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彬:最后的纽扣
来呀!来呀!关注我吧!!
除夕,终于又能带着妻子女儿从外省赶回老家参加全家人的年夜饭。每年年夜饭开始,都是由大哥代表全家二十几个人向母亲感恩、请安和祝福,之后大家站起来举杯敬母亲第一杯酒。
这是每年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可是今年,我发现母亲端酒杯时,布满老年斑的手颤抖得很厉害!母亲是因为幸福而激动?七十八岁的母亲真的老了!
辞旧迎新的烟花爆竹彻夜庆祝着盛世的国泰民安……
家人们陆续睡觉之后,我照例握住母亲的手挨蹭着坐在堂屋的沙发上,边烤火边聆听母亲无限疼爱的絮絮叨叨……在我准备夜宵的当儿,母亲起身到她的房间捧来一件衣服,颤崴崴地递到我的手上:“老宝,这是你小舅去世那次你回家忘记在屋的衣裳。掉了颗扣子,我给你缝上了。找不到同样的,将就点吧。我眼睛花了,今后不能再给你们缝扣子啦!这次你带回去作个纪念吧。”
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起来。在母亲的语气中我感到了母亲对岁月不饶人的无奈和对子孙的无尽依恋。
那只不过是我的一件极为普通的衣服而已,我都记不起来是在零几年花了百多块钱买的了。2014年回家乡参加小舅的丧事时,掉落一粒纽扣,加上粘上了许多草籽和树浆,端午那天我回到家里脱下后顺手搭在走廊的晾衣竿上不打算要了。母亲竟为它清除了草籽,清洗干净,并为找不到相同的纽扣而歉疚![流泪]
过完年,我把这件衣服带回省城,把它摆放在书柜上最显眼的位置。这件我曾经丢弃了的衣服,因缝上了一粒不一样的纽扣,一粒母亲最后缝上的纽扣,因缝上了母亲温柔无尽的爱而倍加珍贵起来。
每当看到它或想起它,宛如母亲慈爱的目光在不时叮嘱自己:为人处世要遵纪守法,要勤劳俭朴、知足而不懈去生活。
这件弃而复得的衣服,这粒母亲今生最后缝钉的纽扣,常常使我回到那无限温馨的往昔岁月。
1972年,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父母亲一辈子都喊大哥二哥三哥姐和我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凤和老宝,打我有记忆的童年起就是用这样一个“老”字表达着父母对子女的亲热和疼爱。六七十年代的山村家庭都普遍困难,勤劳俭朴的父母亲极限地运用了精打细算,勉强维持一家七口的温饱而已。与其他所有山村家庭不同的是,一字不识的父母亲让我们五姊妹都读了书。大哥在1977年恢复高考前是本生产大队唯一的高中毕业生。那年代,大哥穿过的衣服二哥穿,缝补过了三哥和我接着穿。在衣服使用率400%的情况下,掉失纽扣就是避免不了的事,母亲就得不时仔细地检查,发现有掉失纽扣的都及时缝上。母亲有一个结婚时陪嫁过来的白色小磁坛子,里面装了半坛子各种纽扣,需要找替换纽扣时要把坛子里所有的纽扣倒在垫了东西的地板上,选好了又全部装回磁坛子里。小时候帮母亲选纽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简直就是在玩八宝箱。每次追随母亲去15里山路之外的公社赶集,选购一些几分钱一粒的纽扣也就成了母亲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
每当我们姊妹在暮色苍茫中从外地回到母亲身边,她首先都会用爱怜的目光检查我们衣服上有没有脱落的纽扣,以便及时缝上。这个温馨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终将会离我们而去!这最后的纽扣将像母亲一样温暖地陪伴我终生,伴我天涯海角…… 2018.10.28凌晨于贵阳
作者简介
刘泰彬 艺名 林城苗子,70后,苗裔子民。高考从小山村到省城,从贵阳奔赴生命的远方...作过警察、工厂管理、工程人、自由职业者...沧桑漂泊半生,归来童心未泯。业余推广些书法作品给喜欢中华传统文化的朋友,文章崇尚自然清新,轻松愉快。处世铁血丹心、侠骨柔肠,广交各界正能量良友。感恩生命里所有的遇见!(微信:13994273771)
书法家简介
蒋海耀,笔名近墨者。1966年出生,浙江绍兴人。爱好书法、油画,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善于从大家碑帖中汲取营养,更有自己的主张和追求。三十年的探索与付出,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书法作品潇洒飘逸,张驰有度,挥洒自如,整体把控力强;油画作品注重写实,喜欢静美的画风。
善于思考、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是我的方针,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编:独来读网
主审:汉晋斋 小草
参与人员:乐婆婆 初妆 念奴娇
兔爷老赵 雨墨
微风拂过(康) 劉孟林 汉唐客
智者无疆 空谷幽兰
播音员:落日 风华正茂 雪峰
金色风帆 浣溪沙 云飘飘
小云 梅兰 偷心一号 六仔
编审:小玥儿 李根
温馨提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