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张发奇:七律·武则天(新韵)——登乾陵随想
我们天天就在乾陵脚下生活、工作、学习,每一天都可以无数次地看到乾陵。那梁山,烟雨朦胧,或郁郁葱葱。而乾陵和盛唐文化,对我们来说,似乎既熟悉又陌生。真的要动笔写乾陵,似乎又不知道应该从哪儿下手,应该写什么。真的有那种感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行走在乾县,不能不看梁山,不能不说乾陵。因为它就是乾县高高在上的第一张名片。外地人、外国人到乾县,肯定是要来看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乾陵,探寻那曾经的大唐盛世。
说到乾陵,除了唐高宗李治,谁也不能回避,肯定必须要说的、也必须要大说特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曌武则天,和她那神秘莫测的千年地宫,还有那众说纷纭的无字碑。
梁山、乾陵,盛世大唐,有太多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回味、去研究。
七律·武则天(新韵)
——登乾陵随想
张发奇
才人武媚忆皇宫,感业寺中望月明。
一首情诗天欲泪,平生好运气如虹。
立周称帝临朝坐,退位归唐驾鹤行。
无字碑中功与过,桃红柳绿笑春风。
(2020年3月写于乾县二中)
《如意娘》(唐 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此诗极尽相思愁苦之情,明朗又含蓄,绚丽又清新。
感业寺是唐代的皇家寺庙。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三月奉诏回宫。
在乾陵景区台阶路大门外的广场上,有一座上面刻有“长相守”三字的大石,这首情诗,就雕刻在大石前的地面上,特别醒目。
【乾陵简介】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建造乾陵的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南有渭河。乾陵玄宫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唐高宗(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二十一岁的太子李治即位。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享年五十五岁。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705年,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武周一朝结束。唐中宗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享年八十二岁。神龙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武则天(624-705年),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加盖。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朱雀门),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搜集整理:张发奇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