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总攻双堆集敌军,为何三次命令已下达又取消

有没有觉得小编码字很辛苦呢,一起交流下吧。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今天小编要讲述的就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淮海战役中总攻双堆集,为何三次命令已下达又取消?1948年11月25日,国民党黄维第十二兵团被中野部队合围于双堆集附近。三天后,包围圈再次被压缩。黄维攻击失败,窜逃又无希望,志海下令官兵赶筑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等待援军。

陈赓受命为围歼黄维兵团的东集团总指挥,统一指挥4、9、11纵及豫皖苏独立旅,准备发起总攻。在争夺战中,黄维每天以一至三个有力团,配以战车和大炮向外出击,妄图夺回已失去的阵地,均未得逞,但是在最初两天,陈赓所部也付出了较大代价,伤亡大。面对这种情况,陈赓认为敌军已构筑环形防御阵地,形成了较坚固的防御体系,而解放军进攻的地形开阔,在压制不住敌火力的情况下,单凭勇敢,靠血肉之躯,是抵挡不住对手的强大火力网,过去用以制胜的急袭和强攻方法都难以奏效。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停下来扎扎实实地搞近迫作业和火力准备。可是,总部已经下达了总攻时间。陈赓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出来,有人说:“总前委的命令已经下达,我们还是应该马上执行。”众人变得左右为难。

陈赓说:“我们本着为党负责,为战士负责,为胜利负责的精神,由我再向总前委提一提!”经过他的争取,总部同意把攻击时间推迟到30日黄昏。30日,迫近作业还没完成,东集团按总部的指令发起了攻击。不料,攻击战斗再次受挫,其中11纵和4纵第13旅虽然攻占了小张庄并取得歼敌千人的胜利,但伤亡很大。陈赓见状,不得不命令部队立即停止继续攻击,又硬着头皮要求完成近迫作业,再去发起总攻。总前委表示研究后再定。当日深夜,总前委就陈赓提出的问题正在热烈讨论。华野的粟裕来电话向陈毅汇报。陈毅赶紧拦住他:“你先别汇报,我要先问你一个问题,现在围歼黄维兵团在打法上有两种设想,一种用野战进攻的办法,经过一定的火力准备,接着就发起冲锋,这个办法快,但几天攻击不太顺利。另一种打法就是搞近迫作业,挖交通壕,把冲锋出发地和火力阵地尽量提前,经过周密的火力准备,然后发起冲锋,这个办法把握性可能要大些,但需要准备时间。你认为哪一种办法好?”

粟裕毫不犹豫地说: “只能用后一种打法!我们在碾庄打黄百韬兵团,开始也是用第一种打法,伤亡很大,攻不下敌人的阵地,后来改用后一种打法,搞近迫作业,才歼灭敌人的。黄维兵团的战斗力比黄百韬兵团强多了,中原部队只能搞近迫作业,不能急。”陈毅于是放下了电话,对众人讲了粟裕的战法。这一下方案马上定了,并且不仅东集团,西集团、南集团都停下来先搞近迫作业。总攻的时间改为12月5日。结果,到了12月5日,总攻第三次推迟。为什么?问题还是处在迫近作业上。

华野7、13纵因为进入阵地晚,搞迫近作业需要时间,于是只好又推迟至12月6日17时。经过三次推迟,解放军终于从被动转入主动,总攻打响后,东集团猛打猛冲,只用两个小时,就全歼守军14军10师两个团,在黄维的防御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此后,战斗顺利发展,黄维集团终于全军覆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