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电影通史》读后杂感
作为一个半吊子影迷,这些年来除了收集了若干块硬盘的电影之外,有关电影的书籍也买了不少,当然,买的都入门级的,专业的例如巴赞之类的看了几篇文章之后就自认愚钝彻底放弃了,就算真买了纸质书也只可能是放在书架上装13用,何必揩油专家顺带欺骗自己呢?还是买一些在自己认知能力范围之内的电影专著好好读一下吧,对得起作者,也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和钱。
声明一下,我这么说完全没有指责这本《电影通史》太浅白的意思,虽然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的确一度有点类似的想法。作为一本通史,这本书从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埃开始讲起,开篇中规中矩,难免让我这个半吊子找到了点知识上的优越感——“就这?太基础了吧?”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这本书的价值也跟着逐渐体现出来:这本书不是简单的罗列各个时期的重要影人和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从研究电影发展逻辑的角度论述这些影人和作品之间师承和借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段时期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对电影创作施加的或明或暗的影响。换言之,作为一部电影通史,作者没有只是停留在描述每个历史时期出现了哪些人拍摄了哪些作品,而是在此之上试图把这些人和作品串起来,解释为什么在某一时期会出现某些特定的电影类型或者作品,主创者师从于谁或是受了什么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又是对当时的哪个社会关注议题或者行业内部风向的回应。虽然作为一部通史,不可能就某个专题做特别深入的论述,但结论性的东西本就不是这本书要传递给读者的,指出影人和作品彼此之间的代际联系,勾勒出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才是这本书要达成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电影通史》的完成度还是不错的,值得推荐给初入门的电影爱好者们。
除了内容之外,这本书的另一亮点是印刷非常精美,每一页都是铜版纸全彩印刷,电影截图做得质量很高,说实话很多早期的电影我们在电视或者电脑上看的时候体验到的画质都未必有这本书里的截图那么清晰艳丽。不过话说回来,全部内容铜版全彩印刷的代价就是书的定价不可避免的涨上去了,我买的这本第二版原价228,大家如果感兴趣想买一本的话还是选择618或者双十一活动的时候再入手吧,能省不少钱,当然,土豪可以无视这段话——如果读我这篇小文的人当中有土豪的话。
除了以上优点之外,不得不提一句的是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还有一个不算太大的硬伤,那就是校对工作相对比较粗疏,小的错误说随处可见是有些夸张了,但的确也是不少,和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希望在后续的版本中能有改进吧。
介绍完这本书,接下来说一点我在读完这本《电影通史》之后的若干思考,虽然这些话题已经在我头脑当中萦绕很久了,但的这本书的确又让我重新梳理了一下之前的观点,也有了一点新的想法,在这里做个记录:
在这本《电影通史》的序言里,克里斯多夫·弗雷灵爵士虽然行文谦和,但却开宗明义的提出了一个长期受到争议的尖锐问题:电影,到底够不够称得上是艺术?这个问题貌似老生常谈,但却直指电影的本质,拍摄电影这件事,到底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还是资本家在生产娱乐产品?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无论是过去的一百年还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拍摄电影都是兼具艺术品创作和娱乐商品生产二元属性的一个活动,这两种属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究其原因,这是一直以来的电影制作模式决定的。
文学、音乐、舞蹈、戏剧、这些艺术门类和电影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弗雷灵爵士总结的答案包括电影“不能像传统的艺术品一样被人收藏;它不是作者同观众一对一的交流”,“它没有数百年的作品积淀;它不是现场表演”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电影和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电影和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影的创作需要的投资远大于其他艺术门类,这就决定了电影创作者们很难像写小说或者谱曲一样独立完成一个作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需要资本的帮助才能拍成一部电影,而资本是需要回报的,否则资本本身就无法生存了。
拷问电影是不是艺术,本质是在拷问电影创作者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到底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可不必要求一定是非黑即白的。电影即使作为一个投资项目,肩负着为资本增值的使命的电影创作者,也仍然是可以找到空间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的,换言之,即使是商业片,也可以拍得很艺术,别的不说,被这本《电影通史》选做封面的《教父》就是一个在艺术成就和商业表现上都获得成功的典范。反过来说,即使是主创自己搞定投资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拍一部完全不在乎市场接受与否的艺术片,结果也不一定就能拍得很艺术,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所以“艺术电影”这个称谓我个人觉得并不是特别准确,尤其是作为“商业电影”的对立概念的时候更是如此,“作者电影”这个名字作为“商业电影”的对立概念就要准确得多了。
再延伸一步说,就像弗雷灵爵士在序言里引用的贡布里希的那句“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与其争论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是不是艺术,还不如具体研究某一部电影到底有多艺术,这也许更有价值一些。很多人会说,按这个研究方法,那么95%的电影都很难称得上艺术,这等于是在整体上否认了电影是艺术。我要说的是,按这个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和音乐,我们也能得出来95%的小说和音乐都很难称得上艺术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显然不能从整体上否认小说和音乐是艺术。对电影,我们也应该一视同仁。
第二个问题,是“电影向何处去”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的新冠疫情给了电影产业以难以想象的打击,全世界各地的票房都上演了高台跳水的戏码,虽然还不能说这是对电影产业的致命一击,但也绝对不是一句“伤筋动骨”就能描述得了的。事实上,人们越来越少去电影院是一个已经出现很久了的趋势,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流媒体技术的进步(以及像我这种不断买硬盘存电影的……)让电影资源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而越来越大的电视和越来越便宜的家庭影院也让在家观看这些流媒体资源的体验级别和去电影院看电影越来越接近,所以大家也就越来越缺乏足够的动力去电影院了。
电影产业这几十年的蓬勃发展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就是不断刷新记录的全球票房,新纪录的诞生真正依仗的是不断上涨的票价,并不是观影人数的暴涨,不过票价的上涨总归是有限度的,况且票价还有流媒体点映这个竞争者,就更不敢任性涨价了。悲催的是,流媒体点映这个观影方式虽然增长极快,但因为单价低,所以无法弥补影院观影人数被流媒体带走的那部分造成的票房损失,从长远来看这个二元悖论是电影作为一个资本运营项目的致命杀手。借用一个时髦的概念,这个问题的本质也是内卷:观影人口增长有限,存量观影人口还要被新的观影方式分流,真是内忧外患。那么为什么观影总人口增长有限呢?原因和流媒体这个内忧的出现一样都是科技进步导致的:不是人们不再需要电影这个娱乐形式了,而是科技的发展让大家有了更多的娱乐项目(游戏,社交媒体,等等等等)可以选择,全世界电影消费者对电影产业的经济贡献见顶在即,后面的下坡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电影,该如何自救呢?
影人们正在进行各种尝试,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李安导演在最近的两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中一直在研究使用120帧技术,希望通过创造更逼真的,在家里无法体验的画面质量把观众从家里再请回到电影院里,可惜目前为止效果不很理想。去除掉电影内容水平的因素,很尴尬的一点是李导的杀手锏——高帧率,在家里也不是彻底无法体验,这两部电影我都有60帧版,我也去电影院看过120帧版,对比下来我的感觉是差别当然不小,但也还没大到以后每一部电影都必须要花200多块钱去电影院看的程度。
《电影通史》在开篇也提到了这个趋势,但没给出他们的答案,我也不知道电影该如何突围,以后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并没有那么悲观,原因除了我个人是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之外,信心还来自于历史的经验。舞台剧在电影出现的时候肯定也感觉过末日将至,但舞台剧这个形式并没有没因为电影的出现而消亡,事实上电影当年也在电视这个“新媒体”出现的时候担心过自己是否会被取代,当时担心会被取代的其实不止电影,还有广播,现在我们都知道电视并没取代电影和广播当中任何一个产业,它们各自都发展得很好,彼此都找到了合适自己的位置。
退一万步说,也许电影产业最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未来将不再去电影院了,但这也未必意味着电影的消亡。我相信电影的本质并不存在于去电影院看片这个形式里,我更认同《电影通史》里引用的塞缪尔·富勒的说法:“电影即战场,包含爱恨、动作、暴力、死亡,简而言之,就是情感”。人类只要还有这种情感需求,电影就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从这意义上来说,我认为电影要突破当下的困局,方向不应该只是使用新技术去增强视觉体验,而是要思考如何借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让观众产生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情感体验,这是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存在的原因,也是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
——写于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