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项目化学习中的入项课,如何上?
在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老师追问,入项课应该怎样上呢?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在项目入项过程中,老师们都会有哪些误区呢?
01
入项课常见的三种误区
★误区1:入项课就是教知识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习惯了先讲后练,所以很自然就把这样的思维带到了项目化学习中。很多老师会抱着怀疑的态度:“我不讲他们能有思路吗?”、“我不讲,知识点落实不下去啊!”于是,这些老师就在入项课的时候就把项目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讲解。比如,在实施诗歌类的项目中,在入项课中把几首古诗都学习一遍,然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意象、什么是韵律等,这样后面就可以让学生使用这些知识来创编诗歌了。
★误区2:入项课就是教师告知学生问题解决的流程
还有一种典型的误区是,入项课时,学生只需要听从教师的项目安排,按照教师的规定动作来完成就可以了。
通常,这些老师会做很多精心的准备,比如查阅相关主题的资料,分解好驱动性问题,明确在每个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内容。
入项课时,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教师就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怎么分为一二三步走,然后每个组要做哪些事情。
有时,教师可能也会组织学生对驱动性问题进行讨论,但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不是基于学生的想法进行整合和提炼,而是直接呈现自己预设好的项目实施流程,学生要做的就是走完这个项目流程。
★误区3:入项课全部都交给学生来做
也有一些老师意识到,入项课不能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但也容易走入过度让学生思维发散、缺少教师支持的误区。
比如,在带领学生来探究“爱眼日来了,如何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一次爱护眼睛的宣传呢?”,于是教师就鼓励学生,你们独立思考,尽可能想出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方式,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谁的想法最能够达到这样宣传的效果,然后每个小组选定一种方法,看看如何进行实施。
以上入项课的误区在于,或是知识技能导向、或是教师过多的介入、或是学生缺少理性思考的引导。
02
好的入项课的定位和特征
那么,如何上好入项课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回到我们对项目化学习的定位。夏雪梅博士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一书中指出,入项课是为了让学生进入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学生将驱动性问题和自身产生联系,涌现出主动探索的内动力,思考项目的大方向,培育大的格局观。
好的入项课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入项要让学生解决这个驱动性问题的强烈愿望
■ 入项要让学生有探索空间,充分暴露学生对项目及其解决过程的理解
■ 入项要让学生产生与个人相关的联系感
03
入项课中的事件类型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提出了不同的入项事件类型。根据入项事件的不同任务类型,可以将入项事件类型分为三大类:真实体验类、模拟体验类、阅读体验类。
真实体验类: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实践体验;
模拟体验类:如进行角色扮演,扮演项目中的关键人物,做类似的事件增强体验感和关联感;
阅读体验类:如让学生阅读与项目主题相关的文章、绘本、小说等,拓展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认知。
老师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侧重其中一种事件类型,也可以灵活组合多种事件类型。
04
入项课可以怎样上?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入项课的样态,我们分享了学科、活动不同项目类型的入项课案例。
《神话》项目入项
《神话》这一语文项目主要采用了阅读体验类和虚拟体验类的事件类型,主要呈现了教师是如何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的。
2020年,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团队共同设计了《神话》项目。华理附小蔡国英老师在实施《神话》项目时是这样带领学生入项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的呢?蔡老师采用了营造情境氛围,赋予学生相关身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提供相关阅读材料等做法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项目情境中的方式与情境本身特征有关。
当项目情境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比较贴近时,比如探讨到眼睛保护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图片或者视频来直接呈现驱动性问题。
《时光续延》项目入项
《时光续延》这一活动项目能揭开“问题分析”的黑箱,主要呈现了教师在驱动性问题分解的过程中如何给予学生充分探索和指导学生形成问题解决路径。
在市级项目组的指导下,延安初级中学的陆佳颖老师设计了《时光续延》活动项目入项课,并在2021年6月17日长宁区项目化学习启动大会上进行了课堂展示。关于驱动性问题及其分解是这样来设计和实施的: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这一案例中教师是如何给予学生探索空间,并暴露学生对于项目和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解的。
教师呈现驱动性问题之后,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对问题本身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中探讨哪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这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
《追光少年》项目入项
《追光少年》这一美术项目主要采用实践体验的事件类型,会让我们特别关注学科项目入项的特征:引导学生以学科思维来思考问题。
高安路第一小学丁任杰老师实施的美术学科项目《追光少年》入项时,更多采用的是实践体验的方式。学生需要先借助IPad、记录单等拍摄、记录身边的光,然后在小组讨论中用语言来描述光。我们来看一些学生分享的对于身边光的发现:
可以发现,学生都是用日常的经验在描述自己对于光的认识,学生的语言也涉及到了对于光的形状、光的颜色的理解,但更多使用的是文学的表达方式。接着丁老师请学生来思考,那么,光如何用画笔来描绘呢?那些著名的“追光少年”们如何在作品中展现光的呢?借助这一驱动性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问题转向对于美术学科问题的思考,从日常语言描述光到使用美术语言来发现光和欣赏光。
在不同项目类型的入项课还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活动项目有时更侧重带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科和跨学科项目有时更加关注运用学科思维来解决问题。在《追光少年》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画家的视角,运用美术的语言和思维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入项,是项目实践的艺术。
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
文章来源丨预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