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专题|拉乌尔·德·凯泽(下)
卓纳画廊
典藏专访
卓纳画廊高级合伙人汉娜·施沃温克
卓纳画廊资深总监许宇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与晚晚
卓纳画廊香港空间1月15日启动知名艺术大师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在大中华地区的首度同名个展,呈现这位比利时艺术家数十年来的艺术实践和轨迹,别具象征意义。在展览揭幕之际,本刊特别采访卓纳画廊的高级合伙人汉娜·施沃温克(Hanna Schouwink)、卓纳香港资深总监许宇与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与晚晚,探讨德.凯泽对艺术的追求和见解。
《典藏·今艺术&投资》(简称典藏):为何卓纳画廊选择在此时,将这位卓越的艺术家介绍到中国市场?在香港举办这次展览的用意是?
汉娜·施沃温克(简称施沃温克):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将德·凯泽的作品带到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大约五年前,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亚洲客户的热烈回响。2015年在卓纳画廊的伦敦及纽约艺术空间中展出的德.凯泽作品展《漂流》(Drift)期间,我们还观察到很多亚洲观众的到访。过往数年,许宇在与亚洲地区策展人的对话中,发现他们时常提到对德.凯泽作品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北京的木木美术馆正计划举办一场由马丁·格曼(Martin Germann)策划的德·凯泽展。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在香港画廊空间里筹办一场德·凯泽的个展,以加深有关这位来自佛兰芒(Flemish)地区的知名艺术家与亚洲地区的对话。
许宇(简称许):这三年来,绘画在亚洲画廊、拍卖两种市场上显现出来纷繁芜杂、快速更迭的趋势,从市场的广义角度来说,有点乱作一锅粥,从业者和藏家也往往会一头雾水,无从判断。此时对于很多画廊来说,需要做的是有深度、有线索地去介绍艺术脉络中的大师、中生代的代表人物及新晋的声音。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2019年
绘画在本土市场的普及需要更丰富的阅读经验,从经验里吸取教训,或者,学会选择和分类。我们从三年前创办香港画廊起,一直致力于介绍当代绘画历史的丰富性与新趋势。从2018年比利时当代写实主义的大师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的个展,到2019年德国“新莱比锡画派”掌门人尼奥·劳赫(Neo Rauch)的个展,到2020年带领了绘画复兴运动的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的个展,陆续勾勒当代绘画时间和地理的双重坐标。此时我们就会发现拉乌尔·德·凯泽是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因为他在东西方都持续影响了几代绘画与影像创作者。不仅有图伊曼斯与他相互欣赏与呼应,也有当代热门的年轻画家从中得到启发 [如哈罗德·安卡特 (Harold Ancart)]。所以是时候来介绍德·凯泽了,而最好的时机就是沿着图伊曼斯个展的先后脉络,将这个艺术地图陆续展开。
此外,中国绘画市场虽然常有很多波动,但近几年也涌现不少优秀画家(如张恩力、谢南星、邱晓飞等等)。他们的创作不论是具象写实,还是探索空间的抽象绘画,甚至是进入观念和符号的探索,都与全球当下的绘画脉络不谋而合。当我们要为中国优秀画家的市场树立信心时,也要介绍在前3、50年至今全球绘画所经历的发展与变化,让这些中国的名字能有呼应和渊源关系。德·凯泽的创作也跟中国几代绘画遥相呼应,他的影响力已经稀松地渗透到了我们周围。因此系统地了解其创作以及他与同代艺术家和后来者的关联,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
典藏:请问汉娜您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遇到德·凯泽的作品?卓纳画廊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与他合作的?和他一起合作的感觉如何?
施沃温克:我在1992年第9届卡塞尔文件展(documenta IX)中首次看到德·凯泽的作品,那届文件展由著名的比利时策展人扬·荷特(Jan Hoet)策划。巧合的是,我们画廊代理的很多艺术家,例如图伊曼斯、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 和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as)都在该次展览中展出。该场充满传奇性的展览令我开始希望从事当代艺术事业,而对我来说德·凯泽的作品是该次展览的亮点之一。
我初识德·凯泽是1999年他来到纽约时,他的机智友善和天分让我非常着迷。他还在世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到代因泽(Deinze)拜访他两次。而卓纳画廊在1999年开始成为他的代理画廊,此后,我们与他筹办了五次他的个展,这将是他的第八场个展。他于2012年离世后,我们开始与他的三位儿子一起合作,而此前他们一直都有参与父亲的创作生涯。
典藏:此次德·凯泽在香港的个展,紧接于上年度12月份结束的图伊曼斯的个展举行。这两位比利时艺术家之间有什么联系?
施沃温克:图伊曼斯和德·凯泽二人是挚友,并且是彼此艺术创作的大力支持者。德·凯泽对包括图伊曼斯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01年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更举办了一场专门为这两位比利时艺术家作品而设的展览,德·凯泽的香港个展,特意安排在图伊曼斯个展和木木美术馆的德·凯泽个展之间,仿佛就是一个完美的时机。
许:对我个人来说,我对德·凯泽的进一步了解,其实是在为图伊曼斯的展览做研究的工作中。所以我觉得这两场展览会是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讲述几代艺术家间的共鸣与呼应。而在艺术家之间,梳理、建立起一种艺术史的上下文,其实是画廊最应该做的事情。
典藏:线上展览《新视野:致敬德·凯泽》将与香港实体展览同期举办行,呈现近年最前沿的多位艺术家的新近作品,当中包括托玛·阿布茨(Tomma Abts)、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和图伊曼斯。可以告诉我们更多有关于这场线上展览的资讯吗?德·凯泽与这些艺术家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们会如何描述年轻的新进艺术家和像德·凯泽这样的艺术大师之间的关联?
施沃温克:德·凯泽对不少艺术家产生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索。这影响在其中一些艺术家身上非常具体地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艺术家那里则较为隐晦。对于某些艺术家来说,德·凯泽对绘画媒介的态度极为重要,他拒绝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做选择;他刻意而精细的笔触技法;他充满官能感的画布表面;他神秘的构图和饶有趣味的标题。对于一些艺术家来说,德·凯泽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特定而轻易的构图特性。
我们还想强调他的影响力是全球性的。如果看这次线上展览中囊括的艺术家群体,德·凯泽的全球性影响力显然易见。德·凯泽有着如此庞大的影响力,我们本可以扩大这场在线展览的规模,但是我们决定筹划一场更为专注的展览。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次线上展览是德·凯泽实体展览的完美补充。
拉乌尔·德·凯泽在利斯河边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卓纳香港画廊,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