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乾县】之(十三)临平镇
行走在乾县之(十三)临平镇
一、概述
临平镇处于乾县、武功、扶风、永寿四县交界处,距县城17.5公里,北、西两面枕山带河;东、南面邻平原地,为乾右臂,素称出山镇,古历“十月十”物资交流大会,历史悠久,是乾县西部主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临平镇下辖临平、龙背、三桥、寒寨、全新、枣新、武兴、马里、何咸、新星、中心、山窑、高杜、周家河14个行政村,109个自然村。境内有著名的羊毛湾水库,羊毛湾干渠和宝鸡峡干渠穿境而过。临平镇是前往旅游胜地法门寺的必经之地,107省道和杨临路纵横镇域。
二、历史人文遗址
临平镇的由来:临平,为汉初信武侯靳歙(xi)的封地,据《汉书·靳歙传》记载“无年,高帝并雍国,遂封靳歙临平”,《史记》称“赐爵号临平君”。秦汉时,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是乡、亭、里,临平称“临平亭”。沿用至金、元时依宋制改为“寒寨里”, 宋朝时此处曾有临平观。民国30年(1941年)沿用清制称临平为“临平乡”。临平镇的得名:一是汉信武侯靳歙封号临平君。二是取名临平观。三是就地理,南东两面临原平地故得其名。
1、金龙锁关:乾县八景之一,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龙塘沟。北关两岸突拢,左右峭壁,据险夷之界限,扼山谷之咽喉。漆水河流至此关,如金龙拱掌,咆哮水涛,巨龙般从峪谷喷出,跳跃关外,而后平缓,一泻千里,逶迤向南。关险水急,盘龙锁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2、龙岩古寺:乾县八景之一,位于乾县临平镇西北6.5公里处,座北向南,依山傍水,松石幽秀,境地颇佳。相传该寺为唐德宗所建。寺西北和沟坡相连,东北有耧山环绕,东临陡峭的龙塘口,南面横跨漆水河的大渡槽。寺脚下漆水河细流之旁,明万历年间已涸的温泉,今又复流。温泉水质富有矿物质,水温34度左右,可沐浴、可疗疾病。后因人为污染,温泉不再,但寺中香火甚旺,来者络绎不绝,是修心养性,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龙崖寺遗址:位于临平镇西北,漆水河西岸山上,下临漆水,修成漆水河渡槽。遗址范围南北约100余米,东西60余米,地面建筑已毁,只留窑洞数孔,有壁画残存,围墙倾塌,残垣可见,地面砖瓦碎片散见各处。始建年代不详。
3、蛟龙寺遗址:位于临平镇寒寨村东南角,北距村约20米,南紧临大路,西与村一路之隔,东面地势开阔,现为耕地。遗址范围东西40米,南北30米。寺内房室1972年拆除,残砖碎瓦遍地皆是。始建年代无考。
4、北福寺遗址:位于临平镇枣林村西200米,南距乾扶公路60米,四面开阔,地形平坦,在原址上,现盖有庙堂,南面为一土壕。在原遗址东20米处,曾有六角古塔一座,高约15米,底部直径4米左右,1971~1972年间拆除,据当地群众讲,地宫漫道已打开,地宫未动,现已填封。遗址范围为50米见方,始建年代不详。
5、方山寺古建筑群:位于石牛乡马家槽村村南。西山正殿面阔矗间,进深一间,硬山顶,素面兽脊。据寺内现存碑文载,该寺创建于金代,后屡有兴废,现存大殿为明末清初重建。该寺内尚存达摩殿、戏楼、毗卢殿、僧房等。寺院附近有一风洞,曰风动天池。
6、北郑村遗址: 位于乾县临平镇东北,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至商周时代文化类型。北起龙崖寺村,南至老羊沟,东临漆水河,西靠坡地,处于二层台地上。南北长8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该遗址灰坑大,灰层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灰质距地表0.5~2米不等,灰坑深1~5米,直径1.5~6米。发现有陶鼎,素面,深灰色,质细而坚硬,腹径18厘米,口径14厘米,通高14厘米,腹底至口沿高7.5厘米,厚0.4厘米,两耳三足。另外还发现有细泥红陶盆沿,饰黑带纹,尖底瓶口沿,钵沿,石器残片,还有夹砂红陶片及夹砂褐陶鬲足等。
7、四兴遗址:位于临平镇水磨头、窑上村一带,为周代居住遗址。地处漆水河西岸二阶台地上。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南北长11.5米,厚2厘米的白灰层下,草拌泥3厘米厚,下为15厘米的土层。残瓦片到处可见,有粗绳纹筒瓦、灰陶罐口沿等。
8、小王村遗址:位于临平镇马里小王村。该遗址为新石器时期至周代居住遗址。小王村在遗址内偏南,东西呈缓坡状,向南北延伸,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50米。 遗址分布在漆水河西岸的二阶台地上,村东的台地断面上,灰层厚约60~70厘米,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器物残片及周代瓦片,小王村村西口的土壕断面发现有白灰地面两处,白灰地面厚2厘米,地面草拌泥厚4厘米,两处高差1.9厘米,最高距地表25厘米,整个遗址陶片散见。
9、清水营:位于临平镇政府西约十公里处,因此地处于东、西大道之冲,地形险要,筑有青龙关。历史上曾有驻军扎营。古时,坡下有一清水泉,故名。
10、马里村:村子历史悠久,县志中有“黄飞虎驻军处”的记载。殷商武成王黄飞虎可谓大名鼎鼎,他不愿助纣为虐,举兵造反,过五关投奔西岐。估计当年武成王就是打村口官道西行的——出了村子沿关中旅游环线西行二十多公里,就是文王封地岐山。
11、孟家桥的传说:乾县临平镇孟家店,距县城25公里,是乾县去扶风的交通要道。在孟家店的坡头下面,有一条宽十余丈,水深两三尺的小河。在小河上塔建的木桥,虽不宽阔宏伟,但它除了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还有一段真实而有趣的故事流传至今。明朝末年,在这沟里住了一个叫孟云的庄稼汉,娶妻赵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长顺。孟云勤快节俭,种了几亩河滩地,日子虽然过的清贫,心里倒也舒坦。在儿子长顺十岁那年,孟云却不幸身患重病,医治无效,含恨去世。
赵氏中年丧夫,与儿子相依为命。除了家务还得下地干活。白天再苦再累倒也好过,到晚上空守孤灯,不免凄凉难耐。孤儿寡母,度日如年。
话说孟家店对面山上有一座寺院,常年香火旺盛。寺院里有一个住持和两个徒弟,和尚年方三十出头,两个徒弟约十七、八岁。和尚长得浓眉大眼,高个儿圆脸蛋,真像个白面书生,走起路来一股风,他们把寺院内整治得井井有条,松柏参天、花草遍地,一派清净景象。
赵氏常年在家务农,看到邻人去寺院烧香拜佛,也不免动心。这天,她刚去寺院,就被这个“贼眉鼠眼”的和尚看见了。他见赵氏目如秋水,口似樱桃,虽是半老徐娘,却风韵犹存,不免看得发呆。只因寺内善男信女太多,和尚便假意离去,但心里却打起了赵氏的鬼主意。
从此以后,每当赵氏到寺里来,和尚总是给她大献殷勤,不是给她抽个上上签,就是给她一大包贡佛的食品,一来二去,赵氏对和尚便有了感激之情。她想着,我正年轻,枯木逢春断弦再续,可是到头来,对方如果对待儿子不好又怎么办呢?如果我不改嫁,往前的日子咋个过法?家务活不要说,长顺长大订婚,娶媳妇,这一大笔花销从哪里来呢?是只能叫和尚还俗,如果不行,只叫他给我帮忙干地里农活,再从生活经济上帮着我,如果我的这些条件他能答应了,我就和他永远……
这天,赵氏又去了寺院,她趁两个小和尚没注意,便溜进贼和尚的房子,她见到和尚就开门见山地对他说:“我有个想法”,和尚问:“啥想法,快说。”赵氏就把她昨天晚上想到的一切办法全部说出。贼和尚听了正中其意,便说:“你说的第一个条件不可能,因为我已受过戒,你提的其他条件我全部给你能办到。”就这样一唱一和达到各自的目的。
光阴似流水,转眼间,赵氏的儿子长顺不觉已二十,这些年来,赵氏和儿子的生活花费全凭贼和尚供给。地里的活也是和尚带着两个小和尚去干,虽不是明媒正娶的夫妇,但已同床而眠,胜似夫妻。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赵氏向贼和尚提出长顺大了,应该办喜事了。和尚就马上暗地里出钱为长顺订婚娶一如既往。为了钱财,和尚也费了心思,每逢初一、十五凡来寺院的香客,和尚都要他们布施。
光阴过的真快,和尚经常去赵氏家过夜,每年秋末冬初,天气寒冷,必经这条十多丈宽的河,膝盖深的水,脚腿受冰水浸泡,冻得难受,上岸后,穿好衣服,就急忙往长顺家里跑,到家后,坐在热炕上,将脚伸到赵氏怀里,往热里暖,当时赵氏也觉得冰的难受,“哎呀!看你脚冰的,把我都冰到心里去了。”赵氏的话却被从窗外走过的长顺媳妇听见了,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对长顺说:“长顺,我听见妈说,和尚的脚把她冰到心里去了。为了老妈你得想个法。”长顺听了,想了一会儿,他便有了个主意,决定给河面上搭一座便桥,好让和尚来他家时不用下水。
儿不嫌母丑,第二天吃完早饭后,长顺带上斧子上山砍了许多大树枝,他一根一根运下山来,再运到河岸边,自己便慢慢搭起桥来。不多天,一座行人小桥在河面上落成了。这座小桥因坐落在孟家河上,因而取名孟家桥。从此以后,贼和尚每晚去赵氏那里过夜,再不用脱鞋下水过河了。这就叫“母生斜事,儿搭顺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赵氏年过六十因病去世。长顺夫妇安葬了母亲后,前去寺院代母亲烧香,并以三七念经为由,邀请贼和尚提前来他家做念经准备。他并不知长顺叫他提前来家的真正用意,就满口答应了,岂不知他中了长顺给他设的圈套。
三七到了,这天贼和尚没有带一个徒弟,独自一人来到长顺家,为赵氏念经做准备,超度亡灵。
长顺在和尚来到之前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中午吃饭时,长顺将一把早已准备好的菜刀从腰间抽出,趁贼和尚没留意,从背后一刀砍下去,贼和尚人头落地,一命呜呼!这时长顺将贼和尚的人头用口袋背上,到县衙门投案去了。
县老爷听到有人报案,立刻升堂,详细审问了长顺杀人的原因,县老爷有点不解地问:“你杀和尚,为什么要给和尚在河面搭桥呢?”长顺说:“搭桥是为了我母行孝。”县老爷又问:“那你为什么要杀和尚?”长顺说:“杀和尚是为我父报仇。”和尚作为出家人,更不应该和我母长期鬼混。所以,我妈去世以后,我杀他是为我父报仇。县老爷听了,想了片刻,他认为长顺这是个孝子,不但没有问长顺的罪过,而且给长顺奖了二十两银子,让他回家安葬和尚,好好养家过日子。
从此以后,这座行人便桥,名声大振,这座小桥因这凄婉的故事而流传至今。
12、马里村遗址:在临平镇马里村西50米。年代不详。
13、米家河遗址:在临平镇米家河东岸。年代不详。
14、古树木:在临平镇,存留着大量的古树木,四星村有皂角1株距今300年,马里村杨树1株,距今260年,武兴村屈有槐树2株分别距今200年,五星村有皂角1株距今100年。
15、菜子树:南窑村西北100米处有一古树,当地群众传为菜子树,树龄大约在500年左右,与国槐相似,清雍正三年《乾州志》曾有记载。每当春季油菜开花时,便生出跟油菜花一般金黄的幼叶,与油菜花相映成趣,所以当地人叫它“菜子树”。
16、“乾县临平中学”:前身是始建于1924年的“乾县西区贵德学校”。她是由地方先贤乡绅基于“教育为富强国家之基础,学校乃促进文明之关键”,“吾乡僻处西陲,文化闭塞,更有积极提倡组织之必要”的远见卓识而捐资创建,后经发展,终为高级中学,方便了后人成才,造福乡里。
17、重大历史事件:民国21年(1932)4月13日(三月初八),“县西部龙塘沟起罡风至临平一带。坏屋折木,禾苗枯槁,伤残和致死者多人。”
1978年4月14日,乾县周城、临平两个公社遭受龙卷风袭击,周城公社失是灾中心。龙卷风犹如一根黑色擎天巨柱,由西北方向扑天盖地而来。一刹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夹杂雨雹,将行人卷上十几米高空落地摔死,75 匹马力的履带拖拉机被推动十几米。合抱大树被连根拔起,墙倒房塌,电杆折断。
三、近现代名人录
1、祝新民:1943年2月6日出生于乾县临平镇龙塘沟村。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68年9月至1970年6月在汉中褒河水库劳动锻炼。1970年6月分配到延安地区宜君县委办公室任干事、副主任。1976年调中共延安地委办公室任秘书、综合组长。1979年后调陕西省农机局、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任副处长。1984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85年至1991年任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咸阳市委书记。1991年5月任陕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陕西省委第六届、第七届委员。1995年4月调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秘书长、常务理事。1996年10月任中共中央纪委驻中国纺织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2000年8月任中共中央纪委统一国家电力公司纪检组长、党组成员。
2、上官璋,1931年生,临平镇人,毕业于西北工学院, 任职于山东省纺织研究所,高工。
3、赵生荣,1938年生,临平镇土桥村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任职于四○八厂职工大学,副教授,著作有《关于一个数列的极限》。
4、秦务,乾县临平镇新店村人,1971年生,1995年他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过工厂,下过海,当过教师,干过导游。2003年8月,他辞去了在新疆一家报社的记者工作,登上了帕米尔高原。历时一年,行程近万公里,秦务几乎走遍了帕米尔高原上所有有塔吉克人的地区,不仅收获了塔吉克人的友谊,还让他零距离接触了塔吉克人延续数千年的民俗。最终,他决定辞职,到塔吉克人中去。为了宣传、保护塔吉克民俗文化,他放弃工作和家庭,孤身游走在帕米尔高原,被网友称为“陕西的堂吉诃德”。
“这就是塔吉克人延续了4000多年的'担吻泉’文化。”秦务激动地说。塔吉克人是个游牧民族,为了寻找到干净的水源,塔吉克人经常挑着水桶奔走。当两支挑水的队伍擦身而过时,他们总会停下来,互相亲吻。“女的和女的嘴对嘴;女的亲男的手心;长辈则亲晚辈的脸蛋。他们的亲吻是一种问候,一种祝福。纯洁的就和泉水一样,没有一丝其他想法。4000多年如一日。”
革命烈士:
李乃余,临平镇人,1952年1月生,共青团员,1971年1月入伍,同年12月在执行边防任务中 不幸牺牲。
袁振林,临平镇人,1955年1月生,共青团员,1975年1月入伍,任副班长,1977年6月11日在执行军训任务中牺牲。
巨建章,临平镇人,1923年生,1949年投诚解放军,后赴朝参战,在志愿军六十军任连队文化教员,1951年在一次战役中失踪。1962年追认为烈士。
杜庚申, 临平镇人,1913年生,1947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地方武装扶风县支队,1948年在彬县一次与地方反动武装战斗中牺牲。
杜文杰,临平镇人,1920年4月生,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旬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