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透风纹样识略

陈乐

摘 要:透风,也称“通风口”,是明清宫廷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构件。笔者通过走访紫禁城内大部分宫殿,收集并绘制透风图案,尝试对其纹样类型进行大致的归纳总结,对其纹样构图形式进行分析,对其纹样的配设规制及其与宫廷等级的关系等进行初步探讨,以兹与古建爱好者或研究人士分享其有趣之处。

关键词:紫禁城;宫廷;透风;纹样;分类;构图;规制

2019年1月春节前夕,养心殿区古建修缮人员于养心殿西配殿南山前檐的透风中发现了一份可能为道光四年(1824)的《除夕承应》戏折,从而使透风引起了许多关注。其实,穿行于紫禁城各轴线的宫院之间,若向周围逡巡张望,便会在多数殿宇的后檐墙和两侧山墙上看到大量布局有序的透风。中国宫殿建筑长期沿袭着木构梁架结构的传统,木质立柱承担着建筑本体最主要的承重作用,并经常被整体包裹夹砌于厚实的砖墙之中。因此,防止木柱因受潮折毁而危及宫室安全便成为营造工匠重点关注的方面。为避免夹砌于砖墙中的木柱受到地下湿气和墙体中湿气的侵蚀,立柱下需垫以石质柱础,再以烧制温度低、吸水性极强的砖红色小板瓦环绕木柱垒砌一圈与墙体同高的套管,管壁并未与立柱贴合,而是预留出一圈空间(图1、图2)。再于宫室后檐墙、两侧山墙、立柱上下两端或下端对应的位置安设透风,如此即可确保立柱所处空间空气流畅,墙体湿气可以及时排出。因此,透风实际是用以防护木质立柱受潮设施体系中的关键配件,对于确保宫室支撑安全和使用年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或许因其属于小型瓦作和装饰散件,并未见于《清工部营造则例》中。本文以初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尝试探讨紫禁城透风纹样的类型、构图形式、配设规制及其与宫室等级的关系,祈请方家指正。

透风又称“柱窗”“透气儿”,陶质,青灰色,尺度大小不一,多呈长方形或方形,剖面较单薄,整体质地疏松,易于雕镂,是一块镂空图案的砖雕。四周留出边框,其内以剔地浅雕与透雕的技法结合,刻镂出类型众多的纹样,如此便可以兼顾宫室的外围装饰和透气功用。紫禁城透风数量巨大,雕镂纹样类型繁复,凡规模稍大的宫室建筑中皆成套配置透风,且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宫室建筑所配透风的类型也会不同。

1 透風纹样的类型

紫禁城透风的题材内容虽然繁复多样,但雕刻纹样的主题设计思想是以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或题材组合等图案纹样象征富贵祥瑞或构成吉语图案。具体而言,可细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草木花卉纹样。

该类图案在透风纹样中最为常见,属于透风主体表现样式。纹样多为单株草木花卉,有的配以山石、水波或花盆。草木花卉纹样包括牡丹、荷莲、松、竹、梅、兰、菊、水仙、海棠、芍药、灵芝、宝相花、石榴、卷草、芭蕉、瓜蔓等。其中,牡丹、灵芝、宝相花、石榴、瓜蔓象征富贵吉祥灵瑞;荷莲、松、竹、梅、兰、菊、水仙象征高洁贞德;海棠、芍药、卷草、芭蕉等则更富于装饰意义(图3)。

第二类: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主体为一只动物,根据是否雕出组合图案,可再分为两类:一类只单纯雕出形态各异的动物;另一类构图则较为复杂,在动物背后或两侧雕出草木、花卉、山峦、湖石、祥云等作为背景衬托,与动物相互呼应。动物种类包括狮子、虎、牛、羚羊、兔子、松鼠、马、鹿、猴等(图4)。

第三类:花鸟组合纹样。

该类透风纹样最常见的题材包括两类:瑞鸟位于花草枝叶之上,瑞鸟或展翅飞腾,或顾首俯视,花草则多从嶙峋山石中冒出。此外,还有少量透风表现了仙鹤晾翅等图案(图5)。

第四类:吉语祥瑞纹样。

该类透风构图主体以传统祥瑞意象象征多种吉祥语,最常见的吉语祥瑞包括以下几种(图6):

①麒麟卧松。麒麟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牛尾、龙鳞于一体,主太平、长寿、祥瑞,象征仁德与吉祥,只出现于太平盛世,古人称其为“仁兽”。松树是福寿绵延常用的意象。因此,此组纹样组合寓意瑞气长存。

②福在眼前。此类纹样为倒悬或飞翔中的蝙蝠口衔铜钱,“蝠”与“福”同音,“钱”同“前”谐音,圆形方孔钱中央方孔或称“钱眼”,所以此组纹样组合象征“福在眼前”,希冀福祥富贵。

③喜鹊登梅。刻镂一只或两只喜鹊飞登盛放的梅花枝头,喜鹊为报喜瑞鸟,象征嘉运福瑞,梅花于冬春交会之际盛放,寓意吉祥、喜庆的到来。因此,此组纹样组合寓指“喜上眉梢”“喜报春光”,双鹊则借指“双喜临门”。

④天马、海马。天马生有羽翼,常做驰骋奔腾之状,是威严和武力的象征。海马常作回首顾望之状,足下常踏有海浪、岩石,象征忠勇与吉祥、智慧与威德。

⑤佛八宝纹。此纹又称“八吉祥纹”,源自藏创佛教,流行于明清时期,八宝分别指“轮、螺、伞、幢、花、瓶(罐)、鱼、长”。

⑥龙凤呈祥。这两类形象是最为经典的吉祥意象,意指“龙凤呈祥”,象征吉祥瑞气。

第五类:几何纹样。

此类图案纹样的透风较为少见,构图主体样式较为简略,多以套合的几何形纹样表现,包括多个相互套合的佛教“卐”字符、单体篆书寿字纹、菱形、圆环形及单体圆形方孔钱等(图7)。

2 透风纹样构图形式

透风纹样构图形式多样灵活,以浅浮雕占据画幅主体。透雕镂空面积较小,孔洞分布零散,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镂空留白,如此既可以保证气流流通顺畅,又能凸显画面的主体题材,并可以阻挡体量稍大的动物通过镂孔进入板瓦套箍的空间。整体考量,紫禁城透风纹样的构图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单体“S”式构图。此种透风构图形式颇为常见,多以单株花木的正反“S”形造型表现,整个画面平稳持重,匀称典雅(图8)。

第二类:双体“S”组合对称式构图。多以对称布局的双株花木的正、反“S”形造型表现,实际是将第一类单体“S”式构图以对称布局的形式相互套合而成(图9)。

第三类:严格中轴对称式构图。以透风纵向中线为中轴线,两侧图案严格对称分布。几何纹样图案皆以此种形式表现构图(图10)。

第四类:场景式构图。此种透风构图形式极为常见,以草木、花卉、山峦、湖石、祥云等作为画幅后方背景衬托,前方主体表现动物或瑞兽形象,前后透视效果突出(图11)。

3 透风纹样的配设规制

如前文所述,紫禁城的透风一般分布于宫室的后檐墙和两侧山墙的外墙面,与立柱上、下两端或下端位置相对应,根据宫室体量和墙面面积的不同,所配置使用的透风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透风纹样并非各自孤立零散地分布,而是在内容上存在内在关联,以组合的形式使各纹样题材彼此对应、相互映衬。考察透风纹样的组合关系首先需要辨识和区分哪些位置的透风是经过后期或现代重修替换的,因为这些替补的透风很有可能已经打破了原初透风组合的排布規律,违背了原先透风布局的规划设计思想。例如,太和殿西面中列下层动物纹样透风、保和殿东面北列下层凤凰纹样透风皆为后期重新嵌入,明显打破了后文所述这两处宫殿透风的排布规律。在具体考虑透风配设规制时,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切入:第一,同一根立柱所对应的纵向透风之间的组合关系;第二,考虑同一面墙体多根立柱对应透风上层与下层透风纹样之间及整面墙体所呈现出的组合关系;第三,同一座宫殿左、右两侧和背面墙面透风纹样题材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对称关系。

笔者经过初步调查发现,紫禁城透风的确呈现出上述几个维度的组合排列规律,原初在营造殿室门宇时,存在较为固定的透风配设规制。例如,太和门左、右侧壁皆为上、中、下三层透风,透风纹样题材皆为草木花卉纹,两侧壁下层皆为荷莲纹。作为三大殿之首的朝会正殿太和殿左、右、后三面墙面皆配置上、下两层透风,左、右侧壁上、下层纹样皆为花卉纹组合,且两壁花卉种类较为接近。后壁上层透风为花卉纹,种类同于左、右两侧壁上层透风,下层透风则皆为狮子、麒麟、天马、鹿等动物瑞兽纹,从而形成后壁上、下层花卉与动物瑞兽纹样的组合规制。三大殿中的保和殿同样可以看出透风纹样的组合关系。该殿左、右、后三面墙面皆配置上、下两层透风,且三面墙面透风纹样皆为花卉纹组合。皇太后、皇太妃、嫔妃居住的正宫慈宁宫左、右、后三面墙面只于墙体下部配置一层透风,且三面墙面透风纹样皆为花卉纹组合。寿康宫正殿及两侧配殿、后殿的左、右、后三面墙面皆配置上、下两层透风,上层多为喜鹊登梅的花鸟纹样,下层多为狮子、羊、鹿、兔、猴、松鼠的动物纹样,从而呈现出左、右、后三面墙面上层喜鹊登梅与下层动物纹样的组合规制。除上述地位显赫、等级意义鲜明的宫城建筑外,其他一些附属性建筑的透风也可看出纹样的组合排布规律。如乾清宫两侧的内左门、内右门巷道的透风皆配置上、下两层透风,且透风纹样皆为花卉纹或花鸟纹。其中的景仁门正面两侧透风皆为上、下两层,上层纹样皆为花鸟纹,下层左侧为兔,右侧为鹿,体现出上、下层花鸟与动物纹样的组合特征。太和门与东、西两侧昭德门、贞度门之间的连墙墙面上也连续分布有上、下两层透风,且多为花卉、花鸟纹样。

4 宫室等级与透风纹样规制

紫禁城作为明清时期国家的都城,是以建筑形式对国家权力中心的具象化表现,等级化和制度化的特征极为突出,这样的特征在透风的使用配置上大致也可以看出一些线索。宫室建筑的性质和等级不同,其所配置的透风纹样的规格尺寸和题材内容也呈现差异。例如,外朝正殿太和殿及其前方的正门太和门、保和殿透风体量稍大,尺寸大于其他建筑透风。太和门两侧出现三层透风,太和殿出现花卉纹和动物瑞兽纹组合。皇太后、皇太妃、嫔妃居住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和皇帝内朝的乾清宫及其他附属建筑的透风体量稍小,出现花卉纹和动物纹组合。中路两侧墙面上的透风规格更小,透风有的位于墙面中部,以花卉纹为主体。要研究宫室等级与透风相互对应的配设制度,需要对紫禁城内的建筑透风进行全面、系统的实地调查,本文只是在初步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略作推论,细致、深入的工作有待日后继续展开。

(0)

相关推荐

  • 《中国宫殿与传说》21 故宫宁寿宫

    <中国宫殿与传说>21 故宫宁寿宫(一) <中国宫殿与传说>21 故宫宁寿宫(二) <中国宫殿与传说>21 故宫宁寿宫(三) <中国宫殿与传说>21 故 ...

  • 3种拍摄的对比构图

    3种拍摄的对比构图

  • 东瀛识略卷八·遗闻(1873.04)

    人生以忠孝为本,孝尤人人所当尽:顾士大夫有不能竭其诚者.而至性所发,甚至亡身以殉,往往出自小民,不图人知,人亦不尽知,况在偏隅海外,湮没无闻者多矣.其可知者,顺治初,郑成功蹂躏泉州,有萧明灿者,周晬而 ...

  • 东瀛识略卷七·兵燹(1873.04)

    康熙间,台湾新附,不四十年,乱民三起.三十五年秋七月,台湾县民吴球谋乱. 众未集,台湾道高拱干.总兵王国兴设计擒之:不一月,平.四十年冬十二月,今改嘉义之诸罗县民刘却复乱.却以拳棒自负,日与无赖往来. ...

  • 东瀛识略卷六·番俗(1873.04)

    台地诸番,多深目瞪视,鼻隆而锐.语作都卢嘓鹿声,呼酒曰"打 苏".烟曰"淡巴菰",颇与蒙古音相近.男女均不薙发,有齐翦覆额如头陀状者,亦有男番薙其半.留其半者. ...

  • 东瀛识略卷六·番社(1873.04)

    台湾土番,当荷兰.郑氏窃据时,附近数十里内非徙即灭,已无遗种,故台湾县治独无番.雍正闲,划凤山.诸罗二县地益台湾,遂以凤山属之大杰巅社.诸罗属之卓猴社.新港社归台湾县辖,皆熟番也.道光中,清厘疆界,复 ...

  • 东瀛识略卷五·物产(1873.04)

    台湾多竹,而笋味均苦,不可食.别有槟榔笋,乃树顶初出嫩尖,巨如人臂,剥去外壳,仅比茭白略长,味甘鲜且嫩于笋.其树直上无枝,高一.二丈,折其尖则萎,故得之不易,价甚昂.凡种槟榔,不与椰树间栽,则花而不实 ...

  • 东瀛识略卷五·海防(1873.04)

    台湾孤峙海东,非舟莫达.初止鹿耳门一口,沙坚如铁,港道纡回.树标水中,以志浅深,名曰荡缨.两舟不能并驶:稍不慎,冲搁沙线,舟立碎.门内为安平镇,设重兵扼守,夙称天险.百余年来,淤沙拥塞,安平至郡已可陆 ...

  • 东瀛识略卷四·营制(1873.04)

    镇守福建台湾总兵官一员,雍正十一年议准照山.陕沿边之例,为挂印总兵,带方印驻台湾府城:标下中.左.右三营游击各一员.中军守备各一员.千总五员.把总九员,分防南.北.中三路. 协镇台湾水师副将一员,驻安 ...

  • 东瀛识略卷四·屯隘(1873.04)

    台湾本无屯,设屯自乾隆五十三年始.时大学士福文襄贝子康安勘定逃匪林爽文之乱,因各社熟番随同官兵杀贼有功,议照四川屯练例,择番丁之壮健者为屯弁屯兵,分给界外民垦丈溢田园,归屯纳租.一等田每甲征租粟二十二 ...

  • 东瀛识略卷三·习尚(1873.04)

    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陆无甚殊异.惟气性刚强,浮而易动.缘郑氏初制,寓兵于农,暇即以战争角力为事,一呼并集.今渐仁摩义,几二百年,而好勇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