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第三届读书论坛纪实(三)
04 颜庆卫老师
《书法的情感与形式》
颜庆卫,1966年出生,自幼习字,精于颜体。 1990年至1993年任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专业书法教师;2005年至2008年攻读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主编出版《常用三干五百字钢笔字帖》,全国发行;1993年主编出版《基础书法教程》一书,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现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总部等多所大学讲授书法;作品曾数次在国内外展出,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来自百度百科)
颜庆卫老师:一位深耕于传统文化的书者、行者、师者。
我对颜老师的评价,表达了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者深深的敬意。
距离《教师博览》第三届读书论坛的召开已将近20天了。因为我自己教学、教育、和家庭事务相对比较忙。但我内心一直觉得要为颜老师写点什么。
以下就我当时的笔记和我记忆印象所及,尽力还原4月7日下午2:00—3:40左右与颜老师将近两小时接触的时间吧。
颜老师印象
师者颜庆卫。当时,颜老师刚从美国回来,还在倒时差,上午一直坐在第一排听孙老师和史老师的讲座,人没有架子,穿着也很朴素,不像一般行为艺术的书法家,搞得像披头士一样。
颜老师一旦上台后,便精神抖擞,激情四射。跟乐队指挥一般,让我们台下的观众跟着他的情绪,时而平静、时而哀叹、时而兴奋。下午本是很多老师的睡点,但整个现场,毫无睡意。完全沉浸在颜老师所呈现的书法世界、人文世界。
(鞋带散了)
细节1:颜老师的鞋带散了,我坐在第一排,看得比较清楚,很多细心的老师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可是自始至终,颜老师望都没望一眼他的鞋子。后来,有老师问颜老师鞋带散了,为何不系起来?颜老师回答,“不想破坏整场教学。”
细节2:颜老师讲得嘴干舌燥,嘴角都有白色,该是讲了多少,多么投入才,才会产生的现像,当时真想送一块手帕纸上去给颜老师。
行者颜庆卫。颜老师通过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要让每个老师对书法都有深刻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把这种理解带回到一线岗位,影响自己的学生,影响中国的未来。
颜老师的讲座对我的影响
以前,我只是书法的业余爱好者,初高中时学习的是庞中华硬笔书法。大学时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颜老师对与他同一时期出道的庞中华字体给予了批评:书法不应该是机械的。
(这个“挺”字,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是打不倒的,汶川地震时,用这个字,很合适。)
颜老师还以独到的眼光,提出天下第一行书的归属应该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原因是,王羲之《兰亭序》作于行酒后,颜真卿《祭侄文稿》作于祭奠中,祭奠的是在安史之乱中为正义而丧生的,他最亲近的侄儿。
(书法中,自有作者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想传达的意念,颜教师用小抄把张自忠将军的原话拿出来读的时候,我是感动的稀里哗啦。大家注意颜教师左手上的小抄。)
每个知识分子通过书法、文字等各种形式想向后世交待一些什么。二是,通过张自忠的书法作品,讲述一段家国天下的感人故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讲者慷慨激昂,听者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书者颜庆卫
以下是根据我当时笔记整理的情况。有些时候,被颜老师的讲解带入情境,都忘了记笔记。难免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证指正。
概念:
“书为心话,言为心声。(艺术)”——汉·扬雄
技法:用笔、结构与章法
怎么做:临帖
怎么学?
意义:表达感情,无声之音,无色之图,文以载道,字以传情
书法没有等级,形式不同,心的格局,为社会贡献就是大字,好字
悟出来
观之入神
下笔随人意(黄庭坚)写意、会意(留白)。
临帖
自然、阴阳
仰宇宙之磊,俯品类之盛。
刘熙载: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作用是加工。
书法简史:
甲骨文
(听了颜老师讲座,补充了我以前对于书法认识的很多不足,在山东张军老师的推荐之下,我买下了这本《散氏盘》)
西周:散氏盘、石鼓文
秦:小篆
汉:隶书
魏碑:刀劈斧削
唐:颜体书
《多宝塔》40岁左右,锋,可以在硬笔上运用。
(每个时代的文化人,都要对后代交待一些什么。)
艺术符号,创造,力量
展示: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东坡《寒食帖》
五代杨凝式《韭花菜帖》
唐张旭《肚育痛帖》
黄庭坚:黄划的“长周旋”
怀素:《佛说四十二章经》、《自叙帖》
泰山《金刚经》
傅山《金刚经》搏。
代表作
玄宗墨汁(加入文化内涵,价值就不一样了)
张自忠:“为民族生存而奋斗。”
作品赏析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陋室铭,藏锋羊毫
颜氏家训。最伟大的家训
巧为不如拙成
问答一:学颜体,人品,书品合一。
中锋,无若痕。气、身、心。
问答二:评价:蒋介石、毛泽东书法,毛是书法天才,蒋无法比拟
问答三:小学生如何练字
重在看,感悟,熏陶,并非一日之功。
小泉细语:颜老师看上去跟我们差不多大,想不到出道已经那么久了(30多年)其实算上他父亲教导他练字,熟悉传统文化的时间,那就更久了。正是:出走半生,仍是少年。
作为观众的我,除了表达敬意之外,还要表达谢意。这么无私的一位书者、一位行者、一位师者。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会后,看到很多老师上台要颜老师的联系方式,我其实想要颜老师的签名,但是,我想,书法名家还是应该以写字的方式能表达对颜老师的尊重。当时,手上没有毛笔,也没有宣纸,硬着头皮,拿我手头的笔记本上去,请颜老师签名,其实已经是不敬在先,才有颜老师委婉拒绝在后。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见识颜老师的现场书法,感受书法大师书写时的精、气、神。
稿约:本公众号“涓涓小泉”向景德镇及全国教育界同仁约稿。知识来源于社会,应该服务于社会。用公益心做公益事。让知识的获取跟自来水一般便捷。
作者:景德镇一中 周小泉,微信公众号:涓涓小泉,微信:Zhouxiaoquan2016,邮箱:22831988@qq.com,百度百科:周小泉,在瓷都期待与您对话。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与您一起成长。