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一鸣天下晓,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圣人——孔子 2024-04-10 14:18:26 春秋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引起了文化上的大变化。世袭贵族地位衰落,以前世代掌管各种专业的职官失掉了旧职,散落民间。以前只有在官府与贵族子弟之间讲习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在民间讲习传播。这样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私人讲学成了历史风尚。孔子是私人讲学的重要倡导者,但不一定是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他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并且做出了重要成就,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人。继承他思想的学派成为儒家。汉代以后,儒学被尊为官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之后,私人讲学之风大兴,私人学派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最终形成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相传他是商代微子之后,先世是宋国公族。自其先祖孔父嘉,方以孔为姓。曾祖父孔防叔因政治斗争失败,举家逃亡鲁国,始为鲁人。他的父亲叔梁纥,身材高大,勇武有力,做过鄹邑大夫。《左传》中记载着他徒手举悬门,帮助鲁军攻城的故事。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女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不久父亲就死了,所以只能随母生活,家境贫寒。春秋时代,鲁国是保存周礼最多的国家,鲁人好礼的习俗对幼年的孔子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幼小的他,连做的游戏都与周礼有关。《孔子世家》记载他“为儿嬉戏,常设俎豆,设礼宾“。十五岁时,立下了向学的志愿,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学无常师,相传他曾向郯子、老聃、苌弘等学习。他一生勤学好问,以至“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由于精进好学,他很快成长为一个闻名于世的大学者,他自称“三十而立”。这个时候就有人愿意将子弟送来,做他的门徒。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了第一批弟子。青年孔子曾做过委吏,大概是看管仓库、管理账目之类的小官。也做过乘田,可能是管理畜牧之类的小官。他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三十五岁时,孔子去了齐国。在齐国他听到了舜的“韶”乐,非常喜爱,然后用心学习,以至“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用心之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他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认可。齐景公想重用孔子,却遭到了晏婴的反对。于是,在齐国住了大概两年之后,孔子不得不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后,他做了中都宰,后又升为司空、司寇。公元500年,他跟着鲁定公参加夹谷之会。在这次大会上,齐国人想以兵劫鲁定公,被孔子所斥,齐景公没有办法,只好终止计划,与鲁国盟誓约好。这次外交胜利,大大提高了鲁国的国际地位。在内政上,为削弱贵族势力,提高君权,孔子还提出了“堕三都”的主张,但并没有成功。在这次斗争后,鲁君不再重用孔子,孔子只好率领众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寻找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曾到过卫、匡、蒲、宋、郑、陈、蔡、晋、楚等国家。但都没有得到各国国君的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周游列国期间也曾遇到一些隐士讥讽与嘲笑,但他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世人视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六十八岁时,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奔波,返回鲁国。从此以后,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事业,史称他删《诗》《书》,定《礼》《乐》,利用鲁国旧史撰《春秋》。晚年喜读《易》,至“韦编三绝”。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理想是政治,而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鲁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年七十三岁,哀公亲致悼词。弟子们将他葬于泗水之岸,并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有很多弟子和鲁国人在孔子墓旁安家者上百家,所世称为“孔里”。孔子的故居也被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司马迁曾评价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现存《论语》一书,是孔子的语录及日常生活的记录,也有部分弟子的语录。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合编而成,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论语》共三种,分别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现行本《论语》依据《鲁论语》传本,共二十篇。 赞 (0) 相关推荐 散文||我所了解的孔子(下) 我所了解的孔子(下) 艾平||湖南 四.为官五载难酬志 孔子并不排斥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出来做官.事实上,他一向认为匡扶社稷.造福苍生理应成为读书人的使命.况且他也并非政治素人,早年曾在季氏手下任过小吏, ... 《第434期》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4章》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4章>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是什么? 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归",与馈赠的"馈"字同音,也是馈 ... 《论语》千古薪火依旧传 来源:海南日报 2021-06-28 10:02 作者:金满楼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推出第五期节目<论语>.说起<论语>,但凡读书人,大概没有不知道.不熟悉的.在 ... 王景琳: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梦 —— 说蝴蝶梦 庄子"视死如归"."人生如梦"的人生观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种人生观的影响下也演绎出了的很多悲壮或者厌世的故事,但这一切实际上都不是庄子的本意,甚至可以 ... 中国历史上的七位圣人,你最崇拜的是哪位!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认为就他个人而言,范蠡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 ... 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代表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 ... 一篇不到200字短文,含近20个典故,且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型 张潮<幽梦影>第四则,用字不到200个,竟然密密匝匝地罗列了近20个文化典故. 原文如下: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 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是中国儒学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件大事 汉朝建立之初,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国家藏书极为匮之.于是,统治者下令搜求散落于民间的图书,广开献书之路,还设写书官抄写书籍.结果百年之间,书积如山丘,外廷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宫内有廷阁.广内.秘 ... 新中国邮票上的第一批国保(上):申哥带你“邮”天下之四 第一批国保名单:留下了红色年代的特殊印记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诞生于1961年,这是文革开始前唯一的一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单(1964年准备公布第二批国保,然随着极左思潮的发展,导致国保计 ... 新中国邮票上的第一批国保(下):申哥带你“邮”天下之五 1978年至今,古代文物与革命文物并驾齐驱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出于对国内外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需要,新中国邮票在选题上开始大量增加文化遗产内容.虽然从1974 ... 短文近200字,含近20个典故,且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典型 张潮<幽梦影>第四则,用字不到200个,竟然密密匝匝地罗列了近20个文化典故. 原文如下: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 中国文化史上有三个无字,《老子》所谈的“无”,是哪一个? "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是对道家哲学而言. 比如,<老子>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四十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