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崛起后北上争霸,威震东南

相传,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了让季历登上王位,逃到梅里(今江苏无锡县),蛮人千余家来附。太伯、仲雍相继做蛮人的君长,国号吴。春秋时期,吴只是楚国的附属国,到吴王寿梦时,始强大。
楚国大夫巫臣逃亡晋国,为晋君献联吴攻楚的计谋。公元前584年,晋君派巫臣到到吴,教吴人射御法和战车阵法等先进的军事技术,吴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吴国连年与楚国打仗,楚军疲于奔命。
伍子胥,亦楚国人,为楚国名将伍奢次子。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杀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伍子胥逃亡吴国,立志复仇。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公子僚继位,但公子光不服,有取而代之之意。伍子胥知道公子光的心思,就帮助公子光除掉吴王僚。公元前514年,公子光登上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阖闾登基后,重用伍子胥、孙武等贤臣掌管军政大事,实行强国富民的计划。在伍子胥等人的建议下,吴王修法制、实仓廪、治城郭,使弱小的吴国迅速强大起来。吴王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又重新修建了王都,使它成为吴国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为吴国崛起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理,吴国政局稳定, 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这个时候吴王将精力主要集中到攻伐楚国上。打败楚国是吴王称霸的一条捷径。公元前512年,吴国先出兵灭了亲楚的徐国,为伐楚扫清障碍。
伍子胥和孙武设计了“疲楚误楚”的计策,将吴国军队分成三支,轮番侵扰楚国,令楚军疲于应对。又采用围而不打的策略,或者看到楚兵一来就撤退,迷惑楚军,使他们放松警惕。最后集中吴国的精锐兵力攻打楚国,吴军士气高涨,而楚军士气低落,两军交战后,吴军迅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接连五战都大败楚军。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率全国水陆大军,剿灭楚国二十万大军,一直打到楚国首都郢,楚昭王逃跑。楚国求助于秦国,秦国派兵救楚,阖闾不敢与秦国发生直接冲突,被迫班师返吴。
公元前496年,吴伐越,阖闾受伤而亡。次年,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吴军大败越国,接着北上征伐中原陈、宋、鲁、齐等国。公元前482年,吴会诸侯于黄池,与晋争霸主之位。而此时,越国趁机攻入吴国,夫差匆匆结盟,率兵南归。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夫差自杀。至此,吴国在历史上便消失了。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