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的具体使用方法,人生成败之妙用———炼丹那点事儿47

今天,继续《刘名瑞问答录》中的师生问答。

(一)栗大志七问,问之四曰:

弟子困而学之,自知其一,不明其二,敢问儒家修炼,何以下手可道亦?

答曰:明德知止为日用,以格物至善而尽命,以安静定虑以保精。《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若是儒道之高人,无不究论。

阳午陋见:问三还是讲中庸,我怕读者朋友不耐烦,就略过去了,直接说四。栗大志虽然是道士,但是奉道之前,是个儒生,所以他就问,如果是一般读书人,修炼怎么下手呢?:

这个问题很适合现在,我自己也深有戚戚焉。很多人都对我两周打通任督, 半年发胎息,一年打通中脉和奇经八脉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悄悄追问我有什么秘诀。

方法什么的,自然也很重要,但是方法又不是我独创的,世世代代都在用的无非就这些手段,为什么在我身上灵光,在人家身上没有那么显著体现出来呢?

除了我狗屎运特别好之外,我自己想着,和这之前几十年的生活习性和心性很有关联。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确实很喜欢读书,读书对气脉好处很多,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读书和写字养气的文章,现在,沿着刘明瑞老前辈的思路,再开拓一番。他回答说道:

1.        明德知止为日用。这是《大学》开首的一句话,经常电影里头很多拖长鞭子的小屁孩,摇头晃脑读诵这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只讲和修行有关的。明德,就是知道天地运行,人事变迁的规律。有朋友问过我,六十四卦到今天还准不准,我告诉他,依旧准。因为天道和人性,都没有发生改变。

2000年前,孟子说人性本善,因为成年人看到孩子掉到井里会很担心很怜悯,会出手相救于危难。荀子说人性本恶,看见资源就要掠夺,看见美就要起色心。

那么关于天道和人性的文章当然有很多,吾生有涯而学无涯,其中,最精准可以使用的,就是六十四卦,我随便举个例子说下怎么使用:

比方说蹇卦,卦辞是: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六个爻的爻辞,我给顺序解读如下:

初爻:往蹇,来誉(一开始逆行而上,会得到很多夸赞和推崇,关注度特别高,可以利用来提高知名度)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这个时段别人审美疲劳,已经得不到的关注了,只剩下埋头苦干)

六三:往蹇,来反(熬过上面那个阶段,会有很多这条道上的人来投奔,因为他们走不下去了。但是这帮人是各有目的,他们来投奔的唯一原因是自己走不下去了,想过来搭个顺风车。)

六四:往蹇,来连(继续逆行,会有其他道上的人听说了你的万里行程,也过来靠拢,大家走的本来不是一条道,甚至方向都不相同,只不过因为你走的成功,自然会吸引到他们,猴子看月亮,这帮人功利性没上面那帮人强,好奇心居多,也没有上面那帮难缠。

九五:大蹇,朋友(如果一鼓作气继续逆行下去,这些看热闹的人里头,必然有识英雄重英雄的人,因为钦慕或者各种善意的情绪,成为了朋友。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带着搭顺风车的,凑热闹的,交朋友的三帮子人热热闹闹往下走,不成功都不成了。万事大吉之余,赶紧乘着风头找个更高的平台上去,完成升级或者升华。不然等凉了这一波,又像初爻六二那种情况,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六十四卦解,只有我会,其他多少本,都是错的,书呆子们哪里会这些。

从上到下,其实就是事物的必然发展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和人性。我们提倡天道和人性,无非也就是沿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借力打力。掌握了六十四卦,就知道这个规律。

人性的规律,是社群的共性,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个性潇洒行走,很可能就违背社群共性。

所以,大学开篇就讲的“明德知止”。但是,他没讲具体怎么操作,那么我告诉诸位,按照六十四卦操作,不会错。每个卦都非常精准。

2.        以格物至善而尽命。“致知在格物”,这还是大学里头的话。在宋朝理学开始,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程派,他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应该用归纳法穷尽世间万物发展规律,得出“知”;

一种是朱派,他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应该用演绎法推演出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先回归到“人性”,有“性”就可以推演出这个规律。

我们现在人,讲到这个词,一般都是朱熹这一派的,以为老祖宗只会唯心,不懂唯物。可是理学又叫做“程朱理学”,程在前,朱在后呀。

看到最离谱的,是有一次看某个有名气的博士出家人,到处办国学培训,我翻了下他讲的《论语》,讲到“格物致知”,说是“格物”就是同物欲做格斗,这得和国学有多大仇。

如果是我们修炼气脉,既要用到归纳法,又要用到演绎法。

归纳法就是多了解一些方法,不要死磕一法。我见过很多人,本来什么都不了解,一进到修行门中,遇到第一个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脑洞大开,立刻就认准了这个人,至死不渝。

演绎法就是在了解了各种方法和成功经验之后,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据此推理出更丰富更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所谓举一反三。

3.        以安静定虑以保精。这个以前讲过很多,也是修行人的共识,我就不发挥了。少说话,没事儿就舌抵上腭,能养神就多养会儿神吧。

虽然我很能白活,但是很少白活,除了吃饭和必不可少的交流,一般都舌抵上腭,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哪怕你这辈子其他什么功夫都不做,就这一项,怎么也得多赚个十来年的健康好日子。

4.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若是儒道之高人,无不究论。

这就是对上面三段儿的大总结,我每次文章都必须强调一回:我其实很不愿意讲国学这种东西,因为谈文论道没啥用处,我们一定要把关注点放在延展生命品质本身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