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方子,为患者消掉多处脂肪瘤,在我...
我用一个方子,为患者消掉多处脂肪瘤,在我的认知中,医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治不好病的那一刻。
人这一生注定很短暂,充满遗憾,怎么说呢?总之就是意难平。
我感慨春花秋月,时光飞逝,年轻的时候,病人很多,到老的时候,依然很多,无力感挟裹着我,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所有的愤怒,都源于自身的无能。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工作起来比较拼命,为什么这么拼?
因为我知道,熬夜看医书虽然辛苦,但是万万不及治不好病的那一刻的痛苦。
看病是个良心活,行医多年,我一直把良心看得比啥都重要,因为一个医生只要良心未泯,就一定会为患者着想。
这两年,见过很多脂肪瘤患者,我没让他们做过手术,坚持用中药调理,最后都差不多好了。
我不让患者做手术,并非狭隘的门户之见,而是我觉得,做手术除脂肪瘤,就好像农民锄草,一场雨过后,又会长出来,因为根还在。
去年,门诊来了一位患者,身上有8个脂肪瘤,小的如黄豆,大的如鸽子蛋,他说自己已经做手术割过一次,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又长了出来,并且比以前更多。
我对他说:治病,如果只治标不治本,永远也治不好。
接着,给了他一个方子:白术,鸡内金,青皮,栀子,白芥子,橘络。
患者一看药太少,就问我能不能加点药?
我对他说:中医治病,并不在药的多少,对症了,一味药也能治病,不对症,再多的药也于事无补。
结果,他回去用了一个月,感觉疮面变软,凸起处也变平了,我调整药量,让他继续用,前后用了两个月,脂肪瘤已基本消除,就好像没来过一样,门诊随访,至今没有问题。
西医认为,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
但是在中医看来,其实就是痰浊,可以发作于全身各处,就这个患者而言,显然是聚于双臂皮下,形成了中医所谓的“痰核”,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脂肪瘤。
怎么治呢?中医讲究千人千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治法,就像这位患者,舌质淡胖,苔腻脉滑,这都是痰湿内积之象。
所以在这个方子当中,我先用了白术、鸡内金,这两味药一补一消,白术补脾,鸡内金化淤滞,白术有了鸡内金,不必担心补过了,脾气壅滞;鸡内金有了白术,又能解决久服伤正的弊端。
然后用青皮疏肝理气,栀子清热,以防肝郁痰阻,之所以用栀子,是因为患者舌苔黄腻,可见已有热像。
最后,我还加了白芥子和橘络,它们俩可以豁痰散结,特别是白芥子,可以说是治疗脂肪瘤的专药专用,医书上形容它“顽痰可搜”,意思就是痰湿、痰柱、痰核藏得再深,它都能找到并清理掉。
《易经》云: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人活一世,贵有自知之明,我也老了,现在,我只想认真对待每一位来找我治病的患者,凡事无愧于心,就知足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