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一户人家建...

1994年,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一户人家建房子时,无意间挖出一座1000年前的墓葬。墓中共有瓷器20多件,其中一件竟是国宝级文物。

这是一件十分特别的瓷执壶,外观为一人吹着乐器。文物工作者将其带回县文物管理所,并根据造型为它取名为“仙人吹笙壶”。

没过多久,这件“仙人吹笙壶”就被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鉴定为一级甲等文物。这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件被评为瓷器类的一级甲等文物,现收藏于宿松县博物馆。

单听“仙人吹笙壶”的名字,就很有画面感。一仙人吹着笙,壶口开在仙人头部的饰物里,仙人后脑发髻上有蜻蜓饰物。从后脑到肩部则用了两根飘带做壶把。

仙人双手捧着一枘中空笙,在笙的底部与仙人的嘴之间,有一弯曲的细吹管将其连接。壶体做成人体形状,用深入浅出的“半刀泥”刻划的方式勾勒出仙人的衣袖与裙带的形状与褶皱。仙人双目半闭,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笙的形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其音色明亮甜美,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笙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仙人吹笙壶”,应该为北宋时期的酒具。

仙人吹笙执壶,取材于汉代刘向的《列仙传》中,王子乔吹笙的故事。王子乔本名姬晋,是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儿子。他喜好吹笙,且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

王子乔15岁行冠礼后,以太子身份辅政。

公元前551年,洛河泛滥,直冲城邑,满城百姓危在旦夕。正当王子乔带领百姓奋力抢险时,周灵王却不顾大堤将溃,城池不保,下令保护大堤的百姓放弃抢救堤坝,去挽救他用来炼丹修道的昆昭台。

听到命令后,王子乔愤然走到台上,对灵王长跪不起,拼死力谏,硬是逼着灵王收回成命,才使洛邑城免于被洪水吞没。王子乔也因此得罪了灵王,后来被废,不到三年就因病去世。

整件器物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在出土的众多宋代执壶中,人形壶较为少见,而以“吹笙”为题材的只此一件。

以人形为题材的执壶,安庆市的怀宁县还出土过一件“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人形执笏壶”,造型为一官员手捧朝笏板伫立朝觐的形象。两个壶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都是北宋景德镇同一窑口烧造的瓷器。

在宋代景德镇窑生产的影青釉执壶中较为罕见,表现出北宋时期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水平和不凡的雕塑造型能力。

中国出土的瓷器中,安徽只宋代瓷器就占70余件,而宿松县则占了7件。这7件瓷器均为青白釉瓷器,青白釉又称影青釉,是北宋景德镇窑创烧出的新品种。因其温润如玉,倍受人们喜爱。

宿松县距景德镇不远,景德镇窑影青釉瓷器流行时,大概深受宿松当地百姓喜欢。

但也有专家认为说“仙人吹笙壶”为安徽繁昌窑。这么认为的理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繁昌县,在南唐国境内。而南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反映出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常态。

更为重要的是,《韩熙载夜宴图》中共描摹了32件瓷器品。无论是荷花托盏,花口碟还是葵花口温酒壶,执壶等,无一不呈现出繁昌窑青白瓷的明显特征。

“仙人吹笙壶”为青白瓷,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造型独特,展现了古人浪漫主义色彩,是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美好的艺术品总能涵盖广泛丰富的文化意象,引发人的绮思遐想。第一眼看到仙人吹笙,就会让人想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宋瓷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南北百工汇效,形制与装饰内容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仙人吹笙壶”就是雅俗并存的体现,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仙人吹笙壶”被鉴定为“国宝”后,很快声名鹊起,且常常陈列于各地博物馆的展厅中。

2008年,《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收录了这件国宝级的“仙人吹笙壶”,而且将其作为封面照片,更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安徽“瓷器界”地位。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由国家文物局打造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仙人吹笙壶”应邀参加了此次展览,并得到中外观赏者称赞。

2011年,安徽博物院建成,在遴选全省各地的文物精品入展时,“仙人吹笙壶”与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另七件“国宝”一同亮相,并成为讲解员重点介绍的文物,引得观众阵阵惊叹!

“仙人吹笙壶”作为生活器具,造型奇特,且制作精致。无论壶中装的是老酒,还是新茶,对使用器具者而言,都是锦上添花!#文旅发现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