊形式。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但也可以两支或三支曲调为一个单位,两个曲调间的音律必须衔接,故名“带过曲”。
幺篇——戏曲、散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简称“幺”;南曲中同样情况则写作“前腔”。
尾声——戏曲、散曲术语。套曲中最末一曲的泛称。
煞尾——曲牌名。北曲黄钟宫、正宫、南吕宫、中吕宫、大石调均有煞尾,又称随尾、随煞尾。
煞——曲牌名。“煞”是“煞止”。北曲般涉调、黄钟宫、正宫、南吕宫、商调、越调等都有“煞”曲,字数定格互有不同,都用在套曲的结尾部分,在末一曲尾声或者煞尾之前。
隔尾——曲牌名,属北曲南吕宫。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记载,其字数定格是七、七、七、二、二、七(六句),是南吕宫“尾声”的一种格式,其作用是既可以将套曲的前后两部分隔开,又起着转折的枢纽作用。
正字——词曲用语。词谱、曲谱规定的定格字数。正字以外增加的字,称为衬字。
增句——戏曲用语。据吴梅《南北词简谱》,《汉宫秋》第三折中之<梅花酒>共有二十句,增句比定格所规定的句数还要多。
衬字——在曲调规定的字数以外,句中增加的字叫“衬字”。
曲韵——戏曲用语。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词韵基本上是诗韵的变通。北曲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没有入声,而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但按照歌唱的需要,有些地方要平声要分阴、阳,仄声要分上、去。曲比诗词韵要密,几乎句句押韵,而且不管小令还是套数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曲不忌重韵,同一首曲子中可以出现相同韵脚的字。
务头——戏曲、散曲术语。一般认为是作品中精彩、精辟或动听之处。
关目——戏曲术语。剧本的结构、关键情节的安排和构思,表示剧本情节的新奇,以吸引观众。
关子——戏曲术语。指故事情节。现代曲艺中的术语“关子”指为吸引观众而制造的悬念,当由元剧“关子”一词得来。
折——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结构的一个段落,每剧一般分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个整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这种习惯用法的形成与元杂剧戏剧结构及情节发展的需要有关,也与各宫调的声情有关。
楔子——戏曲名词。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多数是放在第一折之前,作为剧情的开端,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衔接过渡的作用。
题目正名——戏曲名词。元杂剧剧本结尾处总括全剧情节的对句。一联或两联。对句的末句为剧名全称,全称中截取前半或后半即为剧名简称。
开——宋元戏曲术语。人物在每剧或每折第一次上场时,先说或念诵诗词。
断——戏曲术语。元杂剧在一剧演出结束时,通常由皇帝派遣官员或玉帝派遣神仙上场致词,惩恶扬善,收束全剧。
打散——杂剧术语。每本杂剧演完,附加一段表演,作为整个演出的结束,称为“打散”。
宾白——戏曲中的说白。
科范——又称科泛,简称科。戏曲术语,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
科诨——“插科打诨”的简称。戏曲里各种使观众发笑的穿插,“科”多指滑稽动作,“诨”多指滑稽语言。
末——元杂剧中的男角色。
正末——元杂剧中的男主角,有时又称末泥、末尼或简称末。
外末——元杂剧角色名,正末之外的次要较色。
冲末——元杂剧角色名。一般认为冲末与副末的区别在于冲末多充当冲场角色,开场即上,起到打开场面的作用。
小末——元杂剧角色名。小末尼的简称。
副末——元杂剧角色名,次要的末脚。
旦——元杂剧中的女角色。
正旦——元杂剧中的女主角。旦本中,正旦每折必须出场演戏,大多扮演一个人物,但亦有四折中扮演不同人物的,末本杂剧里有时也有正旦出场,但只说不唱。
外旦——元杂剧角色名。正旦以外的次要旦角。如元刊本《诈妮子》中,丫环燕燕由正旦扮演,小姐莺莺由外旦扮演。
帖旦——元杂剧角色名。或简称“贴”。正旦之外的次要旦角。
旦儿——元杂剧角色名。多扮演青年女性。
小旦——元杂剧角色名。扮演青年未出嫁的女子,有时亦可扮演女孩。
副旦——元杂剧角色名。次要旦角名称。
搽旦——元杂剧角色名。因其面部涂以几种色彩,故名。扮演轻佻泼辣,心术不正的妇女。
净——戏曲较色行当。元杂剧中的净,可扮演男角也可扮演女角,有净、副净、二净等名目。
外净——次要净色,但次脚色在元杂剧中比较少见。
副净——居次要地位的净脚。
外——元杂剧中的外可扮演男角也可扮演女角。大致是末、旦、净行当的次要脚色。
杂当——指句中的零碎脚色。
驾——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由各行脚色扮演。
孤——元杂剧中官员的俗称,由各行脚色扮演。
细酸——元杂剧中书生、秀才的俗称。
邦老——元杂剧中盗贼的俗称,一般由净扮演。
卜儿——元杂剧中老年妇人的俗称。一般由老旦或搽旦扮演。
俫——元杂剧中儿童的俗称,也叫“俫儿”
曳剌——元杂剧中兵勇的俗称。
孛老——元杂剧中中老年男子的俗称。一般由老旦或搽旦扮演。
伴歌——元曲中农民的俗称。
拨禾——元曲中农村儿童的俗称。
伴姑儿——元曲中青年妇女的俗称。
禾旦——元曲中青年妇女的俗称,与伴姑儿意义相近。
行首——宋元时俗语,行院(妓女)中的首领。
乐人——乐户中人,即歌妓。
乐探——宋元时管理僧、尼、道士、乐人的衙役。
魂子——戏中的鬼魂,元杂剧已有此语。
魂旦——戏曲中的女性鬼魂。元杂剧中已有此语。
穿关——戏曲术语,戏中人物穿戴的衣冠和携带的道具的提示。
披秉——戏曲术语。即“披袍秉笏”,披官服,执朝笏(上朝时的手板)。为古代官员和部分神仙的服饰。
砌末——又叫“切末”传统戏曲中所用简单布景及大小道具的统称。
踏竹马儿——古代戏曲用语。舞台上骑竹马代表骑马,后改用持着马鞭象征骑马。竹马只在表示滑稽动作时偶尔用到。
调阵子——指舞台上的战斗场面。
对子——古代戏曲、舞蹈名词。即宋金时的舞队,后为戏曲表演所吸收。
凤尾猪肚豹尾——戏曲、散曲用语。主要指曲文的架构,即开头要擒控主题,引人入胜,中间要极尽铺排,发挥题蕴,结尾要戛然而止,题外传神。
当行——古典戏曲评论用语。指作家能够戏曲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创作出适合于舞台演出的剧本。
本色——古典戏曲评论用语。多指曲文质朴自然,接近生活语言,而少用典故或骈词丽语的修辞方法和风格。
蛤蜊风味——元曲的一种风格。以蛤蜊风味或蛤蜊风致指元曲的特殊风趣,大体指嘲讥戏谑、正言若反、狂歌当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