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的神经支配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血管舒缩运动的功能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也依赖血液内的激素及其他物质。血管的神经支配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分布到血管传入纤维是脑脊神经节发出的纤维,混合于脑脊神经或自主神经的分支到达血管壁。
传出神经有血管收缩及血管舒张纤维,前者主要是交感神经,后者包括交感及副交感神经。
躯体各部血管的神经分布
脑血管的自主神经支配
(1)软脑膜血管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
在胎儿、儿童和成人软脑膜动脉中,发现较大动脉壁上含有双层的肾上腺素能神经丛,成人肾上腺素能神经丛较儿童、胎儿的发育更为完善。
大脑后动脉的神经纤维密度低于大脑前、中及基底动脉。
一般认为,大脑前、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各交通动脉交感神经来自颈上神经节及上胸交感干神经节分支所形成的颈总动脉丛,并延续为颈内动脉丛。
椎动脉系的脑血管的交感纤维来源于同侧星状神经节,此外,胸上部交感干神经节分支亦参与椎动脉神经丛。
基底动脉系的脑血管的交感纤维来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椎-基底动脉移行区则可能接受颈上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的节后纤维的双重支配。
颈交感神经兴奋使软脑膜动脉收缩,脑血流减少,因此,交感神经在维持脑血管基本张力方面起重要作用。
(2)软脑膜血管的胆碱能神经分布
在动物(鼠、兔、猴)及人软脑膜的血管上均存在胆碱能神经,其分布范围基本类似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分布,在静脉壁上密度较动脉壁稀疏。
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来源可能为副交感性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或者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的外膜或颈动脉窦上的神经节。纤维走行于岩大神经,膝状神经节和面神经中。
(3)软脑膜的肽能神经分布
在光镜及电镜水平均证明软脑膜血管存在丰富的肽能神经纤维,且多种肽能递质可与经典递质或另一种肽类递质共存。
脑实质内神经纤维的分布在数量和递质种类上均明显少于脑外血管。
在人的大脑中、后动脉管径大于40微米的脑内动脉,有人观察到肾上腺素能的神经纤维网,在管径100微米以上者观察到胆碱能神经纤维丛。
亦有人认为脑内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没有起源于外周的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纤维,可能有起源于脑实质内神经元的纤维。
支配脑内血管的神经来源中,尚发现有来自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的小支,它们主要传入纤维。
周围血管的神经支配
各级周围血管均有神经攀附并支配,以调节血管的舒缩活动。支配血管的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伴脊神经和脑神经行走。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主要来自颈、胸部交感干神经节。来自颈上神经节的分支形成神经稠密的颈内动脉神经丛和神经纤维稀疏的颈外动脉神经丛,颈下神经节和上胸部交感干神经节发出分支到颈总动脉,形成颈总动脉丛,此丛分支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共同参与构成颈内动脉神经丛及颈外动脉神经丛。
神经丛攀附于动脉的分支并支配之。支配颈部和头部的血管的感觉纤维伴随传出纤维到达血管。
上肢血管中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第一段的传出神经直接来自交感干。而更远侧的动脉的交感神经穿经脊神经,随血管的分支到达血管的远端部分,即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也来自该血管邻近部位的脊神经。
一般认为,肢体血管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支配主动脉的运动神经来自星状神经节。
肺动脉神经支配相当丰富。运动神经纤维来自颈上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纤维。
盆腔血管的自主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下腹下丛。
血管壁的神经分布
血管壁的含鹅颈,不论是动脉或静脉,一般认为有两个神经丛。
一个大的丛在外膜内,称外膜丛;另一个小的丛在中膜内,称肌丛。
血管壁传入神经末梢装置
在较大的动、静脉壁外膜内可显示出不同形态的传入神经末梢装置,这是不同形态的感受器。
粗略可分为两种形式:
形成树枝状或袢状的裸露末梢;
神经末梢包有被囊的结构。
血管的压力感受及化学感受敏锐的区域有着精致的神经末梢装置。在颈动脉窦的外膜内有两种类型的传入神经末梢装置:一种为相当粗糙的树丛状结构,末梢支的终端呈一粗糙的终网;另一种为分散的树丛状结构,分支较细,终端呈一细小的终网。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这种神经末梢装置是压力感受器,实际上是一种牵张感受器(本体感觉的感受器)。
当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位于管壁中的传入神经末梢装置受管壁牵张的刺激,发生兴奋,传到中枢,引起减压反射。
颈动脉小球与主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主要含上皮样细胞及少数散在的嗜铬细胞,组成许多小叶,包含着网状血窦样的血管,有丰富的传入纤维末梢分布。
有髓纤维形成神经束,在各小叶的周围形成神经丛,神经纤维进入各小叶内并分成末梢分支围绕着细胞,以网状小板终止于其表面。
当血液缺氧或二氧化碳过多时,此等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延髓。一方面刺激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方面也刺激缩血管中枢,引起动脉压升高,故是一种升压反射。
在循环功能不足或血液缺氧时,它们在维持血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