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努力的人,不需要学习的仪式感
所谓的仪式感,
即通过某种具有表演性的、富有神圣性的行为,
来表达一种实现共同意识、或存在意识的精神状态。
国家需要仪式,来实现国家的神圣。
集体需要仪式,来实现集体的庄严。
在必要的仪式中,人人融合于集体,
呈现“共同体精神”,
既强化了集体生存意志,
也激活了共同发展精神。
问题在于,把群体生活的仪式,带入到个人生活中,
特别是学习过程中,就比较“麻烦”:
原因在于,逻辑上犯了“不当类比”的逻辑错误。
比如,有人问周星驰,是否在台下也是非常幽默、喜感?
周星驰回答说,如果我在现实生活中象拍电影一样,
我就是神经病。
这就意味着,集体生活、公众生活的部分场景,
尽量不要“不当类比”地带入到个人生活中来。
问题在于,我们不少同学,恰恰通过“学习仪式感”,
作为表达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秀”朋友圈,自己边喝奶茶、边读书,
“刷”微博,自己边看书、边扮可爱、咬笔尖,
“转”美文,通过“随手赞”、转发文,证明自己的努力。
其实这些完全大可不必,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仪式感属于集体,
而学习,压根是属于个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仪式感是为了克服人类孤独情感而被“发明”出来的,
借助仪式表达,证明“我们是一伙儿”的,
并在组织性中寻到个体精神的依托。
问题在于,学习更需要强调“慎独”之志。
同时,考研备考的时间,
往往是挤出的,开学大四了,
不可能再有非常非常完整的一段时间全心全意来备考。
它需要你不断地挤时间:
比如,
学会中午带牙刷、在教室睡觉;
学会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听听英语;
学会在吃饭的时候,思考着上午没完成的逻辑题;
学会在晚上9:00逛街之后,还要坚持回到教室。
学会全心全意地干一件事情,
剔除掉学习的仪式感,
不仅是备考的状态,
更是人格、心性不断成熟的表现。
“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