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的骨气和正气(四)
倒仓的险境和“伯乐”的挺身相救
程菊侬一登台唱戏,就能给师门挣钱了。每天挣的“戏份儿”,如数交给荣蝶仙。徒弟能挣钱了,荣蝶仙心里高兴,几年辛苦,没白操心,对菊侬催逼得也更紧了。菊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完早功就学戏,干完杂活之后,去浙慈会馆或进园子唱白天戏,再接着唱夜戏。常常白天《玉堂春》,晚上《祭江》,都是极累的唱工戏。夜戏完了,回到荣家有一大堆家务活等着他,还有晚功课,不到深夜躺不下身。第二天依然为此。至于打骂,并不因为他能登台挣钱而有稍减。这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是超体力负荷。程菊侬未出师门,没有人身自由,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忍着。为了学成本事,将来有个出头之日,他也愿意多受点磨炼。这就养成了菊侬沉默寡言、坚毅不屈的性格。
荣蝶仙喜笑颜开地数着程菊侬挣来的叮当响的银元、铜板。没有想到,由于弦绷得太紧,程菊侬在十三岁就开始“倒仓”了,按理应加意保护,过好“仓门”。可是谁管他的死活?正是挣钱的时候,师门岂肯容许他有半点空闲,不仅得不到休整,让他拖着半哑的嗓子四处演出,还竟然接受上海许少卿每月六百银元包银的聘约,让程菊侬出码头去上海唱戏。
这可把程菊侬推上了险境;如果在北京对付着唱,边唱边歇,嗓子兴许能“倒”过来;若是去上海强挣扎着拼命唱,嗓子必然全毁,再无恢复的可能,人也就完了。碍于当时的封建师徒制,师父对徒弟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没人阻拦的了,有人不禁摇头叹息:多好的孩子,这下子要毁了。
要想不去上海,唯一办法就是有人替他“赎身”。“无巧不成书”,恰恰此时还真的有一个人这么办了,不仅阻止了这次上海之行,避免了这颗艺术巨星早年夭折,还在程砚秋的一生成长中起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人就是急公好义、有古侠之风的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罗瘿公。
罗瘿公(1872),广东顺德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聪慧过人,有“神童”誉。及长成为康有为门下弟子,善诗。辛亥后,他历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参议、礼制馆编纂等职;袁世凯对罗甚推崇,礼聘为其子袁寒云之师。1914年,袁世凯称帝之议甚嚣尘上,罗瘿公虽与袁氏有旧,却不肯附合苟同,遂辞官避居在京中前门外草厂头条的广州会馆中,每日纵情诗酒、流连戏园,以此表示对袁世凯等人的不满和不合作。此时结识了程菊侬,他比程大32岁,属忘年之交。他凭多年的歌场阅历,慧眼识人,认定这个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决心帮助他成材。罗瘿公决心为程赎身,但他一介寒儒,身无余资,只好凭他的声名,取得金融界朋友的支持,借款七百银元(相当20多两黄金),把程菊侬从师门赎出。这借款直到程成名后才还清。
罗瘿公挽救的是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并行将毁灭的少年。日后这少年果然成为中国和世界知名的大艺术家。对程砚秋这匹“千里马”说,真正的“伯乐”是罗瘿公,而其所为,已远远超过发现识认良驹。
罗瘿公与少年程菊侬密切交往,还不仅仅限于借钱替他赎身,更重要的是以他的学识和阅历,不断启发他做人、从艺的道理。程菊侬领悟的也很快,使他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