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两宫听政”,慈禧与慈安若有分歧要听谁的?
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镶黄旗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人钮祜禄氏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比咸丰小六岁。她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堪称清代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
1852年二月,叶赫那拉氏同时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因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在我们的认知中,似乎慈安忠厚老实,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傀儡太后,是一个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一个人。其实,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如果慈安没有一点学识、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又怎能入宫六个月就当上了皇后?!
咸丰帝死前做了三件事: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命八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统一天下的权力。
辛酉政变,慈安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最终凭其如簧之舌,慈禧将慈安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如果慈安支持八大臣的话,或许这段清史就得重写。
此后,慈安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慈安坐在东边,慈禧坐在西边;这是因为古代以东边为尊,所以慈安在上位,慈禧在下位。不过,慈安这个人对权力没什么兴趣,反而让慈禧掌握了处理具体事务的权力。
《清宫遗闻》中记载: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慈禧)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慈安虽然对权力不感兴趣,但她的政治才华毫不逊色。慈禧有才干,又有强烈的政治欲望,但最终只能管理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已,大事都轮不到她来管。慈安比较超脱,不喜欢政务,日常事务就放手让慈禧去做,她乐得轻松自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慈禧可以任意而为。在朝政大事上,还得是慈安说了算。
比如:诛杀安德海事件。慈禧身边有个非常信任的太监叫安德海,是在辛酉政变中,充当慈禧和奕䜣的联络人,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但是,安德海仗着慈禧的宠爱,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在山东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捉住了,并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慈安接到奏折后,只是召奕訢来商量了一下,便下令“立斩之”,期间甚至没有通知慈禧。
比如: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同治帝17岁到了立后成婚的年龄,慈安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则看中了年轻俏丽、姿性敏慧的凤秀之女富察氏。两人各执己见,最后决定由同治帝自己决定。结果同治帝采纳了慈安的意见,同意立阿鲁特氏为皇后。此事表明了慈安在宫中、在同治帝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比如:在清代同治帝年间" 洋务运动 "(史称同治中兴)。在同治年间,慈安才是真正的国母,才是最高统治者,任何大事都必须经过慈安同意后才能实行。
据史载,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日晨,慈安依然召见军机大臣,处理军国大事,未见身体有何大的异常之处,只是"两颊微赤"。然而,次日早,"东太后(慈安)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翁同龢日记》)。晚间即暴病身亡。慈安的病情如此之重、如此之急,令人难以接受。一时间,人们对于一向身体比较健康的慈安的死,大为不解。时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听说慈安突然得病身亡,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清稗类钞》)于是,朝野上下种种猜测不胫而走。人们以所掌握少之又少的"线索",对慈安的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更有甚者,人们任想象的野马自由驰骋,不断地结构着关于她不幸去世的篇章,使得她的死变得疑云密布。
依据病情进展记录,慈安死因多半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所导致。
慈禧1884年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这些都是在慈安死后发生的。所以事实上,无论咸丰活着时,还是咸丰死后,慈禧始终斗不过慈安,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慈安的地位比慈禧高,慈安是嫡妻,慈禧是庶妻,地位上的差距导致了慈禧始终被慈安压了一头;
第二,慈安虽然并不热衷于权力,但却有很高的政治斗争手段,小事她懒得管;大事却始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且还时不时的敲打一下慈禧,所以并没有被慈禧架空。
直到慈安去世之后,慈禧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最高权力,开始了她臭名昭著的执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