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大科普,唐宋八大家如何名流千古!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那么他们八人到底有怎样的才华呢?下面小K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01 韩愈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他写诗喜欢用险字,造拗句、押险韵,以议论为诗,形成重神尚骨、奇险怪异的诗风,所以又称之为“险怪诗派”。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无论是地位高的,还是地位低的,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圣人的学说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细的云朵向四处卷去,已经看不到天上的银河,清风吹动着夜空,月光如同清水一般荡漾。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春雪》

已到新年还未看到花朵,只刚刚看到一些草芽。白雪似乎嫌春色来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穿庭绕树,四处飞扬,以雪喻花,雪又多情,仿佛通了人性,读来更觉趣味无穷。

02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他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弱大氓者乎?——《柳宗元集·哀溺文》

讽刺那些舍命不舍财的愚蠢之辈。告诫人们:如果不顾一切追逐名利,到头来只会落得身败名裂。

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 。——《非国语·神降于莘》

强者凭借人的力量, 弱者依托神的力量。指信人还是信神,是自身强弱的表现。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梓人传》

挑选天下的士人为官并且使他们能够适合他们的岗位,使天下人都能够居住并且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工作感到安定。

03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尽情地歌颂了赤壁的壮丽风景。同时抒怀了对于风雅超群的周公瑾的向往之情。此词被誉为宋词中豪放派的巅峰之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时苏东坡官场失意,自愿调离京城,赴穷乡僻壤为官。睹物而思人,想起别离7年的弟弟苏辙。便妙笔生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赤壁赋》乃是苏东坡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之一,在此文中,东坡以极富诗意和思想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当年的赤壁风情。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旦心境超然于物外,外境的一切将不是阻碍,“竹杖芒鞋”尚且可胜飞驰的奔马。面对风雨,亦是风景,心中无有丝毫波澜。

04 苏洵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辨奸论》

月亮周围出现了光环,便会刮风;房子的基础湿润了,就会下雨。比喻事情的发生是有预兆的。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远虑》

了解了就要发表看法,发表看法就要把意见说完。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辨奸论》

很多事情,就算费力阻止还是会发生的,这是事物固有的规律。天下间只有能静下来的人,才能通过细微判断全局。

05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以恩信接人,不尚诈力。——《祖逖》

以恩义、诚信待人,不靠欺骗之力。此言意在强调待人接物应以诚信为原则,反对搞欺诈的小动作。

君臣遇合,天下事迎刃而解。——《姚崇》

遇合此指关系融洽。君臣关系融洽,天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意在强调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统治集团内部团结、上下同心同德的重要性。

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李公麟阳关二绝》

此乃赞扬朋友弯弓走马、不畏生死、深入西部边塞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06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欧阳修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诗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馆梅残》

平坦广阔的草原尽头,便是美丽的春山。行人已经走到了春山的外面,越走越远。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人有时总是为情所困,这种烦恼完全出自于内心,而与外界的客观环境无关。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细微的失误积累起来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往往被他所沉迷的东西所困扰。这句话告诉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忽视细节,不玩物丧志。

07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在散文、诗词方面建树颇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目标,也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寓言九首其一》

“百年”是一生一世的意思。字面意思是一生一世潜心养德都还不够,但用不了一天可能就毁掉了自己的德行。此则格言告诉我们,败德容易养德难。既要潜心养德,更要防范败德。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寄吴冲卿》

自认为已经读了很多书,但遇到事情时才发觉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08 曾巩

曾巩,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唐论》

法律制度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就会安定太平;法律制度被废除或弃而不用,那么国家必然出现危机并引发大乱。

民安居足食,则有乐生自重之心。——《救灾论》

这句话说明治国安邦首先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精神文明就会水到渠成地达到一定的水平。

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思政堂记》

先端正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道德规范,然后再去管理、教育别人,这就是政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