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创始人,创业至今仅给员工2次分红,工厂像一座宫殿
引言
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所有者能否有着机敏聪慧的商业头脑以及责任心。我国有着无数微小企业和大企业,纵观如此之多的成功企业,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者无论是从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还是从商业眼光和商机嗅觉来说都是需要超出常人的水平。企业管理者之于公司,就像房子之于地基,地基打牢了、打稳了,房子建起来才能牢固结实,管理者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个企业才能蒸蒸日上,即便是濒临倒闭的时候也能绝处逢生。著名的“板蓝根”创始人徐镜人就是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管理者,他凭一己之力将快要破产倒闭的公司实现正收益发展,工厂建得像宫殿,唯一令人不满的地方是不愿给员工分红。
01
你可能没听说过徐镜人,也可能没听过“扬子江药业”,但是,你肯定听说过板蓝根。1988年,甲型肝发炎爆发的时候,国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当中,传言中有人说板蓝根能够治疗此病,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去购买板蓝根,一时之间,板蓝根在全国药品销售量达到了顶峰。扬子江药业也在这个时候展露头角,接到了四百万订单量,获得了极高的国人关注度。
然而,可能没多少人知道,在此之前,扬子江药业的局势并不很好,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徐镜人在1971年在小镇上创办了扬子江药业,当时还不叫药业,不过是一个小作坊,车间的生产条件可以用落后来形容,员工也不过寥寥几人。
当时,没有发达的生产技术、没有足够的员工数量、没有稳定的资产来源,再加上当时社会对药企的并不是很好,徐镜人的扬子江药业仍旧处于半摸索半亏本的状态。
眼看着小作坊马上就要宣布倒闭,徐镜人作为商人的敏锐嗅觉开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看懂了未来的药业发展前景,自费学习、研究了制药技术,在一穷二白缺少条件的情况下,他带领着一众员工艰难摸索出了板蓝根的研发技术。
然而,哪怕是研发出了板蓝根也没有多大作用,扬子江药业仍然摇摇欲坠,徐镜人对此也没有办法。直到1988年甲型肝炎爆发以后,接到了以百万为单位的订单数,扬子江药业才真正地扬帆起航,走向了正轨。
02
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地、稳中向好地发展下去,需要领导者和底下员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也需要领导者作出符合当前时代的正确决策,不能一个老本吃几年,需要将企业经营方案与时俱进。徐镜人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他敏感地发现自己的扬子江药业陷入了瓶颈,便大刀阔斧地作出了改革:不再在一只羊身上薅羊毛,而选择研发许多新型药物。
徐镜人制定好规章方案后便开始进行改革,方案卓有成效,扬子江药业开始逐步扩大,最终成为了产值数十亿的大制药厂。
如今的“扬子江药业”从外表上看就像一个宫殿,建筑风格十分宏伟,很多人都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徐镜人的扬子江药业显然不是这样,不仅外表像极了宫殿,内部环境也十分优美。
然而人无完人,就是这样一个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优秀企业管理者,也有着受人质疑的地方。徐镜人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企业也在2003年变成了员工和股东共同持股的经营模式。但,十几年来,徐镜人只和员工分红过2次,他还规定了员工离职的时候需要将自己手中持有的股份转卖给公司,这些做法都让徐镜人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结语
毫无疑问,扬子江药业是一个发展得十分成功的医药企业。开办扬子江药业的过程就是是徐镜人的辛酸史,这所凝聚着他全部心血和希望的公司能够达到如今的成就,和他本人的进取心离不开。至于被人质疑的不想分红的点,也是因为徐镜人吸取了其他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摩擦,认为分红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公司负起债务以及员工之间的不虞,所以,十几年来才分红过两次。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徐镜人的创业奋斗史值得每个人尊重,他在其中所表现的坚持不懈等优秀特质也值得所有人学习。创业初期总是艰难的,但只要我们挺过那四下无人的时期,掌声鲜花总会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