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95后都已经步入妇女行列了,而你居然还在试图把妇女节过成女生节……
嘿!今天是3月7日
说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周天
而当后一天是3月8日时
它仿佛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37女生节
这个起始于高校的节日
最开始是为了关爱女生
所开展的一个趣味性文化活动
却在前几年因为一些
低俗的横幅备受争议
再加上因为和妇女节相近
而联动产生的一些不好的“笑话”
渐渐的,反对它的呼声越来越大
2019年一位女生为了表示抗议
甚至用一把火烧掉了学校里的横幅
面对这样的做法
不乏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认为小题大做、太过激烈
然而这一切的爆发绝不是
由一条简单的横幅而起
那些女性的冒犯与不尊重
实在太多太多了
“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人间不值得,你也不值得
前不久,脱口秀演员李诞
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女性内衣广告
其中的文案#我的职场救身衣#
“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
让不少女性网友感到被冒犯
评论来了一次史无前例大翻车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之下
李诞和品牌很快发表了致歉声明
表示自己一向尊重女性立场
反省,并感谢大家的批评
就在李诞道歉的前几天
一向口碑不错的茶颜悦色
也陷入了文案涉嫌辱女的争议
”皇家马子”“捡篓子"
当还有人打着方言的
口号去解释是玩梗的时候
标注着“官人我要”的注释
已经说明了一切的偏见
如果说这一类的文字擦边球
还只是一种“常见”的性别笑梗
那么把女性的安全问题
当做噱头的广告则更令人难以接受
如果你曾经在独自走夜路时
被人跟着而提心吊胆过
那么你一定无法原谅这样的广告
被尾随的女孩通过卸妆
露出素颜去击退心怀不轨的坏人
以此来证明产品好用的程度
最后女孩骄傲的念出广告语
“XX品牌卸妆湿巾,一‘布’到位”
整个广告可以说是精准踩雷
每一个自以为是的梗都恶意满满
广告播出后自然又是一阵道歉
可我们都知道这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们明明知道这样不对
却还是一次次的的触犯雷区
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
在他们的规则里并不认为
这只是一个玩笑,不必较真
“都是玩笑,没必要计较吧”
在这个以男性为标准的世界
女性会遇到什么?
是曾经以40岁体重70公斤
穿衬衫和西装夹克的中年男人
最舒适的温度制定出的
公众场合标准空调温度
是汽车制造商在安全设计时
大多仅针“成年男性平均”进行评估
从而导致女性乘坐的死亡率更高
是公共场所的卫生间
以偷窥女士的男士作为区分的图标
是同样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
商家用烂和稀烂来称呼
穿L和XL码的女士的迷惑
是即便出现性质恶劣的案件
也可以毫不避讳的以伤痛为笑梗
进行所谓的热点创作
是闲暇之余打开短视频软件
令人观感不适的广告
当人们羞辱一个男性时
会说他娘炮、像个女的
而当人们赞扬一位女性时
则会说x爷、巾帼不让须眉
甚至一位母亲会自豪的
称自己照顾弟弟的女儿“贤妻良母”
却不允许别人说她的儿子“老实淳朴”
这种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思想
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但终究需要有人发声戳破一切
不再沉默追求平等的重点
从不在于性别对立的争执
而是一起构造更文明的社会
只有这样,那些被抵制的横幅
一再道歉的广告、不知界限的宣传
才会真的有消失的那一天
女生?女神?妇女?
在国际女性地位提升的进程中
妇女节就如同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不是为了收礼物的购物日
也是不是为了肤浅于表面的喊话
妇女节设立的意义是为了庆祝
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
等领域的重要贡献和巨大成就
是基于对女性的尊重、欣赏和爱意
这是女性前辈们通过不屈服的
抗争才为现在的女性搏来
生存、学习工作、独立的自由
它强调的是女性追求的尊严与平等
而辞典里对妇女的解释
也说明了14岁以上的女性
都可以称之为妇女
因此,因为不愿意成为妇女
而过去选择过三七少女节
又或者用女神、妇女替代
妇女的名称就更显得可笑和肤浅
没有人会永远是少女
也没有人会一直风华正茂
即便是在大众眼里意味着
沧桑、的妇女形象
也同样拥有属于她们的光芒
仅凭逃避文字表面的定义
去证明年轻的意义和存在
却不曾去想自己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不割裂少女和妇女的定义
是女性拥有共同命运的驱使
若自己也麻木于不公的沼泽
又该如何在利益受损时勇敢发声
自尊自爱自重的真实含义
或许也该是这样解读的吧
尽管之前的火烧三七女生节
横幅的举动备受争议
但在今年我们已经开始的发现
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
正名三八节的存在
淘宝3.8节 京东她的节
这些微小却令人欣喜的进步
才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也希望看到这里的你
也可以坦荡地祝自己
或者身边的女性们
一句妇女节快乐
监制:鸟酱 撰文: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