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之——合纵连横

商鞅变法之后,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秦、齐、楚群雄并起的局面,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国家之间,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敌与友之间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自己的利益。怎样和周围国家相处?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成了每一个诸侯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于是,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人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陈述利弊、晓以利害,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苏秦、张仪。那么,除了苏、张二人,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还有哪些?他们对整个战国时期的国家关系和历史走向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马陵之战的失败,使魏国霸业轰然倒地。此后,战国的历史进入到了中期阶段。中期阶段有什么特点呢?是群雄逐鹿。这时候已经不再是魏国一家独大,它已经不行了,天上不是一个太阳了。西边秦国在大变法之后崛起了;东边的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后势力也顶上了天:南面的楚围,在吴起变法后,经过楚宣王,威王的治理,势力达到了极盛状态。此时的历史大势,西边有强秦,南边有强楚,东边有战功赫赫的齐国。还好,北边赵国、燕国蓄势待发。
这里有一个地理上的问题。你看,这些强国,都是从周边起来的。他们打仗没有后顾之忧,是得地利的。
西秦、东齐和南楚,三强中间夹的就是三晋韩、赵、魏,还有一个中山国。战国历史进入中期,先就是这几个被夹在中间的国家,与东齐、西秦外加南楚之间的纠缠。
首先,这是一种多头并存的胶着状态,形势错综复杂。其次,七雄大体维持着一种短暂的平衡。中间的几个国家相对弱小,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要生存,必须联合,并且最好是联合齐、楚,以防御威胁最大的秦。

但是,各国都有各自利益的盘算,联合起来也是貌合神离。因此,短暂的平衡就是一种吹一口气就可以打破的恐怖平衡。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势下,战国中期偏早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合纵连横。

什么叫作“合纵连横”?这得从“纵”、“横”说起。中国人一般说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前面说过,秦国在西,齐国居东,燕国居北方,楚国处南方,中原则是赵、魏、韩三国加中山等。如果秦国和任何一个东方国家联合起来打击其他国家,这就叫连横,就是东西勾连;如果韩、赵、魏加中山东连齐国抗击西秦,这也叫连横。如果韩、赵、魏三晋之国凝聚起来联合对付西边的秦国或者东边的齐国,这就叫合纵,就是南北合作。不论是西秦还是东齐,都不愿意看到三晋等几个国家合纵,所以,他们都会想办法拆台。
拆台的办法,一般多是从三晋中挑一个拉拢,诱以势力。所以,有合纵,就有连横,《韩非子·五蠹》对合纵连横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从(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而衡(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不过,合纵连横是先从合纵起的,具体说就是三晋的韩、赵、魏联合宋、中山等国对付秦国。
那么,搞合纵连横的都有谁呢?这个队伍还挺庞大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大大小小一群搞外交、搞纵横之术的人,后世称这群人为纵横家。
战国时期是学术的高峰期,有所谓“百家争鸣”之说,其中有一家就是纵横家。他们又被称作策士或术士,这批人当中最著名的就是苏秦、张仪。但合纵连横并不是从他们俩开始的,特别是苏秦,活动的年代更晚一些。较早提倡合纵的人,应当是惠施和公孙衍。我们先从最早的惠施说起。
惠施是谁?有句老话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说了两个才子,上一句“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南朝谢灵运说天下之才如果有十斗,那么曹植就占了八斗,另外那两斗大家分;下一句“学富五车”,就是我们要谈的这个惠施。他又叫惠子,是个哲学家和学者。惠施开始搞合纵的时候,就有人问过他:你不在家好好做学问,出来搞什么合纵?惠施回答,现在不合纵,无以救百姓。他还打了个比喻,说有个人要打你儿子的头,但可以用打石头来代替,当然得让他打石头,而不是打自己儿子的头啦!言外之意是我作为一个学者,甘愿下海搞政治,为的是换取更多人的平安,这就等于是拿石头换儿子的头。不做学问搞合纵,在惠施看来,是要有所牺 牲而换取平安。
惠子本是宋国人,与庄子是老乡。那他为什么到了魏国呢?这事要从马陵之战说起。马陵之战魏国败给了齐国,国力由盛转衰,魏惠王心有不甘,广请贤人,就把惠子请来了。
惠施给魏惠王出主意说,大王您要是想报仇,干脆转换一下态度与齐交好,让他称王,这样一来,齐国一定会得罪楚国,楚王受不得挑衅,一定会伐齐国。您想想,楚国这么多年蹲在南方没动过,它是吃饱喝足了的;可是齐国就不一样了,它刚跟咱们打完马陵之战,国力消耗严重呀!齐、楚真要是打起来的话,谁胜谁败呢?很明显是楚国该赢啊!这样我们不就利用楚国为自己报仇了吗?惠子出此计策,是想既算计魏国的死敌齐国,也捎上当时楚威王治下的楚国。惠施知道,楚威王这治 个人,爱名声,没有那么多算计,所以就给楚威王下圈套,想利用楚削弱齐国。这里就是惠子计策的要点了,这就是纵横家的手段了,就是要利用各国之间的一触即破的恐怖平衡来借力打力 。
接下来就是战国历史上有名的徐州相王了 ,魏国给齐国送上了王的称号 ,齐国接受了 ,这下惹恼了楚国,楚国出兵伐齐,齐大败。
这是我们看到的早期的合纵,魏国南联楚国搞南北合作,以报齐国之仇。但这一次的合纵,是就其客观情况说的,楚国没有想与魏国合作,不过是入了魏国的圈套而已。惠施也的确是巧妙地运用了列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心理,从此,合纵连横运动就起来了。

作为一名策士,仅仅凭借一席话,惠施就挑起了楚、齐两国之间的战争,而令处在危机边缘的魏国出了口恶气。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一个谋略得当的策士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那么,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哪些不同凡响的策士?他们又有哪些流传至今的故事呢?

惠施之后,活跃在魏国政坛的合纵派人物是公孙衍,《战国策》中又叫他犀首。犀首就是犀牛的脑袋。犀牛脑袋上长了两只角,是一上一下长着的。这里的犀首是官职称谓,有学者认为可能相当于后来的将军。总之,公孙衍就伴着“犀首”这一称呼横空出世了。同时他还有个很出名的对手,那就是张仪。在早期的合纵派和连横派里,数他们两个最出名了。
大秦帝国公孙衍剧照
孟子与这两位纵横家生活在同一时期。孟子有一个学生叫景春,一次师生谈话,说到了这两位纵横家,景春问孟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滕文公下》)说老师您看,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怒诸侯就恐惧,他们安生了,天下也就太平、安宁了!孟子的回答很不客气:他们俩算哪门子大丈夫!他俩的行径是“妾妇之道也”。说这俩人专门伺候有权的,有权的人怎么想,他们就怎么做,这就跟要嫁人做大小媳妇儿的女人是一样的,要听婆婆和丈夫的。
公孙衍和张仪专门为权贵服务,就是以“妾妇之道”事人。孟子这样骂对不对我们先不管,景春的话,很能说明这两个人在当时的影响确实很大,他俩一跺脚,天下乱颤。这就是公孙衍和张仪,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俩人一个忙着合纵,一个忙着连横,共同干起了合纵连横的大事。

司马迁《史记》写到这些纵横家,写成了苏秦和张仪斗法,其实,合纵连横是公孙衍和张仪较劲,我们就来看看他们俩之间的较量吧。

公孙衍是魏国人,他在秦惠文王五年的时候来到秦国,做了秦国的大良造。大良造是个品级不低的官职,公孙衍帮着秦国向东扩张,收拾母邦魏国,打自己的祖国打得很猛,帮着秦国得了不少地盘。干了几年以后,不想张仪来到了秦国,三说两说就搞定了秦惠文王。说起来,君主喜爱谁这件事,多数时候都是非理性的。在公孙衍眼里,张仪怎么看都贼头贼脑的,可在秦惠文王看,就是喜欢,他跟张仪很投脾气。总而言之,同为魏国人的张仪,虽然是后来的,但却是后来居上,来秦不久,就把公孙衍的位子给撬了。
被撬了位子的公孙衍不甘心,一赌气就回到了魏国,态度一转就跟张仪杠上了。你张仪讲连横,我就合纵;反过来说也可以,如果张仪在这儿合纵,他一定要连横。请注意,这就是策士。策士的功名心很重,想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功名心一点上来。既可以是个连横派,也可以是个合纵派,合纵还是连横,那就要看哪个对自己的功名更有利了。
所以,他们的口袋里从来都不只留着一张牌,这是他们的特点。孟子骂他们是妾妇,司马迁说他们是专门败坏人家国家的“倾危”之士。后来的人,包括史学家、老百姓,都不喜欢这些人,与他们太功利有很大关系。
公孙衍回到魏国后大搞“五国相王”,秦国方面就开始了连横。这是张仪的计策,而且,张仪还给秦惠文王出主意说:您现在就向天下宣布,免了我的相位,咱们来一个苦肉计,然后我到魏国去。
什么意思?公孙衍不是已经回了魏国吗?我也去!我去替您说动魏国,跟秦国联合!《史记》讲到这里,说张仪这是要给天下诸侯做个榜样,让诸侯都效法魏国侍奉秦国。这样“五国相王”不就泡汤了吗?可公孙衍也不是个吃素的,你张仪把我在秦国的位子撬了,我都跑回魏国来了,你居然还敢跟过来!公孙行就想办法要把这个张仪给弄出去。
他决定找韩国。公孙衍派人跟韩国当政者韩公叔说:张仪来魏国就是要秦、魏联合,秦、魏联合干什么?就是打你韩国,夺你韩国的地盘!而且说,依这种情形看,秦、魏要是联合起来打你,你韩国肯定打不过!韩公叔一听,对呀,可怎么办呢?公孙衍就说:魏国的君主说了,他之所以看重张仪,就是想得点土地,打你不就是为了得你韩国一点土地和人民吗?那你们韩国现在干脆献出一块小点的地方来,不就得了吗?不过,这块土地,不能给秦国,得给魏国。这样,魏国得了便宜,就不会再和秦国合作打仗了。
韩公叔一听,好吧,那就给点地吧,要是打败了再给人家土地,不是鸡飞蛋打吗?趁现在鸡飞、蛋打两者还可选择,我们就选一样吧!韩国果然就献了一块土地给魏国,魏国也果然放弃了与秦国的联盟。张仪一看,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了,公孙衍也就如愿做了魏国的相。这次公孙衍与张仪之间的较力,以公孙衍的胜利告终。
那么,“五国相王”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这个“五国相王”也跟张仪有关系。话说张仪到了秦国以后,就撺掇着秦国君主称王,于是秦惠公就不叫惠公了,改叫惠王,就是秦惠文王。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变成一个强国,现在秦国君主又称了王,称王的意思就是要统治天下诸侯,东方其他几位诸侯当然就非常警觉,也非常紧张,毛都竖起来了!这样,公孙衍就有了机会,开始策动五个东方国家联合行动,一起称王。你秦国称王了我们也可以称王,而且约好了一起称,互相承认,还不像你秦国那样,称王是自封的。
这些约好了要一起称王的国家有韩、赵、魏、燕,还加一个中山国,这就是公孙衍发起的所谓“五国相王”。公孙行给各国抛出的馅儿饼,是五国之间一旦互相称王,就可以共抗西秦。这点很有诱惑力。

秦国强大起来并自称王天下,立即引起各诸侯国的强烈反应。面对强大的秦、齐、楚三国的势力扩张,实力相对较弱的魏、韩、赵、燕、中山五国联合起来相互称王,形成了初步的政治联盟,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国相王”事件。然而,弱国之间的这次联盟却一波三折,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博弈再次成为策士们关注的焦点。“五国相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策士们在这次事件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咋们接着往下看。

事实上,“五国相王”进行得并不那么顺利,中间出了点事什么事呢?这五个要联盟的国家中有一个另类,就是中山国。说它另类,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了。人家韩、赵、魏好歹是三晋之国,领土广大;燕国也占着北方一大片地方。可一个小小的中山国,土地那么大一点,凭什么称王呢?
史书上讲,“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战国策·中山策》),这个“持”字是后称王的意思。这倒不是中山国不想早点称王,而是韩、赵、魏等国在犹豫,这样的小国和我们平起平坐,这几个国家老是觉得不得劲儿,一直犹豫。一犹豫,“五国相王”的消息就让齐国知道了。
齐国知道后当然不高兴了。齐国假惺惺地提出来,说你们几个国家称王,我齐国没意见,可那个屁大点儿的中山国也要称王,我齐国就不能苟同了,它有什么资格称王!实际上,这时候齐国的如意算盘是要联合赵国,把中山国灭了,两家分肥。可如果五国一起称王,结成了同盟,齐国就没法下手了,所以它不同意中山国称王,他想把中山国从同盟中踢出去 。
这样一来,中山国的处境就危险了 ,这个时候中山国找了了一个叫张登的策士,并向他请教对策,张登说,这好办,您给我钱和马,我去游说齐王。
张登去了齐国,对齐王说,听说您不同意中山国称王,还想和战国一起瓜分中山国,大王请想,中山国距离赵国近,离齐国远,如果您把中山国逼急了,中山国投靠了赵国,那么到时候您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您执意要攻打中山国,那么势必会激怒其他几国,为了一个小小的中山国,而得罪其他几国,值得吗?五国相王是要对付秦国,您在后面坐山观虎斗,不是更好吗?
张登从齐国回到中山国,马上得韩赵魏三家送信,说齐国要利用中山国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来伐三晋,先来说一下中山国的地理位置 ,中山国就是今天河北石家庄以北到定州,保定这一带 。北面和燕国接壤,东边临着黄河 ,齐国要渡过黄河,以中山国为桥头堡,讨伐三晋。
三晋一想,齐国能拉拢中山国 ,我们也能,于是赶紧让中山国称王了。
这就是策士,他们的一些计策手段我们后人要认真研究。他们成功的手段就是利用列国关系的复杂性,顺着列国心理,从利害关系的角度打动人心。战国时国与国之间都是利益关系,所以策士在这一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绝不亚于《三国志》里面的那些人。不过,他们的局限也在于只知道智术,却没有更大格局。不过,这次策士智术奏效了,“五国相王”取得初步成功。
我觉得吧,五国相王不过是几个惧怕黑暗的人,结伴走夜路,相互壮胆而已。
既然人家出招了,那秦国也不能不接招吧,秦国怎么办呢,秦国出了两招,首先是在“五国相王”的同一年(前323年),在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与齐、楚相会,做出三个强国联合的姿态,以此与“五国相王”相对抗。第二年,又表面免除了张仪的相位,派他到魏国来任相。这时候,公孙衍站出来反对,惠施也站出来反对,张仪没能得逞。秦国一看来文的不行,还是来武的吧!它攻打魏国,魏国因此又丢了一些地方。
这下又引发了公孙衍的反弹,他马上策动了“五国攻秦”五国攻秦发生在公元前318年。面对强大的秦国,头一次,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一致行动,看上去声势浩大。,也不过攒鸡毛凑胆(掸)子。仗还没打呢,魏国就站出来了,想通过楚国跟秦国讲和,而且藏着私心眼儿!说起来,“五国相王”不是魏国发起的吗?可是,仗还没打,魏国先软了!
真正打仗出力的是谁呢?文献记载的不是很详细,人们猜测真正跟秦国打,并且打到函谷关的应该是韩国,可能还加上赵国,这两国特别是赵,好像还没怎么吃过秦国的亏,就有点犯傻。五对一的战争,本来应该很占优势,可就是人门不齐心,结果的糟糕就是必然的了。
公元前318年 ,五国攻秦打到了函谷关 ,五国的来势,一开始还像个滔天大浪,可是真到了函谷关,那个大浪的劲头,已经跟拍在沙滩上的水波差不多了!秦国人一看,原来你们就这两下子!
于是在次年,也就是公元前317年,就发兵反打过来了,不但出了函谷关,而且追着五国联合军向东跑了老远,一直把战火烧到了修鱼(今河南原阳),在这里,韩国军队一下子就被干掉了好几万秦国仍不肯罢手,继续追击,又长驱直入到岸门(今河南许昌市北)。联军被追打得落花流水,鸡毛乱飞!
五国攻秦就这样丢人地收了场。同时,东边的那个对“五国相王”心怀不满的齐国,也趁机从背后下手,袭击魏国。
第一次五国合纵,就这样草草收摊子了。随着军事上的溃散,五国联盟不了了之。秦国方面,经过了五国的一番招惹,凶性大发,要对东方有大动作了。秦先瞄准了一个国家,就是楚,这就引出了一个战国历史上的惊天大骗局,具体是什么事儿,请大家继续关注老赵学历史。
(0)

相关推荐

  • 战国纵横家:张仪合纵连横的对手并不是苏秦

    两千多年来,根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人们一直认为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 苏秦学成出山,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的赏识,而后出使 ...

  • 秦如何并天下(连横与合纵)

    惠文王诛杀了商鞅后,同样抛弃了那些觉得自己高贵的老贵族,用家族成员补位置:但家族成员毕竟是少数,嬴驷急需人才来补充朝堂,应对变局. 一.名士公孙衍 公孙衍,魏人:不得不说,商鞅用六国士人代替秦人的主张 ...

  • 战国系列58:张仪甘为棋子 只为合纵连横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在上一期我们讲到,魏惠王在发布了求贤令之后,陆续有一些高人来到了魏国,其中竟然包括一直跟魏国作对的张仪. 张仪的这个做法,倒更像是一个艺高人胆大的炫技.作为鬼谷子的嫡传弟子,张仪深谙 ...

  • 战国系列160:嫪毐入后宫 解仲父之困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想当年齐桓公为了尊重管仲,称管仲为"仲父".而在年仅十二岁的嬴政口中,吕不韦也被他称为"仲父". 实际上,嬴政称吕不韦为仲父是无可厚 ...

  • 战国系列159: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继秦孝文王去世后,公元前247年,在位仅三年的秦庄襄王去世了.继承王位的是年仅十二岁的嬴政.您想,十二岁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那只能依靠吕不韦. 从商人到宰相,无论 ...

  • 战国系列158:吕不韦封侯拜相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公元前249年,太子嬴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秦庄襄王的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 吕不韦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一时间成为 ...

  • 战国系列157:诈死归国 继任秦王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在吕不韦的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阳泉君终于和他达成了利益共同体.在一次和华阳夫人的谈话当中,阳泉君这样说道:"我说姐姐呀,依愚弟之见,您不如把那异人收为义子!&quo ...

  • 战国系列156:广设宾朋 声名鹊起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吕不韦在向异人摊牌之后,便开始对异人全方位的包装.我们来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把异人比作为一款产品,那么吕不韦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产品经理.在此后的数年中,异人亲眼目 ...

  • 战国系列155:图谋异人 暗使美人计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自打在吕不韦家里见了那绝色美人,这异人呐,可谓是茶不思饭不想.这等到吕不韦再次邀请他喝酒的时候,这异人是忍不住地问道:"呃-公子-上次在您家喝酒的时候,那-那女子 ...

  • 战国系列154:王孙异人 奇货可居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吕不韦是卫国人,他出身在一个商业世家,自幼随父亲经商,积攒了很多的经商经验.由于眼光独到.嗅觉敏锐,这年纪不大的吕不韦啊,就攒下了万贯家财,成为了商界炙手可热的大人物.那如 ...

  • 战国系列153:图霸中原五十六载 一代霸主秦昭王落幕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继战国四公子相继退出战国舞台之后,在位五十六年,一手挑起秦国称霸中原新一轮的霸主--秦昭王,也于公元前251年去世了. 这俗话说得好: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秦国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