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

贺铸(1052年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125年3月18日北宋徽宗宣和七年二月十二日),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出生于卫州 (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北宋词人。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泗州、太平州通判。他因尚气使酒,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家藏书万余卷,杜门校书。宣和七年(1125年)卒于常州之僧舍。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存词280余首,著有《东山词》。

《青玉案·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王若水点评: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一见钟情的单相思,就吟读几番贺梅子的这首《青玉案》吧。这首词是他退居苏州时,看见一位美女,心便生出爱慕之情,而创作出的名篇。

词的上阕写路遇美女不得,思绪却随她而去了。“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词之开篇以曹子建的《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来形容美女,既点明与女子只是偶遇,没有时间细致欣赏她的美丽容颜,又以“凌波”步态以点带面写出女子的娇美,使读者自然联想起美女直如洛神宓妃一般艳丽雍容。“过”有来到,拜访之意,“横塘”在苏州城外,词人曾在此居住。贺梅子对美女只是惊鸿一瞥,她都没有来到词人所在的横塘就已经远去,却留住了心中的惊悸,唯有目送她离开。一见钟情——或许是前世的情缘未了,或许是那碗“孟婆汤”的剂量不足,词人的思绪就伴随着女子一起了。李义山写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后,锦瑟就与青春韶华起了关联,词人想象着美女的青春怎样的度过,有谁相伴在那鲜花盛开的春日,有谁相伴在那月满波光的廊桥,有谁相伴在那雕窗画栋的闺阁,有谁相伴在那罗帏熏香的枕畔,他的思绪中,这个陪伴佳人的人一定就是他自己了。

词的下阕回到单相思的自己。“蘅皋”指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贺梅子一直傻傻的在那里站着,一任魂魄被佳人勾了去,直到天色已晚,暮霭生辉。他知道她不会再来了,想起了江淹的“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休上人怨别》),于是借来江郎的五色彩笔,抒写尽闲情断肠——“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全词在一问三叠答中达到高潮,余音袅袅。那江南春日的青草,飘絮,梅雨,是几许缠绵。

有的诗词写出人生的理想志向,有的诗词写出个人的情怨哀婉,一样令我们受到触发和感动,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李都蔚点评:

悼念亡妻的词作名篇,贺铸的这首《鹧鸪天·半死桐》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姐妹,俱是真情崩现,感人肺腑。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阊门”本为苏州西门,词中代指苏州,当词人再次来到苏州,爱妻已经亡故,他身老头白,人单影只,深切的思念化作行行词句。新坟和旧居两相依傍,床榻之侧却是空空无人,孤寂的独卧,窗外雨声滴滴,那昏黄的灯下,朦胧中又见她补衣的身影。

全词气氛深婉凄切,用语朴挚情深,感天动地的可以是事件,感人至深的唯有真情。

附:宋词悼念亡妻的姊妹篇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若水、李都蔚共同点评:夜来梦中的泪是最真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