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鼻疾医案大全

鼻疾

孔伯华医案

贺某,男,九月十一日。

肺经为湿热所郁而成鼻痔,业经溃破,涕中带血,耳窍亦闭塞,病在上焦,脉象滑数兼弦,当用辛黄清肺法加味。

生石膏五钱,炒甜葶苈三钱,生桑皮三钱,滑石块四钱,苏梗一钱,辛黄三钱,酒黄芩三钱,地骨皮三钱,杏仁泥三钱,槐花三钱,炒栀子三钱,全栝楼六钱,川牛膝钱半,薄荷三钱,知母三钱,荷叶一个犀黄丸六分(二次吞下)。

外用药:葛根三钱研细末,和膏常搽鼻孔中。(《孔伯华医集》)。

施今墨医案

邵某,女,41岁。

十多年来,每届夏历六、七月间即发病,眼鼻腭部胀痒,涕泪不止,喷嚏频繁,头部闷胀不适,口常干渴。经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为花粉性鼻炎。舌苔薄白,脉弦微浮。辨证:风热上扰鼻窍不通涕泪交流,头胀不适。

治法:以疏风清热,辛香通窍。

方药:

矮康尖(后下)10克,鲜薄荷(后下)6克,苍耳子(炒)10克,辛夷花5克,香白芷5克,酒条芩10克,黄菊花10克,霜桑叶6克,木贼草10克,南花粉12克。(《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陆观虎医案

病者:潘某,男,44岁。

辨证:鼻病(鼻热)。

病因:肺胃郁热,感受风邪。

症候:鼻热发痒。脉浮数。舌红布刺,苔黄。

治法:散风清热。

方药:

白蒺藜9克(去刺炒)炒赤芍9克,薄荷3克,连翘9克,炒栀子6克,鲜茅根15克,净银花9克,炒黄芩6克,蒲公英9克,炒川连3克,川通草3克(青黛拌)。

方解:白蒺藜、薄荷散风清热;连翘、银花清热解毒;栀子、黄芩、川连、川通草清热利水;炒赤芍、蒲公英散结活血,清热消肿;鲜茅根消瘀除热,利小便。

二诊:

症候:经服前药鼻热已减,痒止风热见化。脉细.舌质红,苔浮黄。

方药:前方去白蒺藜、薄荷,加大贝母6克,粉丹皮6克,散结化痰,泻火凉血和血,破瘀。

病者:王某,男,27岁。

辨证:鼻病。

病因:湿热上蒸。

症候:鼻红作痒。脉细数。舌红浮刺,苔黄。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

茯苓皮6克,大贝母6克,土炒泽泻6克,焦苡米12克,炒赤芍6克,猪赤苓各6克,连翘6克,蒲公英9克(青黛粉拌),川通草3克,净银花6克,鲜茅根30克。

方解:茯苓皮、泽泻、猪赤苓、焦苡米渗湿利水,健脾通溲;川通草清热,使热下行;贝母、赤芍、茅根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银花、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服二剂而愈。病者:赵某,男,40岁。

辨证:鼻症(鼻塞)。

病因:风火上炎。

症候:鼻塞、发冷发热、头晕、咳嗽。脉细濡。舌质红,苔微黄。

治法:清风火解热毒。

方药:

冬桑叶6克,连翘6克,酒桑枝15克,杭甘菊6克,净银花6克,苏薄荷3克,白蒺藜9克,大贝母6克,蒲公英9克,丝瓜络6克,路路通5个。

方解:冬桑叶、白蒺藜、杭甘菊、苏薄荷散风清热解表;大贝母解表清热,止咳嗽;连翘、银花、蒲公英清风火解热毒;桑枝、丝瓜络、路路通行水祛风活络通经。(《陆观虎医案》)。

何澹安医案

阳不交阴,鼻塞不通,两膝麻而不暖,乃命门火微也,用潜阳温补。

熟地四钱,茯神二钱,杞子二钱,半夏一钱五分,胡桃肉二钱,归身二钱,枣仁三钱,苁蓉一钱五分,新会皮一钱。

内风煽烁,肺气不宣,以致鼻窍不利,面部红肿搐动。以清金化风,热邪自泄。此方暂服。

羚羊角,桑白皮,石决明,甘菊,豨莶草,荆芥,生米仁,地骨皮,知母,生甘草。接服方熟首乌,归身,桑叶,泽泻,生甘草,麦冬肉,丹皮,豨莶,黑山栀。(《何澹安医案》)。

王旭高医案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移肺为鼻痔,病根日久,难以卒效。

羚羊角,丹皮,黑栀,甘菊,元参,辛夷,苍耳子,石决明。

另用雄黄、月石、冰片研末,搐鼻。(《柳选四家医案·评选环溪草堂医案》)。

李铎医案

何某,患鼻塞不闻香臭已经半载,服辛散通窍之剂不少,卒不能开,求治于余。诊得肺脉浮数,是火郁清道,宜清金降火,用凉膈散加杏仁、白芷、菖蒲数剂,火降气通,渐次而愈。又治一人鼻塞,气不通利,浊涕稠粘,屡药不效,已经年余。脉两寸浮数,亦属火郁之证,忆《类案》江氏引越人云,肺热甚则出涕,故热结郁滞壅塞而气不通也,投以升阳散火汤十余剂,果验,后以清肺药调理而。

戴某,年二十六,患鼻疮,窒塞疼痛,不闻香臭。此因过食厚味,积热于肺,日久凝浊结成疽肉,滞塞鼻窍,如雨霁之地突生芝菌也。先以防风通圣散加三棱、海藻,研末调服数剂,继投泻白散加黄芩、杏仁、天麦门冬十余剂,又仿韩氏以白矾末加硇砂少许吹其上,果渐消化,后以此法治数人,悉验。

鼻生痕肉,症不多见,此治甚善。寿山。(《医案偶存》)。

赖松兰医案

鼻痔有年,时常流血,血虚则风动,故头疼眩晕也。脉沉涩属肝,肝肾阴亏,虚火烁金,金不制木,风阳所由上越也。拟和中熄风为主。

大生地,料豆皮,黑归身,焦白芍,池菊,旱莲,女贞子,茜草根,枸杞子,石决明,白花百合。(《赖松兰医案》)。

沈奉江医案。

北栅口许某之孙,年十四,面色黄瘦,小溲时带白腻,时常鼻塞,似伤风状。他医诊之,服发散药,先生细审其鼻孔内,左有痕内,甚大,右孔较小。先生曰:“此儿正元素亏,气虚湿热下洋,是为膏淋。况风热上蒸于肺,鼻为肺窍,故瘪肉生焉。”但瘪肉本可用冰蛳散点之,因许君子已早亡,只此一孙,未便用猛烈品,以老式冰片一味研末点之。方用辛夷、白术、川萆薢、海金沙、黄柏、泽泻、桑白皮、黑山栀、桔梗等。逾数日又来诊,视左鼻瘪肉已缩小,呼吸顺利矣。录此后,先生谕源曰:“临证宜细心详察,不可草率从事。上病本非奇异,皆未得要领,慎之!”(《三三医书·沈鲐翁医验随笔》)。

柳谷孙医案

鼻窍闭塞。咳嗽内热,肺胃之气不和。用清泄法。

蔓荆子,牛蒡子,薄荷头,连翘,桔梗,枳壳,南沙参,川石斛,苦丁茶,辛黄,杏仁,通草,甘菊炭,枇杷叶。

二诊:用清泄法,鼻窍得通,咳逆亦减。但新邪虽解,而宿病难清。再与养阴清上,冀其渐可。

北沙参,细生地,小麦冬,丹皮,黑山栀,橘红,川石斛,蔓荆子,苦丁茶,辛黄,甘菊花,桔梗,淡竹叶,鲜荷叶。(《柳宝诒医案》)。

孙采邻医案

吴姬,年四旬,道光癸未二月初二诊。素喜烧酒,左鼻息肉有年。迩来疼痛无时,牵连左目头角,痛极防其失明,脉浮数有力。病起数载,治之匪易6方用酒炒枯芩、酒炒知母、薄荷、甘草、桑白皮、陈皮、池菊、辛夷,加荷叶边一小个。河水一盏半,煎至一半服。服后左鼻痛有停时,非前之痛极难忍可比也。

换方:原方去陈皮、荷叶边,加小生地、元参、白芷、酒焙龙胆草八分,同煎。服四帖,鼻痔痛减其半,且有时不痛,即痛亦大缓矣。后仍于前方出人,而痛平矣。至于鼻息,外用硇砂少些,同时矾同研。日点息肉上,待其滴尽清黄水,希其渐消为妥。然亦须戒酒,或可图之。(《竹亭医案》)。

叶桂医案

鲍十七,两三年鼻塞不闻,清涕由口呛出,而气窒仍然。大凡头面诸窍,皆清阳交会通行之,所。就外邪来乘,亦必雾露无质清邪。邪郁既久,气血失其流畅,进药攻治,必不效验。欲治其疗,须查手太阴自少商穴起,施针刺以泄邪流气,乃一法也。无方清邪郁久,肺气窒塞。

徐四十,头面诸窍,皆清阳游行之所,邪处于中,则为堵塞。阳气不司流行,必畏寒形颓,内痹必郁而成热,有鼻柱鼽衄矣。论理当用通圣散,远处江外,仓猝就诊,不可轻投,用轻可去实。

苦丁茶,干荷叶边,蔓荆子,连翘心,飞滑石,白芷。

毛十四,热壅。肺气失降,鼻柱窒痹。热壅肺气。

知母,水梨肉,川贝母。

水熬膏。

杨,咸降滋填,鼻渊止,得寐。用虎潜法,减当归、陈皮,加天冬、淡菜胶、脊筋丸。脑热鼻渊沈氏,素有痰火气逆,春令地中阳升,木火化风上引巅顶,脑热由清窍以泄越,耳鸣鼻渊。甚于左者,春应肝胆,气火自左而升也。宜清热散郁,辛凉达于头而主治。

羚羊角,黑山栀,苦丁茶,青菊叶,飞滑石,夏枯草花。

又,照方去滑石加干荷叶、生石膏。

又,性情躁急,阳动太过,气火上升,郁于隧窍。由春深病加,失其条达之性。经言:“春气病在头也”。考五行六气,迅速变化,莫若火风。脑热暗泄而为鼻渊,隧道失和,结成瘿核。夫东垣升阳散火,丹溪总治诸郁,咸取苦辛为法。然药乃片时之效,欲得久安,以怡悦心志为要旨耳。

连翘心,土贝母,海藻,昆布,黑山栀,川芎,小生香附,郁金,羚羊角,夏枯草,干荷叶边。

生研末,青菊叶汁法丸,苦丁茶煎汤送二钱五分。

汪,形瘦尖长,禀乎木火。阴精不足,脑髓不固,鼻渊淋下,并不腥秽。暖天稍止,遇冷更甚。其为虚证显然明白。医者愈以风寒中脑主治,发散渗泄,愈耗正气。岂但欲愈,劳怯是忧。用天真丸。精虚鼻渊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苁蓉,当归,天冬,羊肉。

经云:“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又云:“胆移热于脑,令人辛频鼻渊,传为衄域瞑目”。是知初感风寒之邪,久则化热,热郁则气痹而塞矣。治法利于开上宣郁,如苍耳散、防风通圣散、川芎茶调散、菊花茶调散等类。先生则佐以荷叶边、苦丁茶、蔓荆、连翘之属以治之。此外感宜辛散也。内热宜清凉者,如脑热鼻渊,用羚羊、山栀、石膏、滑石、夏枯草、青菊叶、苦丁茶等类,苦辛凉散郁之法也。久则当用咸降滋填,如虎潜减辛,再加镇摄之品。其有精气不足,脑髓不固,淋下无腥秽之气者,此劳怯根萌,以天真丸主之。此就案中大概而言之也,然症候错杂,再当考前贤之法而治之(华德元)。(《临证指南医案》)。

杜钟骏医案

乡人子,六岁,与群儿嬉,以炒蚕豆塞在鼻孔内,既而鼻涕下流,豆沾涕湿发胀,痛楚甚剧。倩蘿发匠用镊取之,豆皮著涕滑不留手,愈镊则豆愈向上,直抵鼻根。久之,外面亦胀甚而痛,无法以出之。乡人惶急来求设法,仓卒间予亦无可著手。沉思良久,忽得一法,以卧龙丹吹人右鼻孔中,须叟,喷嚏大作,其豆因连嚏之力推至鼻孔之边,乃紧捺其上游,以尖刀剖豆而出之。乡人率子叩头,欢跃而去。(《药园医案》)。

马培之医案

鼻痕多年,胀垂窍外,鼻梁壅肿,头昏耳目不聪,湿火上蒙清窍,阴分已亏。拟养阴以清肝肺。

北沙参,石决,枇杷叶,麦冬,赤芍,甘草,丹皮,丝瓜络,大贝,连翘,玄参,藕节。

二诊:阴虚肝肺蕴热,鼻痔壅塞,头目不清。养阴清肺。

生地,沙参,丹皮,羚羊角,石决,玄参,夏枯草,竹茹,赤芍,蛤粉大贝,黄芩,天麦冬,竹叶。

三诊:头目稍清,鼻痔稍缩,午后马口不洁,似有遗沥,气虚阴虚,湿热内蕴。还拟养阴清化。

原方去竹茹,加石膏。(《外科集腋》)。

齐秉慧医案

治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已三年矣,且不闻香臭,余曰:“此肺经气虚。”补之宜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山栀,多服而愈。(《齐有堂医案》)。

张汝伟医案

洪勤和,女,年四十岁,无锡,住五原路二七二弄十号。

后脑并脊椎骨,相引而痛,鼻腔发炎,窒息而痛,形寒浙渐然,并不发热,已有月余。诊脉,右滑而左弦。

辨证:肝胃不和,痰热内蕴,风寒外袭。

治法:宣肺和肝,疏风清热治之。

方药:

辛夷、苦丁茶、羌独活、玉蝴蝶各一钱,香白芷四分,天花粉、潼沙苑、夏枯花、制女贞各三钱,苏叶梗钱半,通天草二钱。

二诊:鼻塞较通,脑后脊椎之痛,亦较减,风邪犹未全透,痰湿亦未化净,所以口腻不爽。素无痰吐,风尽而痰白化。拟用九味羌活法加减,一鼓而平之。

川羌活钱半,香白芷五分,北细辛四分,玉蝴蝶一对,仙半夏、薰本、炒广皮各二钱,刺蒺藜三钱,清防风、炒荆芥、姜竹茹各钱半。

本证始末:此大中华橡胶厂总经理洪承祖之弟妇。诊治二次,鼻通炎退,诸恙痊愈。方义说明:此证着眼,在形寒不发热,是人于络而不及于腑,故纯用舒风通窍,轻清治法。第二方之细辛一味,直达少阴,疏透之力尤剧,所以能见效神速。(《临症一得》)。

何其伟医案

肝胆之火郁结于脑顶,则发胀而鼻窍闭塞,时流清涕。久之,即是鼻渊之候。

生首乌,羚羊角,桑叶,肥知母,茅根肉,牡丹皮,山栀,甘菊花,石决明。

少阳胆热,上移脑顶,鼻流秽涕。暂用清泄之法。

生首乌,龙胆草,羚羊角,生山栀,甘菊,牡丹皮,冬桑叶,石决明,肥知母,茅根。向患痰红,近兼鼻窍时通时塞,间流清涕。昨因跌仆受伤,痰红又作。上肺家蕴热不泄,积来鼻渊之候。至吐红,则属肝络内损,不可兼治。暂拟清肺凉阴,急切恐未能奏效也。生地,牡丹皮,石决明,桑白皮,橘红,麦冬,生首乌,肥知母,羚羊角,茅根。(《山草堂医案》)。

其他医案

狄梁公性好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路旁大榜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有富室儿鼻端生赘如拳石,缀鼻根蒂如筋,痛楚危亟。公为脑后下针,疣赘应手而落。其父母辇千缣奉酬,公不顾而去。《集异记》

韩懋治一人,鼻中肉赘,臭不可近,痛不可摇,医莫能治。韩方以白矾末,加硇少许,吹其上,顷之亿水而消,与胜湿汤,加泻白散,二剂而愈。此厚味壅湿热,蒸予肺门,如雨霁地,突生芝菌也。凡治病,只此理耳。

一士人患鼻渊,脉疾而数,此有内热,遂以黄鱼脑,(即石首鱼头中二块是也。)取二三十枚,煅过存性为末,先以一二分吹人鼻中,以五分酒下,不数服而愈,更不复发。古方鼻渊,即今之脑漏是也,当别寒热二症。若涕臭者属热,宜用清凉之药散之。若涕清不臭觉腥者,属虚寒,宜温和之剂辛卜之,当审此理。

一人,鼻中毛出,昼夜长一二尺,渐渐粗,圆如绳,痛不可忍,摘去更会生。此因食猪、羊血过多而然也。用硒砂、乳香,饭丸,水下十粒,早晚各一服,病去乃止。

一人,鼻腥臭水流,以碗盛而视之,有铁色虾鱼如米大走跃,捉之即化为水,此肉坏矣,食鸡鱼一日二次,一月而愈。

永贞年,东市百姓壬布,知书,藏钱千万,商旅多宾之,有女年十四五,艳丽聪悟,鼻两孔各垂息肉如皂荚子,其根细如麻囊,长寸许,触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钱数百万,治之不差.忽一日,有梵僧乞食,因问布,知居女有异疾,可一见,吾能治之。布大喜,即见其女,僧乃取药色正白,吹其鼻中。少顷,摘去之,出少黄水,都无所苦,布赏之百金,不受,惟乞息肉,遂珍重而去,势疾如飞。《酉阳杂俎》。

江篁南治一壮年患鼻難,胸膈不利,医用苦寒驱风败血之剂,服之年余,其人倦怠甚,目不欲开。江诊视,右寸脉浮洪带结,余部皆沉细而软。曰:鼻難虽是多酒所伤,然苦寒驱风破血之药,岂宜常服。经曰:苦伤气。又曰:苦伤血,况风药多燥,燥胜血,服之积久,安得不倦怠耶?且目得血而能视,目不欲开者。蚪伤,倦急者,气伤也。所谓虚其虚,误矣。治宜化滞血,生新血。四物加炒片芩、红花、茯苓、陈皮、甘草、黄芪,煎服,兼服固本丸。日就嘲健,鼻難亦愈。

江应宿治友人王跷,鼻塞,气不通利,浊涕稠黏,屡药不效;已经三年。宿诊视两寸浮数曰:郁火病也。患者曰:营医皆作脑寒主治,子何悬绝若是耶?。经曰:诸气胶郁,皆属于肺。越人云:肺热甚则出涕,故热结郁滞,壅塞丽气不通也。投以升阳散火汤,一十数荆,病如失。

程文彬治男子,年二十余,鼻流浊涕,名曰鼻渊,已经三年,治不效。程以辛夷、薄荷叶各五钱,苍耳子二钱半,白芷一两,为末,水丸如弹子大,每服二钱,食后葱汤送下,或茶化亦可,药完愈。(《名医类案》)。

张子和治常仲明尝于炎暑时,风快处披露肌肤,为风所贼,三日鼻窒,虽坐于暖处少通,终不大解。使服通圣散,人生姜、葱根、豆豉同煎,三两服大发汗,鼻立通矣。(此由伤风而得)人有患鼻中有息肉,垂出鼻外,不闻香臭。用瓜蒂、细辛等分为细末,以绵包如豆许塞鼻中,须史鼻即通,息肉化为黄水点滴至尽,三四日愈。又《圣惠方》用陈瓜蒂以羊脂和傅上,日三次效。(《医学纲目》)。

薛立斋治一男子,面白鼻流青涕,不闻香臭,三年矣(此肺气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麦冬而愈。

陈都宪夫人患鼻疳,烂通鼻孔。用鹿角一两,白矾一两,瓦煅过人头发五钱,灯火上烧过为末,用花椒汤洗净,糁药疳上,三四次即愈。如不收口,瓦松烧灰存性,研末干糁之即收。

一人酒齇鼻红赤,用金花丸晚服,(芩、连、栀、柏、大黄、桔梗、白葛粉,井水为丸)用六味地黄丸全料加当归二两,苦参四两,空心服,不两月而愈。

孙文垣治吴仪制尚卿,弱冠时病鼻塞,不能喷者四年,且衄,寒月更甚,口渴,咽喉边有痰核。脉之右寸关洪滑。此肺经痰火症也,与前胡、秦艽、葛根、薄荷、石膏、天花粉、元参、贝母、山栀、甘草、白药子、桔梗、丹皮,四帖而衄止。夜与牛黄三清丸数粒噙之,鼻气即通利能嗅。噙未旬日全愈。

一妇人方妙龄,表虚易感风寒,致成鼻渊,流清涕不止,便觉头晕,两太阳常痛,且多喷嚏。脉之两寸洪大。用秦艽、酒芩、桑白皮、马兜铃各八分。白芍一钱,滑石、石膏各二钱,枳壳、蔓荆子各五分,甘草三分,四帖而愈。

病鼻赤者,乃阳明胃经火上炎。一方只食盐一味研细,每晨起撮少许,擦齿。噙水荡漱,旋吐掌中,掬以洗面,行之月余,而鼻色复旧,且有益于齿。(《苏谈》)。

吴孚先治一人,患鼻渊十载,乃脾肺气虚下陷,须用补中益气汤,百剂方愈。不信,用白芷、防风、辛夷、川芎等味,病转甚。复求治,与前方百帖而痊。

丹溪治一中年人,右鼻管流浊且臭,脉弦小,右寸滑,左寸涩。灸上星、三里、合谷,次以酒芩二两,苍术、半夏各一两,辛夷、川芎、白芷、石膏、人参、葛根各五钱,分七帖服之全愈。乃痰郁火热之症也。(《大还》)。

一人鼻中流臭黄水,脑亦痛,名控脑沙,有虫食脑中。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尺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即愈。又灸法:囟会、(在鼻中直上人发际二寸再容豆是穴。)通天(在囟会上一寸,两旁各一寸。)灸七壮,随鼻左右灸。常见灸后去臭肉一块,从鼻中出,臭不可言,而愈。

有人卒食物,从鼻中缩人脑中,介介痛不得出。以牛脂或羊脂如指头大,内鼻中,以鼻吸入,须曳脂消,物逐脂出也。(《治法汇》)。

孙文垣治从侄中叔,以暑月赴南雍,一日假出,索茶饮之,趣从左鼻逆流而出,人腹者十之三。治几一月,即粥饭亦多鼻出矣。服药渐加恶心,头晕肌削,四肢无力。诊毕,询医作何症?投何剂。曰:金谓此疾,书所不载,治法无稽。或云胃火,或云诸逆上冲,皆属肝火。所用非黄连解毒,即三黄石膏及诸苦寒之剂。自以多饮,火因酒动,理或为然,然竟无效。曰:治病贵辨经络之贯通,与脏腑之出入,岂拘拘徒守方书而已哉。《经》云:咽喉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顽颖者,分气所之泄也。人之涕出不收者,颜颖不开也。此症亦类是耳。顽桑不开,故气上而不下,会厌弱而不能掩其气喉。夫鼻于气喉相通,惟不掩,故饮食逆从鼻窍而出。不见常人偶气逆则饮食从喷嚏出乎。今右脉缓弱无力,气虚明矣,《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脾胃喜温而恶寒,因多服寒凉,所以恶心头晕,肌削也盖肺属金而主气,金气旺则收敛下降,气下降则饮食自不逆矣。六君子汤加辛夷、桑白皮、苡仁、沉香,一进而势缓,三进而止大半,七剂全安。王执中母氏,久病鼻干,有冷气。问诸医者,医者亦不晓。但云:疾病去自愈。既而病去,亦不愈也。后因灸绝骨而渐愈。执中亦常患此,偶绝骨微疼而著艾,鼻干亦失去,初不知是灸绝骨之力。后阅《千金方》有此症。始知鼻干之去,因灸绝骨也。若鼻涕多宜灸囟会、前顶。大人小儿之病,初无异焉。

许知可自停饮食已,必嚏。服枣膏丸而愈。(《本事方》)。

孙氏姑鼻不闻香臭有年矣;后因他病,友人缪仲淳为处方,每服用桑皮至七八钱,服久而鼻塞忽然通矣。

魏玉横曰:沈晋培年三十许,患鼻渊,黄浊如脓。时医以为风热上淫于脑,与薄荷、辛夷、川芎、苍耳、白芷、蔓荆古方,治之不效,反增左边头痛,所下涕亦唯左鼻孔多。就诊曰:此肝火上炎为疾耳,与生、熟地、杞子、沙参、麦冬十余剂而愈。是症由伤风,用力去涕而得者易愈。若因火盛而成,必由水亏而致。盖肝脉上络巅顶,督脉会脑为髓海,为龙火郁蒸,故脓浊腥秽,源源而下,有若渊然。久之督脉之髓。亦随输泄,致成劳损者有之。医学自立斋以前,宋、元、明初诸公,未详肝肾之治,至国朝诸老,亦渐讲明,然多杂芪、术、桂、附。惟集灵膏一方最善,《治法汇》载之,但云吴中一医用之,所向神效。是亦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也故守免园一册,其覆.多矣。

一瞽者徐姓,年三十来,鼻渊年余。医亦与辛散,服之觉反甚,遂坚守不约之戒。此古人心静,自能消息病情,故不为庸手所误。后遇予教服集灵膏十余帖而愈。

一费氏子,年二十余,亦患此症,时师与辛夷、苍耳、芎、芷、荆、薄之属,至百二十剂。后就诊于予,两手脉神气索然,告以不可治矣。果月余而没。

《广笔记》曰:《经》云: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夫髓者,至精之物,为水之属,脑者至阳之物,清气所居,今为浊气邪执所干该下臭浊之汁,是火能消物,脑有所伤也。治法先宜清肃上焦气道,继以镇坠心火,补养水源,此其大略耳。药多取夫辛凉者,辛为金而入肺,有清肃之义,故每用以引散上焦之邪,如薄荷、荆芥、甘菊、连翘、升麻、鼠粘子、天麻之属,镇坠心火,补养水源。如犀角、人参、天冬、麦冬、五味、朱砂、甘草、山药、生地、茯苓、丹皮之属。然须兼理肺肝,盖鼻乃肺窍,而为脑气宣通之路。又治乎上焦,而行清肃之令。胆为春升少阳之气。与厥阴为表里而上属于脑。戴人有云:胆与三焦寻火治。《内经》谓胆想由肝,义亦明矣。理肺用桑皮、鼠粘、桔梗、二冬、花粉、竹沥,清肝胆以柴胡、白芍、羚羊角、竹茹、枣仁、川芎。或者谓世人多用辛温辛恝之药取效。此义何居?盖辛恝甘温,多能宜通发散,故病之微者,亦能秦效。此从治劫法,非不易常经。明者察之。(《续名医类案》)。

(0)

相关推荐

  • 桔梗元参汤,治疗鼻炎是否真的那么神?

    网上流传了一个专门治疗鼻炎的方子,据说神效,出自哪儿呢?清朝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卷八,就是治鼻炎的桔梗元参汤,处方如下: 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 ...

  • 《证治准绳·杂病》鼻出浊涕

    谓鼻出浊涕也.经云∶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又云∶泣涕者脑也,故脑渗为涕).故得之气厥也.王太仆注云∶脑液下渗则为浊涕,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也. ,谓鼻 也.足 ...

  • 鼻渊辨治

    鼻渊一名脑渊.<圣济总录>曰:"夫脑为髓海 ,藏于至阴 ,故藏而不泻 ,今胆移邪热上移于脑 ,则阴气不固 ,而藏者泻也 ,故脑液下渗于鼻 ,其证涕浊出不已 ,若水之有渊源也 . ...

  • 鼻渊宜内外合治,本文介绍好方

    中医书友会第280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鼻渊的治疗须内服外治并投,采用本文介绍的方药进行内外结合治疗,有良效.(编辑/闫奇峰) 鼻渊效方 作者/凌云鹏 病案举例 1. 高某,女,58 ...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辛夷

    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御览>作引),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名医>曰:九月采实,暴干. 案汉书扬雄赋云:列 ...

  • 老中医治疗鼻疡医案大全

    鼻疡 丁甘仁医案 风热外乘,肺火上升,鼻孔生疔,肿红掀痛,虑其增剧,急宜清疏消解. 薄荷叶八分,甘菊花三钱,地丁草四钱,生草节八分,金银花四钱,连翘壳三钱,大贝母三钱,京赤芍二钱,天花粉三钱,夏枯草钱 ...

  • 老中医治疗鼻臭眼花医案大全

    鼻臭眼花 陈莲舫医案 (湿热鼻臭眼花)(叶慕周兄)素体营阴郁热,湿邪随去随生,湿人营分为患,皆由乎此,以致大便不利,有时溏稀,有时干结成粒,晨起咳痰,曾凝血两天,皆系肺大肠主病,亦关营阴湿邪.前方本有 ...

  •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医案一 常某,女,19岁.病已半载,小便频数量少,时现血尿或小血块,溺时尿道不适,有时疼痛,经第三人民医院检查为膀胱结核症.舌苔薄黄,脉象滑数.辨证立法:肾与膀胱为表里,主水 ...

  • 老中医治疗瘰疬医案大全

    瘰疬 冉雪峰医案 患瘰疬有年,累累成串,时重时轻,不以为意,后瘰疬大发,突尔肿硬逾恒,大如瘿瘤,头部为之倾斜,乃急返武昌延予诊治.其脉弦劲,口渴烦躁,不安寐,嘱须静养,戒酒,节饮食,再商疗法.拟方,归 ...

  • 老中医治疗炭疽病验案

    至道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输入关键字 黄福贵老中医治疗炭疽病验案 期刊:江西中医药 1987年第1期 ·11 宜春市中医院 黄炳初 家父黄福贵老中医,年逾八旬,从事中医工作五一余年,专长中医外科.有较 ...

  • 老中医治疗虚劳医案大全

    医案一 杨某,女,58岁,工人.病历号c64799,1992年7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白细胞减少已4个月.患者今春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最低时为2.1×10°/L,平时波动于(3.1~3.6)×10° ...

  • 老中医治疗鼻渊医案大全

    鼻渊 施今墨医案 游某,男,45岁. 头常晕痛,鼻塞,涕多脓稠有异味,嗅觉不敏,已有年余之久,眠食二便均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鼻为肺之窍,肺气流通,鼻始为用.肺胃积热,郁蒸上腾于鼻,以致浊涕 ...

  • 老中医治疗泄泻医案大全

    医案一 陈某,男,52岁,工人.初诊(1982年4月10日).4年前始患糖尿病,去年明确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每天24~36U胰岛素.近半年来反复腹泻,每日大便3~4次.于4月2日住内分泌科治疗糖 ...

  • 老中医治疗痔疮医案大全

    浏览:467次作者:天鱼 发布时间:2019-09-13 01:41:01 养生之家导读: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痔疮怎么治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