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黄宾虹对世人的劝告

黄宾虹对世人的劝告

刘晓林

时至今日,世人理解黄翁宾虹艺术的仍然不多。能说出子丑寅卯并能自圆其说的也没有多少!书者在未完的《虚空粉碎 笔墨乾坤》有相关的论述。大艺术家需要悟道而得,真正的大艺术家必须是大思想家。同时,大艺术家也定是将自己的主观向客观自然的无限趋近者。今天,我谈点黄翁对世人的劝告。

1946年,贤达黄质与高僧理岩的通信中写道:“顷得手书,行楷工谨,词旨温雅经典。余闲又复研几画事,垂询拙笔情意殷殷,至为可感。艺术超然浩渺无界,惟宗教与图画古来关系密切,非徒劝善惩恶,直使凶顽怪异,感化于无形。以一人身体之修养论之,可以消除百病,古云特健药。以全世界论之,可以戢弭兵戈虞廷舞干羽于两阶,而服蛮民。绘事尤盛。现今欧美学者崇仰中邦美术,于画理多所通晓,津津而乐道之。我邦画者,不习书法,不观古今名迹,不读前人名论著作之书,不友海内外通人以扩闻见,而以展览欺愚众,以高值骇吓富豪,此颜习斋大儒所谓诗文书画天下四蠹,诚痛乎其言之也。”

九天居士对上述意解如下:真艺术当去名利,真艺术当不局限于艺术。真艺术自然蕴涵美善,有利个体身心,超度他人。人之为人,东西方艺术当有相通之处;人乃环境产物,东方当有东方之艺术。诗文书画如魂附东方艺术之体,若四者皆无谈何东方艺术?见狭,学浅,识不者有何脸面以艺术家自居?不幸的是“以展览欺愚众,以高值骇吓富豪”者被黄翁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言中?莫非先生是神仙?实在是因为先生懂得法理。

书画一道之于芸芸众生,根本差异在于各自的“气”而非“形”。有破帽遮颜的王孙怎挡得住高贵缠绕?有珠光宝气的暴富者怎包得住惶惶忐忑?不可否认,艺术的确是部分人的艺术,它与生活有别。艺术的昌盛与国家、民族的诸多发展相关联,与经济的关系尤为密切。

艺术的收藏者大致可以分为附庸风雅者和研究探索者。毫不客气地讲,90%的收藏者可归入附庸风雅。这些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天才,而在艺术鉴赏上则是精明的傻瓜。为什么这样说?1、符合客观规律。世界上的通才太少!2、有事实依据。无数的附庸风雅者在挖掘着艺术界的“潜力股”?100年间可以出多少大艺术家?历史已经有定论。你我还是省省力气吧!人家是美协、书协会员,请止住?那么多的会员有优秀的,但名不副实的比比皆是。人家是美协、书协的领导,请立即止住!!陆俨少、黄胄、林散之等先生是什么?徒有虚名的领导也大有人在。

名家可以炒作出来,大家可以炒作出来吗?精明的傻瓜才信。尤其是在2003年之后的中国收藏界乱了!谁的展览声势大、频率多?谁的作品价格高、民间传播吓人?若此的“艺术”被吹捧了起来。吹捧者自以为是的挡箭牌是:你的作品好,卖个高价看看!?!滑稽,无知的滑稽。如果是以此来倒卖、来送礼,另当别论。以艺术收藏自居者,请自行出列。

黄宾虹对世人的劝告,你我要反复思索:“我邦画者,不习书法,不观古今名迹,不读前人名论著作之书,不友海内外通人以扩闻见,而以展览欺愚众,以高值骇吓富豪,此颜习斋大儒所谓诗文书画天下四蠹,诚痛乎其言之也。”

(0)

相关推荐

  • 牡丹风骨莲花品-----记书画艺术家刘晓芬

    书画艺术家刘晓芬 牡丹风骨莲花品 --记书画艺术家刘晓芬 泼辣豪放,笔墨洗练,动姿飞扬,水色鲜嫩欲滴,一枝饶有韵味的水墨牡丹以独特的质感,纯水墨写意的画法一扫呆板之气,积极向上的强烈表现力让人眼前一亮 ...

  • 弘仁 《书画合璧册》,拍卖1.28亿元

    近日,弘仁 <书画合璧册>在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亮相.经过激烈竞投,最终以128,456,000港元成交,远超4500-5500万港元的估价,成为最大的黑马.1.28亿的价格也大幅刷 ...

  • · 新时代杰出艺术家 || - 初中海教授

    初中海.一道.予虹,弘堂,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联新文艺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雅安佛教协会顾问.西安碑林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 ...

  • 著名书法家刘晓祥艺术作品赏析

    刘晓祥,河北,著名书法家,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于良家,多年来从事书画创作.研究.甲骨文.韩礼"两王"和唐宋名碑都有深入学习,作品以弘扬仁义道德为主要内容,以崇尚美德为艺术追求.他现 ...

  • 刘晓林世人不懂王羲之

    世人不懂王羲之 刘晓林 一 王羲之是书圣,更是名副其实的文人. 书圣是誉称,并非是不二的第一.境界层上,庶近绝伦之俦.只有凸显与强调,无高无低,而非非此即彼. 二 王義之有才情,更不乏风骨.有法,更有 ...

  • 刘晓林:世人误解了凡高(1)

    凡高:星空下的向日葵(1) --世人误解了凡高 刘晓林 一.短暂却并不穷困潦倒的一生 人们喜欢知道究竟,同时又懒得思考.于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了更多的传奇,凡高便是其一. 就生命言,30几岁去世可称 ...

  • 刘晓林: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刘晓林        易者,变化:经者,永恒. <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       ...

  • 刘晓林:自造清凉

    自造清凉 刘晓林   人生唯有自造清凉,才会达到绚烂至极的平淡.原因如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平静,即使隐在深山也会燥动不安:一个人如果不会自我化解,即使赏遍了天下妙景也会心生愁绪:一个人如果 ...

  • 刘晓林:青春赋

    青春赋 刘晓林 韶华易逝,龙媒难追.嗟盛时其恍恍,惜娱年其昧昧.犹涉水跋山,待回眸而妙景遁隐,唯怅然而忆.烟波破残,空留心城. 百载一瞬,况青春乎?抽刀断水,知其在焉!如露如电,莫能捕获.或居其中,未 ...

  • 刘晓林:致青春

    致青春 刘晓林 青涩的年华, 盎然的春意, 弥漫的生机, 仿佛时时在紧握着奇迹, 或许这就是青春. 一切的一切都倏忽而去, 管什么爱恨别离? 从日出到日落, 深夜仍在吟诵着来日方长. 无数大好的时光, ...

  • 刘晓林:我们就是他们

    我们就是他们 刘晓林 我们就是他们,若此的表达实在有些荒唐.喝了一天的酒,我有些许的疲惫.庆幸的是自己的大脑仍然清醒,痛苦的是浪费了那么多的"忘忧物"--仿佛酒家的酒非假即假,真也 ...

  • 刘晓林:相期可曾负平生

    相期可曾负平生 刘晓林   人的一生大抵会遇到若干心仪.钦佩甚至相见恨晚的你我他,而最终留下的则寥若辰星.诸因杂沓,难以言清.   相期可曾负平生?我们在光阴中漂流,或东或西,无奈弥漫了四隅.也许在人 ...

  • 刘晓林:劳动赋

    劳动赋 刘晓林 劳心以益智,动身以舒骨.智通,遂无惧于四海.骨强,遂有为于半生.徒众藉劳动以谋生,朋党因劳动以拓域.六合升平,百代隆昌.辉耀天地,劳动不朽也! 余幼时知少识浅,立田畴,游巷陌.嘻戏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