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征文|忆高中班主任程连生老师

征文启事|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忆高中班主任程连生老师

作者:吴先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这两天看到“文乡枞阳”有一则征文启事,征文题目为《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虽然对于我来说,征文能否获奖并不重要,但是却激发我去回忆过往的学习经历,尤其是对我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高中班主任程连生老师。这大概是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都有点缅怀过去吧!
我出生在安徽省枞阳县一个比较落后的山村,环境闭塞,人们思想比较保守,再加上母亲早逝,家庭经济穷困,生活过得异常艰辛。所以,家里人对我读书从来都不抱有什么希望,这也就导致我小时候对待读书就像是小河淌水一样——“淌到哪里是哪里”,读书也不努力,基本上凭着小聪明靠天收。由于从小学习不够努力,中考时只考上了普通高中钱桥中学。当时钱桥中学升学率非常低,能够考上大学的同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因此,进入高中之后,我们基本上处于自我放弃的状态,学习也不认真,打架斗殴、偷鸡摸狗之类的事情虽然我参与得少,但是也难免偶尔为之。后来程连生接手班主任,我们班级的风气和我的学习态度才得以转变。
记得当年见到程连生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小老头,穿着整齐,一套中山装虽然有点破旧,但是干净整洁,稀疏的头发向后梳着,一丝不乱,有颗门牙脱落,嘴里始终含着一支香烟,时不时地发出阵阵咳嗽。后来我才知道,他与我们的年龄差距并不是太大,大概是为了保持在学生面前的权威,他始终保持自己的成熟形象,再加上长期抽烟,给人一种身体虚弱之感。正是这种距离,使得程连生老师身上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当时盛传程连生老师是高中毕业,然后到其林中学食堂当炊事员,后来通过自学获得学位,从而转正成了一名教师,最后调入钱桥中学,这在我们心目当中绝对是一个励志故事,虽然当时有些同学对于程老师的管理模式有些不满,但是对于程老师的奋斗人生还是比较佩服的。
现在想起来,程老师教学一般,当班主任不仅认真投入,而且非常有一套。
程老师管理班级非常尽心尽责,不管春夏秋冬,始终坚持每天巡视宿舍,而且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到我们宿舍督促我们起床进行体育锻炼。程老师当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高考不仅是考知识,更是考身体。从那个时候起,早起和锻炼就逐渐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直到今天,我还是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有时间的时候还坚持锻炼,这与程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程老师巡视宿舍有个特点,他不是大摇大摆地到各个宿舍去检查就寝情况,而是悄无声息地站在各个宿舍窗外听一会动静,如果听到有同学熬夜聊天,他就会咳嗽一声,以示提醒,这一方面督促了同学们按时休息,保证大家充足的睡眠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
正是因为程老师管理班级比较严格,这也引起了一些同学的不满。记得有一年,学校进行改建扩建,导致宿舍非常紧缺,学校就将我们安排在由猪圈改建的临时宿舍里,宿舍里阴暗潮湿,没有床铺,只是在地面上铺了些稻草,同学们就睡地铺。有些同学对于学校的安排非常不满,觉得学校不把学生当人看,有时就会将这种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巡视的程老师身上。有些同学只要发现程老师站在窗外,就故意大骂学校的不人道,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把对学校的不满变成了对程老师的恶作剧。记得有一次,当时应该已经是深秋季节,有同学偷偷准备了一盆洗脚水,等程老师站在窗外的时候,故意将水从窗户里向外泼,淋了程老师一身。
程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实际上是全方位的,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校内还是校外,学习还是生活。钱桥中学地处钱桥镇上,大门朝街,三面都靠着农村,那时候我们有个习惯,上课之外的时间不愿意待在教室里,喜欢跑到田间地头去背书。陈老师对我们的这一做法并不满意,觉得我们到校外读书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效率不会太高。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程老师专门做了观察。有一次一位同学坐在校外的一个山坡上读书,坡下就是一条小路,程老师在远处进行观察,发现这位同学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因为行人经过抬头二十多次。这件事情说明程老师是比较注意用事实说话的,他并不强行要求大家必须接受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改变同学们在田间地头读书的习惯,但是大家会找一些比较偏僻、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地方读书。
由于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农村还是比较落后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周末的时候带些咸菜吃几天,咸菜吃完之后再在食堂里买菜。后来到了高三,程老师在吃饭的时候就会站在自己家门口(他家正好面对食堂),看到自己的学生就会叮嘱他们去买些肉菜,提高营养。记得有一次下课的时候,程老师跑到教室去叫我,让我去他家里一趟。原来是有位做小生意的同学家长,在走街串巷的时候买了一些笨鸡蛋,程老师帮忙做了油炸笨鸡蛋,大概程老师看我长得比较瘦,就特意叫上了我,好让我补充营养。那是我第一次吃笨鸡蛋,看着里面已经长出绒毛的小鸡,心理难免有些不太适应,所以,吃得有点慢,结果程老师一个劲地在边上催促,让我多吃些,说是营养好,我硬着头皮吃了三四个。虽然笨鸡蛋的口感、观感不是太好,但是当时我的心里还是比较温暖的。
加强营养是需要经济条件作为支撑的,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当时都缺乏改善伙食的条件。因此,程老师就鼓励同学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多注重身体保健。记得高考之前,程老师不像有些老师那样给同学们打鸡血,反而是经常给大家讲些保健的小常识,这既放松了大家的心情,也让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身体保健的常识。
如果只是做到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程老师不过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班主任,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觉得程老师超过一般班主任的地方在于,他比较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然后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大学还是精英化教育阶段,大学的入学率也不过在百分之十几,对于一个普通中学而言,高中将是绝大部分同学的最终学历。
后来我到中学当教师的时候曾经分析过程老师的班级管理策略,程老师基本上是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部分:好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引导;中间的学生处于一种摇摆的状态,如果那些差的学生在班级中为所欲为,那么,这些中间学生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败坏整个班风。程老师的管理策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于相对较差学生的管理上,防止他们对班级产生不良影响。当然,程老师的这一管理模式,也引起了很多同学的不满,记得多年以后,还有同学抱怨,说程老师当年是“狗眼看人低”,自己后来也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故而发奋读书,证明自己,才考上大学的。实际上,我们班像他这种情况的同学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批评也未必都是坏事,有时候反而能够激发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从而“知耻而后勇”。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也就是不教之教,就是孟子所说的“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可惜现在都是鼓励教育,批评教育已经没有市场了。
实际上,程老师并不是不懂鼓励教育,他实在是鼓励教育的行家里手。他之所以对于那些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多采取批评教育,是因为他觉得:对于后进生不采取雷霆手段,就不足以让他们警醒,不足以唤醒他们的斗志。程老师对于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还是以鼓励为主的。我记得当时我们开班会的时候,程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读一些他的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写给他的信件,从而用这些学生的成功案例鼓励我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对于我来说,程老师的鼓励真正起到了改天逆命的关键作用。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虽然学习不太认真,经常和一帮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混在一起,整天干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成绩还是比较靠前的,至少也能算中等偏上吧!但由于学校历年的升学率摆在那里,所以我上高中的时候对于上大学从来也不抱什么指望,成天过得浑浑噩噩,上学也是做天和尚撞天钟,直到有一天,程连生老师跟我进行了一次谈话,才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
大概记得是一次摸底考试过后,程老师把我叫到了他的家里,为我分析我的考试成绩。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我依然记得非常清晰。程老师当时收集了我所有科目的试卷,并且统计全班同学的各题得分情况,然后根据我在班级当中的位置,分析哪些题目是我应该得分的,哪些题目做错是完全由于粗心造成的,并在我现有得分的基础上加上那些我不应该丢失的分数,结果得出了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后来,他语气平静地跟我说:人都是会犯错的,我允许你犯一些错误,再给你扣掉二十分,你看你的分数仍然超过重点分数线。就是这一次,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以前觉得自己上大学都不可能,现在程老师居然认为我是上重点大学的材料,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程老师的期望。
从那以后,我学习就开始认真起来,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由中等偏上开始慢慢名列前茅。虽然后来由于志愿填报失误我并没有上重点大学,但是我高考时成绩确实超过了重点分数线,这与程老师当时的鼓励是分不开的。估计那时我们班受到程老师鼓励的同学还有很多,记得我们那年高考可以说开创了钱桥中学的辉煌历史,共有六位同学达到了重点线,十几位同学达到了本科线,共有三十几位同学达到了专科线。这在整个枞阳县所有普通中学的历史上应该都是绝无仅有的,后来程老师据说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些荣誉称号。后来县里一些重点高中的同学都慕名到钱桥中学复读,可以说与程老师的一战成名不无关联。
自从上大学之后,我与程老师的联系并不多,程老师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鼓励我继续努力,希望我不要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由于我回老家的次数比较少,只去看过程老师一两次,因此,我对程老师的印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中学那个阶段,不过程老师对我的影响却是相伴终生的。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时常会想起程老师的那次谈话。既然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那么,我们不能不慎之又慎,充分估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的可能影响,注重发挥自身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

听说程老师退休后到北京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希望程老师身体健康,晚年幸福!有时间的话,到南京来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